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军使用的纵火材料,既非传统淋上火油的干柴(容易被扑灭),也不是传说中的“希腊火”(以沥青为主的石油制品),其主要原料方便易得,包括:高粘度细面粉、高浓度酒精、稀释过的液态浆糊、少许糖,以及含有杂质的少量苦味酸或是白磷。

      这其中,酒精属于主要的引火原料,而高粘度细面粉是为了增加燃烧的温度。当然了,镁铝粉才是最好的选择。只是后两者目前只能在实验室里少量提纯,其成本比同等重量的黄金还要贵上几倍,即便有了少许的产量,军队也根本用不起。

      添加稀释过的液态浆糊,是为了增加粘性,使酒精燃烧形成的火焰,能够在光滑的斜面上(船舷吃水线)粘住,形成持续性的破坏,并借助数根钢钎对船体造成的破洞,将大火引入船舱内部。

      事实上,用沥青来取代浆糊是最好的选择。只可惜整个欧洲除了南欧的西西里岛与希腊南部外,就是俄罗斯境内拥有这种天然沥青。

      为此,安德鲁让军情局秘密购买了几吨沥青,运到巴黎军械所进行研究,当下是赶不到这场荷兰战役。

      至于使用的苦味酸,同样是为了提升燃烧温度。为防止苦味酸提前爆炸,军事工程师们在这种高纯度的苦味酸中参入有大量的杂质,使得爆炸威力小了很多。

      一旦被点燃后,威力大减的苦味酸依然能持续燃烧,其核心温度足以融化掉用于保护军舰底部的,那一层薄薄的铜板。

      不过,工程师的担心显然多余了。那是用于保护英国-军舰底部的铜板主要是安装在造价昂贵的一级、二级与三级战列舰。至于那6艘五级巡航舰,与2艘通讯舰根本就没有。

      特混舰队的4艘四级军舰中,也仅有作为旗舰的“壮丽号”装了,而“鲁莽号”、“前卫号”与“巨像号”的底部都没铜板。

      更为不幸的,是在第一轮的攻击中,包括“鲁莽号”、“前卫号”、“巨像号”,以及另外3艘巡航舰,同时被执行自杀任务的蒸汽无人艇击中。

      可怜的“鲁莽号”是最先被点燃的,那是3艘无人艇同时撞到它的吃水线,因为剧烈的撞击力,引发燃烧弹的点火装置瞬间启动。

      短短两分钟内,3艘蒸汽船就变成了三个巨大火球,火势很快的蔓延到“鲁莽号”的底部。

      由于没有外层铜板的保护,加之数根钢钎已将船体凿穿,而附着船体上的那足以融化金属的1500多度高温,正在将船体底部迅速碳化……

      期间,有英国水兵也曾在水手长的号令下,试图用水龙浇灭吃水线上的明火。但很快,他们发现这种努力尽是徒劳,蓝色火焰居然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继续燃烧,而且是越烧越旺。

      不久,无数跳动的火舌就深入了船舱底部,成功引燃了木制的船体,将底层船舱烧成了一个个窟窿。与此同时,大量海水也涌了进来。

      尽管“鲁莽号”的官兵在第一时间,就启动了防水密封舱,但无法阻止军舰的持续下沉。

      等到15分钟后,这艘排水量在1400吨,拥有54门火炮的“鲁莽号”,就在舰队司令萨顿少将注视中,缓缓的沉入须德海。

      紧接着,“前卫号”、“巨像号”,以及另外3艘巡航舰也遭遇到同样的厄运。

      法军发动的第一波自杀艇进攻,就令英军特混舰队损失了6艘战舰,包括3艘4级舰和3艘巡逻舰,可谓是赢得了“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