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七九贵客临门(上)
“……哈哈哈,如何?陈小友,亏得老夫当时给你换了个名字吧,否则连招牌都要重新做过,那可太不吉利了。”
当钱谦益从一辆外表普通,内里却完全按照海南岛上最顶级配置制作的四轮马车上慢腾腾跨下来时,他所作的第一件事便是抬头望望厅堂入口门楣处,他本人所提写的那块“明光堂”匾额,很是得意的捋了捋胡子。
京城里人人都知道:如今朝堂上风头正劲的钱阁老乃是短毛在北京城里的最大靠山——当然钱谦益自个儿心里有数,不是短毛依靠他,而是他依靠短毛。只不过在大多数人眼中,这家过于标新立异而且又极其招人眼红的奢侈品铺子如果不是有他老钱罩着,早被人吞得连骨头渣子都不剩了。
但虽然是大靠山,老钱对这处京师里最出名的“短毛产业”却一直表现很平淡——这明光堂前后两度开张,他除了让人送上一份贺仪外,却从没亲自来看过。即使在二次装修后,那些新潮东西轰动了整个北京城,钱大阁老也一直保持云淡风清架势,仿佛不知道一样。
只是今天他却不得不过来——钱谦益本人在海南岛上参观过正宗“水晶宫”,对于陈涛在北京搞的这处山寨货就不太感兴趣,但他家里人却不一样。这个时代的生活环境非常闭塞,即使是大户人家子弟,平时也多半是被圈在家里,很少有机会出门。不过也正因为这样,社会上稍微有一点点风吹草动就很容易传得非常广,而且吸引力特强。
现如今短毛所开办的那处“明光堂”的名气这么响,而家里老爷又是跟琼州短毛联系最密切的,这两点结合起来,家眷们请求老爷带她们去开开眼界也就是很合理的要求了。
既然拒绝不了,也不好托大到光让家眷过去——虽说那边对外宣扬只是一家商铺,但在钱谦益这头,却是要将其当作与自身对等的一处盟友联络点看待。正好有些事情也需要跟琼海军方面好好谈谈,陈涛本人虽然能力有限,做个传声筒还是绰绰有余的。
于是在今天,钱阁老一家子上门看西洋景来了。
…………
由于事先已经作好预约,今天铺子这边并没有其他客人在,连门前下车之处也都用青布幔子遮掩起来,以免阁老家的太太小姐们被人看了去——事实上这也是京城里那些大户人家的惯例。权贵人士即使出门看热闹也绝不可能跟泥腿子们挤一块儿,事先都会要求清场。陈涛一开始对此还很有些抵触心理,觉得这不符合他们海南岛上一贯宣扬的平等思想,想要和这种腐朽的封建思想斗争一下,把富人和平民同等对待。
不过茱莉为他聘请的那位总经理——陈大雷先生则坚决顶住了这个要求,非但没同意搞什么一视同仁,反而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专门把展览区给分成了两部分:门前露天庭院里的公共部分允许人们免费参观,虽然只设置了一条参观路线,和展品之间距离颇远,中间还用栅栏分隔开,但每天前来排队的人依然络绎不绝。由于在沿途设置了一些诸如哈哈镜之类逗人笑的玩意儿,小孩子是怎么看都看不厌的,就连有些无聊的大人也没事前来反复排队……反正带着小板凳慢慢往前挪就是。
至于铺子里面,则除非有预约否则绝不能入内,连门票都不卖。普通人压根儿进不来,纯粹就是专供那些达官贵人的高档消费场所。而且经过陈大雷的精心布置,明光堂内部现在已经不能以普通商铺视之——客人进门之后首先看到的并不是什么展示厅,而是一个采光良好,装饰精致的休息厅堂。有穿着得体,礼貌周到的仆役们奉上咖啡,奶茶,以及蛋哒之类本朝本地见不到的精致小点心。之后他们可以去模仿海南岛上水晶宫的那处大展示厅里参观各种内藏珍品,也可以进入到小隔间中喝茶吃点心,让仆役把要推介的商品端上来细细挑选……已经很有点接近于后世那些高档专卖店的感觉。
陈涛对于这种经营方式是不太熟悉的,毕竟在后世他也只是一个普通平民,大学毕业才没多久就“穿”了,没什么机会接触到真正上层社会的生活。但茱莉对于这套东西却是熟门熟路——无非就是通过强调等级差异,让客户充分体会到高人一等的快感。在这方面,香港长期的英皇崇拜可远比闹过文革,连国家主席都能打倒在地再踩上一只脚的大陆有优势得多。
