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镜像和一个镜像的结果,是截然不同的。
楚飞直接被秒杀十几次,十几次加起来的时间不到一分钟,其中还有一半的复活时间。怎一个惨字了得!
又是等待复活的时间,楚飞躺在地上思考:两个镜像确实难了些,但最好记录可是五个镜像!
别人能做到,我不可能做不到,我凭什么做不到。
当然楚飞也不是无脑硬挺,而是隐隐有了想法。
刚刚战胜一个极限镜像的时候,楚飞就隐隐抓住了一个…嗯…也许可以说是一种感觉,也许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方向,也许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境界。
其实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遇到,总觉得自己可以做的更好。
这是一种奇特的感觉或者是直觉,总觉得还能更强大一些。但这种感觉不是毫无来由的,而是有一个扎实的基础。
这个基础,就是刚刚楚飞战胜了自己亲自设计的、极限完美的镜像。而战胜的核心,来自于知识的极限升华。
因为掌握了知识、以及对知识的极限应用,才让楚飞能够绝地反击。
而让楚飞觉得可以更好的原因,就是楚飞隐隐发现知识应用的更高级境界。
正所谓知识决定命运,在科学的体系中,这几乎就是真理。
刚刚楚飞能够胜利的“直接原因”,就是将流形的知识应用到了暂时的极限——知识的升华是“根本原因”;
而楚飞觉得还能更好的理由,就是想到了稍稍复杂的流形知识:复流形。
虽说楚飞现在接触到的流形和复流形,都用了大量的近似值简化计算,然而在实际研究、生产等等,用的几乎全是近似值。
用近似值从来都不是问题,有问题的是不会用或胡乱用。
只要近似值选择好,可以无限逼近流形的理论极限。
而在大数据修行中,12.0及以后的境界,才需要真正的流形知识——尽量不要用近似值,但依旧无法避免。
楚飞之所以敢挑战两个镜像,就是对“复流形”的野望——自己的知识体系还能更进一步。理论上,楚飞可以无限逼近12.0的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