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姜二嫂是站在姜二哥这一边的。一听姜菱说会涉及到姜二哥的名声,姜二嫂立马点点头:“好好好,我不插手。”

    “管银子也是大事。”姜二嫂如此配合,直让姜菱分外满意,跟着强调道。

    “对对对。管银子才是大事。”有银子拿,姜二嫂自然很是高兴,乐得合不拢嘴。

    至此,姜家新酒楼改菜单的事情就定了下来。随后,姜菱闲着无事就拉着姜老太太、姜大嫂和四嫂琢磨新菜色,还真的研究出了好几样不错的新颖菜。

    姜菱虽然不会做菜,但她会吃,而且是很会吃。这么些年的积累下来,姜菱补上的菜色着实是姜老太太她们没有听说过的。但是,姜菱的新菜色委实好吃,瞧着也很漂亮,愣是让姜老太太她们一而再的啧啧称奇。

    “二哥,怎么样?”大致定下新的菜色后,姜菱将姜二哥叫了过来。

    “厉害。”姜二哥先是一阵惊奇,再是好一会儿的沉默,最终在亲口尝过味道之后毫不吝啬的冲姜菱她们竖起了大拇指。

    “成吧!有了这几样菜色,咱们的新酒楼就不用担心没有招牌了。”见姜二哥并未反对,姜菱做了定论。

    姜老太太她们也跟着长长的松了口气。她们可都是做了一辈子饭菜的老手,别的方面确实帮不上什么忙,可若是连在厨房上都出不了力,那就真的是太没用了,也格外的丢脸。

    因着有了自家的马车,这次姜家人出门就少了顾忌,连带姜老爷子和姜老太太都一起离开了姜家村。不过这一次,姜家大房和四房都留在了家里。

    姜大哥就不说了。身为长兄,他肯定要守着祖宅。姜大嫂也没有想要跟其他三房攀比的心思,兀自留在家里做鞋子做的很是起劲且卖力。

    姜四哥没有出门,则是因着姜四嫂的身子越来越重了。在最后的这几个月里,容不得有丁点的闪失,不管是姜四哥还是姜四嫂都尤为重视。乃至于思虑再三过后,姜四哥改了口,暂时不去郡山县做木活了,准备过几个月等孩子顺利出生再行打算。

    故而,最终跟着姜菱去郡山县的,只有姜家二房。

    姜菱是无所谓的。只要有人陪她一起留在郡山县,不管是二房还是四房都行。当然,如若姜老爷子和姜老太太答应,她一个人去郡山县也是可以的。

    姜老爷子和老太太当然不会准许姜菱一个人去郡山县。而今有他们亲自陪着,对于姜菱日后即将在郡山县长住一事,两位长辈方才稍微放了心。

    必须得承认,姜菱在郡山县买的这处府宅确实比他们家在小北镇的府宅要更加的大。

    亲眼见过新府宅后,姜老爷子和老太太连连点头,心下止不住的欢喜和赞许:“不错,确实不错。”

    “我是想着不出意外,二哥二嫂以后就可以在郡山县安家了。郡山县比小北镇大,离咱们姜家村也算不得特别远,驾着自家马车一日就能抵达,挺好的。”姜菱自己尚且不确定她即将在哪里落脚。不过对姜二哥和姜二嫂,她的安排和规划就定在了郡山县。

    倒也不是说府城就不好,能够去帝都皇城肯定更加的风光,可地方越大、贵人就越多。他们姜家哪怕日后真出了一个能当大官的姜三海,底蕴和背景也根本不足以跟真正的贵人世家相提并论。届时真要起了冲突和争执,没有人可以护得住他们,无疑是以卵击石罢了。

    姜菱本人还是很识时务的,也很会分析当下的利害得失。在她的考量里,郡山县之于姜二哥而言已然是最好的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