而陈大雷作为在西班牙占领区里成长起来的商人,对于殖民地文化也深有体会,很快便吃透了茱莉那些“建议”的奥妙之处。并与当代实际相结合,制定出一整套针对京城富贵人士的服务措施,效果极佳——按照一户一天计算,上门预约参观的豪门大户已经足足排到两月之外,这次若非钱阁老面子大,插了个队,还轮不到他这一家子呢。
…………
在钱大老爷之后,钱家的女眷们按照身份地位依次从清油小香车下来。而陈涛这边则掸掸袖子,恭恭敬敬上前拜见——在这个极其注重礼教大防的年代,被允许拜见人家家里的女眷,那就是通家之好的意思。当然钱家那些年轻女眷的面容他还是见不着——人家头上都带了轻纱帷帽呢。远远站在自家长辈后面福上一福,就算是给足面子了。
不过钱家直系亲属人口并不多,只那么寥寥三五位。陈涛悄悄抬起头看了看当面那位贵妇人——钱阁老的原配夫人,心里充满了好奇……
历史上对于这位钱家大妇并没有太多记载,陈涛也是专门查阅了文史组那本“金手指”记录后才知道这位夫人居然还和自己是本家,娘家也姓陈。大概是因为年龄较大的关系,陈氏并没有遮掩面容,笑眯眯看着陈涛,一张脸圆乎乎的,满是富贵相。光从相貌上就能判断,应该是个宽和温婉的性子——多半如此,否则风流钱阁老日后也没那么轻易按正妻标准把柳如是娶进门,要知道那时候陈氏尚在呢!
在陈氏背后还站着两位较为年轻的女子,乃是钱谦益的两位妾室,可能是因为主母都未曾戴帷帽的缘故,她们也都不曾遮脸。其中一位王氏较为年轻漂亮。陈涛在记录中曾看见过关于这位王氏的逸事:她曾经因为恃宠而骄说错了话——那还是崇祯初年的事情:钱谦益当时担任礼部右侍郎,朝堂上庭推得票甚多,眼看就能入阁,于是穿上一身官袍得意洋洋问王氏自己气度如何,结果王氏随口来了一句“象个捉鬼的钟馗!”顿时把老钱一腔好兴致给败了个干干净净……之后果然在周延儒温体仁的联手倾轧之下一败涂地,甚至被赶出北京城——即使是钱谦益这样的风流名士,在这种情况下也难免迁怒,结果就把王氏给打发回娘家去了。
“……哈哈哈,如何?陈小友,亏得老夫当时给你换了个名字吧,否则连招牌都要重新做过,那可太不吉利了。”
当钱谦益从一辆外表普通,内里却完全按照海南岛上最顶级配置制作的四轮马车上慢腾腾跨下来时,他所作的第一件事便是抬头望望厅堂入口门楣处,他本人所提写的那块“明光堂”匾额,很是得意的捋了捋胡子。
京城里人人都知道:如今朝堂上风头正劲的钱阁老乃是短毛在北京城里的最大靠山——当然钱谦益自个儿心里有数,不是短毛依靠他,而是他依靠短毛。只不过在大多数人眼中,这家过于标新立异而且又极其招人眼红的奢侈品铺子如果不是有他老钱罩着,早被人吞得连骨头渣子都不剩了。
但虽然是大靠山,老钱对这处京师里最出名的“短毛产业”却一直表现很平淡——这明光堂前后两度开张,他除了让人送上一份贺仪外,却从没亲自来看过。即使在二次装修后,那些新潮东西轰动了整个北京城,钱大阁老也一直保持云淡风清架势,仿佛不知道一样。
只是今天他却不得不过来——钱谦益本人在海南岛上参观过正宗“水晶宫”,对于陈涛在北京搞的这处山寨货就不太感兴趣,但他家里人却不一样。这个时代的生活环境非常闭塞,即使是大户人家子弟,平时也多半是被圈在家里,很少有机会出门。不过也正因为这样,社会上稍微有一点点风吹草动就很容易传得非常广,而且吸引力特强。
现如今短毛所开办的那处“明光堂”的名气这么响,而家里老爷又是跟琼州短毛联系最密切的,这两点结合起来,家眷们请求老爷带她们去开开眼界也就是很合理的要求了。
既然拒绝不了,也不好托大到光让家眷过去——虽说那边对外宣扬只是一家商铺,但在钱谦益这头,却是要将其当作与自身对等的一处盟友联络点看待。正好有些事情也需要跟琼海军方面好好谈谈,陈涛本人虽然能力有限,做个传声筒还是绰绰有余的。
于是在今天,钱阁老一家子上门看西洋景来了。
…………
