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这个时空也有小日子(1/7)
现在幽州城许多老农,都是当年南逃时,因年纪大了没体力没余粮,没能逃走,躲进附近的山林里的。
那时他们羡慕那些逃走的乡亲,觉得自己留下来就是等死而已。
要么死在鞑子手里,要么死在野兽口中,要么饿死或冻死在冬天。
结果没想到,自凌王来了幽州之后,鞑子和野兽越来越少,把他们从山林中迁出来。
再到凌王妃来到幽州,发救济粮,发蜂窝煤,发御寒的衣物……
再到春播时分田地,租借粮种和耕牛,统一给他们规划宅基地,盖新房子。
开荒的田地,不光免收三年粮税,官府还给修路修渠,每村统一修水车引河道水。
各大工坊到处招人,便是他们这些老家伙,也能去做个搓麻绳、剥树皮、切草碎之类的活计。
赚的工分去官府开办的集市,可用工分换物资,以前买不起的糖、盐、油脂、咸鱼等等。
后来隔三岔五都能拿工分换一些尝尝,每次姜氏商行来幽州城的时候,还有余钱去买一些新鲜东西。
给小孙女买两朵绢花,扯两块颜色鲜艳的布料,给家里置办几样家具……
回想起两年前,老人们都觉得现在的生活,是以前梦都梦不到的好。
他们非常清楚,这一切都是凌王和凌王妃给的,之前来幽州的守城将军,都是从他们身上敲骨吸髓。
而凌王和王妃,是真的让他们过上梦里的好日子。
所以百姓心甘情愿送自家儿郎去当兵,而不是像以前要抓青壮强征入伍。
愿意去干官府安排的徭役,愿意让女儿去凌王妃办的医护学院。
当看到幽州兵路过,他们不再是一哄而散,逃回家中躲起来。
而是激动地从家里拿出食物,追到路边送给将士们吃。
别的地方或者会‘匪过如梳,兵过如剃’,但幽州,匪没了,兵来了则是全村高兴。
将士同样会回报百姓,但凡看到需要帮忙的,都会二话不说上前。
那时他们羡慕那些逃走的乡亲,觉得自己留下来就是等死而已。
要么死在鞑子手里,要么死在野兽口中,要么饿死或冻死在冬天。
结果没想到,自凌王来了幽州之后,鞑子和野兽越来越少,把他们从山林中迁出来。
再到凌王妃来到幽州,发救济粮,发蜂窝煤,发御寒的衣物……
再到春播时分田地,租借粮种和耕牛,统一给他们规划宅基地,盖新房子。
开荒的田地,不光免收三年粮税,官府还给修路修渠,每村统一修水车引河道水。
各大工坊到处招人,便是他们这些老家伙,也能去做个搓麻绳、剥树皮、切草碎之类的活计。
赚的工分去官府开办的集市,可用工分换物资,以前买不起的糖、盐、油脂、咸鱼等等。
后来隔三岔五都能拿工分换一些尝尝,每次姜氏商行来幽州城的时候,还有余钱去买一些新鲜东西。
给小孙女买两朵绢花,扯两块颜色鲜艳的布料,给家里置办几样家具……
回想起两年前,老人们都觉得现在的生活,是以前梦都梦不到的好。
他们非常清楚,这一切都是凌王和凌王妃给的,之前来幽州的守城将军,都是从他们身上敲骨吸髓。
而凌王和王妃,是真的让他们过上梦里的好日子。
所以百姓心甘情愿送自家儿郎去当兵,而不是像以前要抓青壮强征入伍。
愿意去干官府安排的徭役,愿意让女儿去凌王妃办的医护学院。
当看到幽州兵路过,他们不再是一哄而散,逃回家中躲起来。
而是激动地从家里拿出食物,追到路边送给将士们吃。
别的地方或者会‘匪过如梳,兵过如剃’,但幽州,匪没了,兵来了则是全村高兴。
将士同样会回报百姓,但凡看到需要帮忙的,都会二话不说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