真是出乎意料的痛快!
知青们没有料到,城市里推助返城风的风潮比农村、农场刮返城风的劲头还大,家长、单位、社会一些方面都在尽力尽责,最后通过市知青办审定接纳手续,比在农场办签发手续可要痛快多了。李晋、马广地、丁悦纯的返城手续来了,就连潘小彪的也在出院前一天来了。上海知青奚春娣的病退接纳手续来了,更痛快的是竺阿妹曾在的中专学校原定被定向输送的工厂来招工了,郑风华的入学通知书也来了……
说了算,定了干。昨晚队里发生了一件新奇事儿,李晋和竺阿妹各自拿到返城通知书以后,办完了手续,按契约举行了没有登记的婚礼!竟在“二劳改”家属区借了一间半暂空的草房子,百八十名知青自愿跑来装饰“洞房”,虽是简简单单的结婚仪式,却引得队里男女老少都来观光!李晋在新郎讲话中侃侃陈词,正式宣布为与竺阿妹九年之久的马拉松恋曲划个休止符,同时声明:别看我们没有登记结婚,谁也告不赢我们是非法同居,回城落下户口后即办结婚登记证……
多么滑稽、风趣,又是蒙着灰蒙蒙欢乐气氛的多么深沉的婚礼啊!
男宿舍、女宿舍、知青小家庭,一行行热泪,一次次的喜悦。
说来也怪,知青们挖空心思地办返城的那阵子,每个人都恨不能插上翅膀一下子飞回城里,眼下,这返城的手续已牢牢揣进了兜里,即刻就可以甩手出发,却谁也没有动,有的竟握着回城手续,盯着长长大炕上的铺位叭嗒叭嗒掉起了眼泪。这第一批返城的知青们几乎都凝聚了这么一种心思,下乡来的时候,城里又动员,又敲锣打鼓戴花送行,不是那么轻易;现在也不能轻易离开,九年多,差不多十年的时间啊,这是人生最美好的时段!好好回忆回忆那些充满酸甜苦辣的故事,好好看看这方土地这方水,要绕着所有流过汗的土地、山林里走一走……有的甚至提出,想再上一天班,而且不要工钱,比比谁出汗最多,算是为北大荒站最后一班岗。有的提出要和结下感情的老职工去吃一顿告别饭……奚春娣捧着返城手续泪水涟涟地说,她永远忘不了有病时肖书记和他老伴多次送到炕头的手擀面加荷包蛋、天冷时被接到家里,她要赶到场部和肖妈妈再在一个被窝里睡宿觉,再吃一顿一个锅里煮的饭……
眼瞧就要告别了,一个纷繁多情的胸怀向北大荒敞开了!
李晋声嘶力竭地宣称:自己是三队返城的“倡导官”,只要一天不离开三队,他就说了算!有项告别活动,凡是拿到返城手续的都必须参加,大家一致拥护赞成。
大雁飞走了,树叶落光了,大甸子的野草枯黄了。初冬旷空在向风里喷注着凄凉,从高空往下一点点克扣着太阳光里的热度,欢叫了春夏秋三季的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静悄悄躺在四周是铁栅围成的农机场内,安然地忍耐着寒冷的袭击和更大的考验,他们似乎坚信,他们是北大荒土地上春光的播种者,即使春天还遥远,也是已经开始在对他们进行新的春天的呼唤……
李晋要求:每个人都穿上下乡时城里发的那套黄棉军装,几乎都已很破,絮花百绽,有的不想穿,想穿得新新鲜鲜,到时拍几张照片。他大喝一声:坚决不行!好在大家都留着,不管好坏要留个纪念。梁玉英、丁悦纯等还戴上了压了近十年箱底的那写有“上山下乡光荣”的小红花和布条,有的还挎上了也是下乡时发的有背带的小水壶,满满地灌上了小烧“二锅头”,也像下乡时斜背在身上,吃完早饭都到男知青大宿舍门前集合。
第一批返城的知青都是这般装束按点赶来了。潘小彪已经出院,也赶来了。经过省和北京专家的诊断,他双目失明已成定局,无法挽救。他戴着墨镜,手持探路杖(这是马广地和李晋精心制作的),愣虎成了围前跟后更不可缺少的“导盲朋友”。大家劝他不要参加了,胳膊还打着夹板,他硬是不肯,着急地争辩:医生讲了,折骨愈合很好,只要不跌着碰着,要多活动活动!