由于事先已经作好预约,今天铺子这边并没有其他客人在,连门前下车之处也都用青布幔子遮掩起来,以免阁老家的太太小姐们被人看了去——事实上这也是京城里那些大户人家的惯例。权贵人士即使出门看热闹也绝不可能跟泥腿子们挤一块儿,事先都会要求清场。陈涛一开始对此还很有些抵触心理,觉得这不符合他们海南岛上一贯宣扬的平等思想,想要和这种腐朽的封建思想斗争一下,把富人和平民同等对待。
不过茱莉为他聘请的那位总经理——陈大雷先生则坚决顶住了这个要求,非但没同意搞什么一视同仁,反而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专门把展览区给分成了两部分:门前露天庭院里的公共部分允许人们免费参观,虽然只设置了一条参观路线,和展品之间距离颇远,中间还用栅栏分隔开,但每天前来排队的人依然络绎不绝。由于在沿途设置了一些诸如哈哈镜之类逗人笑的玩意儿,小孩子是怎么看都看不厌的,就连有些无聊的大人也没事前来反复排队……反正带着小板凳慢慢往前挪就是。
至于铺子里面,则除非有预约否则绝不能入内,连门票都不卖。普通人压根儿进不来,纯粹就是专供那些达官贵人的高档消费场所。而且经过陈大雷的精心布置,明光堂内部现在已经不能以普通商铺视之——客人进门之后首先看到的并不是什么展示厅,而是一个采光良好,装饰精致的休息厅堂。有穿着得体,礼貌周到的仆役们奉上咖啡,奶茶,以及蛋哒之类本朝本地见不到的精致小点心。之后他们可以去模仿海南岛上水晶宫的那处大展示厅里参观各种内藏珍品,也可以进入到小隔间中喝茶吃点心,让仆役把要推介的商品端上来细细挑选……已经很有点接近于后世那些高档专卖店的感觉。
陈涛对于这种经营方式是不太熟悉的,毕竟在后世他也只是一个普通平民,大学毕业才没多久就“穿”了,没什么机会接触到真正上层社会的生活。但茱莉对于这套东西却是熟门熟路——无非就是通过强调等级差异,让客户充分体会到高人一等的快感。在这方面,香港长期的英皇崇拜可远比闹过文革,连国家主席都能打倒在地再踩上一只脚的大陆有优势得多。
而陈大雷作为在西班牙占领区里成长起来的商人,对于殖民地文化也深有体会,很快便吃透了茱莉那些“建议”的奥妙之处。并与当代实际相结合,制定出一整套针对京城富贵人士的服务措施,效果极佳——按照一户一天计算,上门预约参观的豪门大户已经足足排到两月之外,这次若非钱阁老面子大,插了个队,还轮不到他这一家子呢。
…………
在钱大老爷之后,钱家的女眷们按照身份地位依次从清油小香车下来。而陈涛这边则掸掸袖子,恭恭敬敬上前拜见——在这个极其注重礼教大防的年代,被允许拜见人家家里的女眷,那就是通家之好的意思。当然钱家那些年轻女眷的面容他还是见不着——人家头上都带了轻纱帷帽呢。远远站在自家长辈后面福上一福,就算是给足面子了。
不过钱家直系亲属人口并不多,只那么寥寥三五位。陈涛悄悄抬起头看了看当面那位贵妇人——钱阁老的原配夫人,心里充满了好奇……
历史上对于这位钱家大妇并没有太多记载,陈涛也是专门查阅了文史组那本“金手指”记录后才知道这位夫人居然还和自己是本家,娘家也姓陈。大概是因为年龄较大的关系,陈氏并没有遮掩面容,笑眯眯看着陈涛,一张脸圆乎乎的,满是富贵相。光从相貌上就能判断,应该是个宽和温婉的性子——多半如此,否则风流钱阁老日后也没那么轻易按正妻标准把柳如是娶进门,要知道那时候陈氏尚在呢!
在陈氏背后还站着两位较为年轻的女子,乃是钱谦益的两位妾室,可能是因为主母都未曾戴帷帽的缘故,她们也都不曾遮脸。其中一位王氏较为年轻漂亮。陈涛在记录中曾看见过关于这位王氏的逸事:她曾经因为恃宠而骄说错了话——那还是崇祯初年的事情:钱谦益当时担任礼部右侍郎,朝堂上庭推得票甚多,眼看就能入阁,于是穿上一身官袍得意洋洋问王氏自己气度如何,结果王氏随口来了一句“象个捉鬼的钟馗!”顿时把老钱一腔好兴致给败了个干干净净……之后果然在周延儒温体仁的联手倾轧之下一败涂地,甚至被赶出北京城——即使是钱谦益这样的风流名士,在这种情况下也难免迁怒,结果就把王氏给打发回娘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