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享用过美食,朱元璋不再逗留,带领众人准备回宫。

    终于抵达宫门,却听见远方骤然响起的马蹄声,朱高炽回首,只见一名身着驿站制服的士兵,匆忙朝这边奔来。

    "糟糕,难道又有变故?"

    朱高炽心中一凛,作为驿站改革的负责人,他能轻易判断此人的目的,依据其制服级别,恐怕是传递八百里加急的讯息。

    "站住!"

    不安感驱使朱高炽向前,挡在路中央。

    皇祖父就在身后,若消息确实紧迫,必将直达皇上案头,提前知晓,就能尽早做出决策。

    见少年挡道,那人连忙勒紧缰绳,疲惫的马匹承受不住,抬起前蹄,一声嘶鸣,将信使甩落马下。

    身边的锦衣卫认出骑兵身份,立刻上前,扶起他,背在背上,带到皇帝面前。

    朱元璋目睹此景,起初惊讶,旋即明白孙子的意图。

    "有何事,直接禀告便是。"

    仅凭声音,信使便猜出对方身份,不顾伤痛,低声报告:"禀陛下,武昌外扬子江堤坝决口,情况危急,武昌巡检司命我火速进京,口述通报。"

    朱高炽闻言,内心一震。武昌贪污案刚曝光,又遭遇水患,真是祸不单行。

    况且,武昌的救灾物资已被知府大量贩卖,如此前提下,百姓如何抵挡这如猛兽般的灾难?

    更糟的是,秋收在即,大明好不容易从连年战乱中喘息,就指望这个秋天的丰收缓解困境。武昌是国家粮仓,一旦洪水淹没粮食,别说百姓,大明也将深受影响。

    想到这些,朱高炽心情沉重,一时无措,下意识望向皇祖父。朱元璋的脸色一如既往的深沉,得知消息后,他果断作出决定:"传户部尚书、工部尚书至奉天殿!"

    众人匆忙上马车,疾驰回宫,朱元璋一路神色变幻,眉头紧锁,满是忧虑。

    作为皇位继承人,朱高炽对突发状况同样忧虑,紧跟在朱元璋身后。

    奉天殿内,户部尚书、工部尚书率手下赶来,已入睡的中书舍人刘三吾闻讯,也顾不上换衣,直奔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