李晋来了,还戴上了当年发的黄棉军帽。他撒眸一下,举起右手大喊一声:返城的战友们,成一列横队集合!
大家迅速地站成了一个横排。正要出工的知青、职工和家属凑来了不少看热闹的。叽叽喳喳,猜不出李晋临走又要搞什么名堂。
“立——正——”李晋一本正经地大喝口令,“稍——息——”他比当年王大愣还威风凛凛,“荒友们,今天,我们第一批返城将要离别这里的知青们由我倡议,统一搞这次活动,都必须听我这‘倡导官’的指挥,否则决不客气!下面提三点要求:一是我当总指挥;二是大家要善始善终……”他说着往肩里挪挪照相机皮带绳,指指郑风华说:“风华同志,你的党支部书记官衔已光荣地完成了历史使命,站在这个队里就说明你是返城的普通一兵,可要听指挥呀!”
他严肃的语言,闹出一番滑稽的腔调,把大家都逗笑了。
“笑什么?无组织无纪律!”李晋板起脸,指指周围看热闹的说,“你们看热闹又不买票,还在这里瞎笑,不守规矩统统给我躲开!”
大家“轰”地又笑了。
“笑就笑吧!你们愣笑我也没有办法。”他说着,自己也忍不住笑了。
“静一静,静一静!”李晋扯起嗓子大声说,“别看我要求这么严格,出发时不必站成排,箍一堆儿就行,可以唠唠喀什么的。我在前头,潘小彪挨着我,谁也不要掉队!”他说完一挥手:“荒友们,开——步——走——”
李晋走在前头,潘小彪左臂打着石膏和夹板,胳膊与胸平端挂在从脖子上套下来的一条白绷带上,右手拄着探路棍儿,“愣虎”一会儿围后,一会儿靠前,像头小雄狮。自打潘小彪负伤后,它显得更机灵了。它前走几步,又退回来碰碰潘小彪的腿,像是通告可以前走。潘小彪睡觉时,只要有一点动静,它就“汪汪汪”叫个不停,像是发泄不满。
知青们没有料到,城市里推助返城风的风潮比农村、农场刮返城风的劲头还大,家长、单位、社会一些方面都在尽力尽责,最后通过市知青办审定接纳手续,比在农场办签发手续可要痛快多了。李晋、马广地、丁悦纯的返城手续来了,就连潘小彪的也在出院前一天来了。上海知青奚春娣的病退接纳手续来了,更痛快的是竺阿妹曾在的中专学校原定被定向输送的工厂来招工了,郑风华的入学通知书也来了……
说了算,定了干。昨晚队里发生了一件新奇事儿,李晋和竺阿妹各自拿到返城通知书以后,办完了手续,按契约举行了没有登记的婚礼!竟在“二劳改”家属区借了一间半暂空的草房子,百八十名知青自愿跑来装饰“洞房”,虽是简简单单的结婚仪式,却引得队里男女老少都来观光!李晋在新郎讲话中侃侃陈词,正式宣布为与竺阿妹九年之久的马拉松恋曲划个休止符,同时声明:别看我们没有登记结婚,谁也告不赢我们是非法同居,回城落下户口后即办结婚登记证……
多么滑稽、风趣,又是蒙着灰蒙蒙欢乐气氛的多么深沉的婚礼啊!
男宿舍、女宿舍、知青小家庭,一行行热泪,一次次的喜悦。
说来也怪,知青们挖空心思地办返城的那阵子,每个人都恨不能插上翅膀一下子飞回城里,眼下,这返城的手续已牢牢揣进了兜里,即刻就可以甩手出发,却谁也没有动,有的竟握着回城手续,盯着长长大炕上的铺位叭嗒叭嗒掉起了眼泪。这第一批返城的知青们几乎都凝聚了这么一种心思,下乡来的时候,城里又动员,又敲锣打鼓戴花送行,不是那么轻易;现在也不能轻易离开,九年多,差不多十年的时间啊,这是人生最美好的时段!好好回忆回忆那些充满酸甜苦辣的故事,好好看看这方土地这方水,要绕着所有流过汗的土地、山林里走一走……有的甚至提出,想再上一天班,而且不要工钱,比比谁出汗最多,算是为北大荒站最后一班岗。有的提出要和结下感情的老职工去吃一顿告别饭……奚春娣捧着返城手续泪水涟涟地说,她永远忘不了有病时肖书记和他老伴多次送到炕头的手擀面加荷包蛋、天冷时被接到家里,她要赶到场部和肖妈妈再在一个被窝里睡宿觉,再吃一顿一个锅里煮的饭……
眼瞧就要告别了,一个纷繁多情的胸怀向北大荒敞开了!
李晋声嘶力竭地宣称:自己是三队返城的“倡导官”,只要一天不离开三队,他就说了算!有项告别活动,凡是拿到返城手续的都必须参加,大家一致拥护赞成。
大雁飞走了,树叶落光了,大甸子的野草枯黄了。初冬旷空在向风里喷注着凄凉,从高空往下一点点克扣着太阳光里的热度,欢叫了春夏秋三季的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静悄悄躺在四周是铁栅围成的农机场内,安然地忍耐着寒冷的袭击和更大的考验,他们似乎坚信,他们是北大荒土地上春光的播种者,即使春天还遥远,也是已经开始在对他们进行新的春天的呼唤……
李晋要求:每个人都穿上下乡时城里发的那套黄棉军装,几乎都已很破,絮花百绽,有的不想穿,想穿得新新鲜鲜,到时拍几张照片。他大喝一声:坚决不行!好在大家都留着,不管好坏要留个纪念。梁玉英、丁悦纯等还戴上了压了近十年箱底的那写有“上山下乡光荣”的小红花和布条,有的还挎上了也是下乡时发的有背带的小水壶,满满地灌上了小烧“二锅头”,也像下乡时斜背在身上,吃完早饭都到男知青大宿舍门前集合。
第一批返城的知青都是这般装束按点赶来了。潘小彪已经出院,也赶来了。经过省和北京专家的诊断,他双目失明已成定局,无法挽救。他戴着墨镜,手持探路杖(这是马广地和李晋精心制作的),愣虎成了围前跟后更不可缺少的“导盲朋友”。大家劝他不要参加了,胳膊还打着夹板,他硬是不肯,着急地争辩:医生讲了,折骨愈合很好,只要不跌着碰着,要多活动活动!
李晋来了,还戴上了当年发的黄棉军帽。他撒眸一下,举起右手大喊一声:返城的战友们,成一列横队集合!
大家迅速地站成了一个横排。正要出工的知青、职工和家属凑来了不少看热闹的。叽叽喳喳,猜不出李晋临走又要搞什么名堂。
“立——正——”李晋一本正经地大喝口令,“稍——息——”他比当年王大愣还威风凛凛,“荒友们,今天,我们第一批返城将要离别这里的知青们由我倡议,统一搞这次活动,都必须听我这‘倡导官’的指挥,否则决不客气!下面提三点要求:一是我当总指挥;二是大家要善始善终……”他说着往肩里挪挪照相机皮带绳,指指郑风华说:“风华同志,你的党支部书记官衔已光荣地完成了历史使命,站在这个队里就说明你是返城的普通一兵,可要听指挥呀!”
他严肃的语言,闹出一番滑稽的腔调,把大家都逗笑了。
“笑什么?无组织无纪律!”李晋板起脸,指指周围看热闹的说,“你们看热闹又不买票,还在这里瞎笑,不守规矩统统给我躲开!”
大家“轰”地又笑了。
“笑就笑吧!你们愣笑我也没有办法。”他说着,自己也忍不住笑了。
“静一静,静一静!”李晋扯起嗓子大声说,“别看我要求这么严格,出发时不必站成排,箍一堆儿就行,可以唠唠喀什么的。我在前头,潘小彪挨着我,谁也不要掉队!”他说完一挥手:“荒友们,开——步——走——”
李晋走在前头,潘小彪左臂打着石膏和夹板,胳膊与胸平端挂在从脖子上套下来的一条白绷带上,右手拄着探路棍儿,“愣虎”一会儿围后,一会儿靠前,像头小雄狮。自打潘小彪负伤后,它显得更机灵了。它前走几步,又退回来碰碰潘小彪的腿,像是通告可以前走。潘小彪睡觉时,只要有一点动静,它就“汪汪汪”叫个不停,像是发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