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荣二年,五月。

    蓝国迎来了荣和帝登基后的第二年,登基两年来,荣和帝勤政务,减赋税,兴百业,虽然还未做出实际的政绩,但百姓却肉眼可见的活的轻松了许多。当然,弊端也是很明显的,国库一直空虚着,就连官员的俸禄都降到了史上最低。

    惠民政策或许叫百姓们歌舞升平,但是当官的着实不好受了。

    于是乎。

    “陛下,老臣昨日夜观天象,五月温阳,雨水充沛,乃风调雨顺之兆。如今天下大定,百姓安康,今年的秧苗也已经陆续播种,如此,是否该把俸禄调回原本的水准?”

    开口的大臣是士族为首的户部尚书李纯青,李纯青是苏家一派的官员,因为左相不好开口,士族群臣便把希望都压在了李纯青这里,希望由他出面劝导陛下提高俸禄,所以这次上朝,他不负众望再次直言进谏。

    李纯青话音刚落下,大殿内便响起了反对的声音。刘华瞥了那肥硕的老头一眼,反问,“李尚书不知现在国库空虚吗?”

    “国库空虚是真,但也不至于需要大伙勒紧裤腰带吧?老臣不是不知陛下的难处,只是陛下登基以来大家起早贪黑尽心辅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陛下不能看着我们的府邸入不敷出吧。”李纯青又说。

    “吃饱穿好,有什么入不敷出的,是少娶了几房侍妾还是少吃了点山珍海味呀?为官者就该想着治理天下,想着惠民利国,而不是终日想着吃喝玩乐。”刘华毫不客气反驳回去,自豪的挺起了胸膛。两年前他被陛下召回京城,提拔为工部侍郎,这一年都在忙着兴修水利,充实且有意义的工作让他脱胎换骨,俨然看不出是黄沙县那个肥头大耳的刘县令了,反而瘦高斯文,颇具风骨。

    “刘侍郎,别太过分,俗话说穿鞋的怕光脚的,老夫知道你们这些寒门官员没有顾虑整日大言不惭,但是你敢说你考取功名没有想过改善生活?”李纯青早就看刘华不顺眼了,因为官位空虚,陛下登基后便把一些寒门官员调了回来,其中刘华和顾婉约最受宠。平日就属这老头跳的最欢,全国各地哪里有灾情都要在陛下面前跳,与顾婉约一唱一和的,逼的是他们这些士族官员不得不低头。

    刘华也没有回避这个看似尖锐的问题,他点头承认,“老夫承认考取功名确实是想过上好日子,但更重要的是造福天下,现在国库空虚,就连陛下自己都在开源节流,李大人却终日催着提高俸禄,陛下能吃得苦几位大人就吃不得?”

    “这……老臣不是这个意思呀。”李纯青忙否认,陛下登基以来确实身先士卒,别说后宫玩乐,新衣配饰都少,身为一国之君每日开销居然只有吃喝,如此相较他就没了底气,总不能皇帝自己过的紧巴巴,他们却富的流油吧。

    苏娘漠视着每日上演的唇枪舌战,见他们都安静下来,她才幽幽说道,“顾爱卿,你怎么看?”

    顾婉约上前一步,“回陛下,如李大人所述,今年确实是风调雨顺之兆,但对百姓而言其实也不过刚刚缓了一年,喘过气来罢了,俗话说与民休养至少也得三年,既然今年的粮食已经种下,陛下不乏先等等,等秋收看看收成再做定夺。”

    这是一个非常中肯的建议,既给了士族交代,也给了寒门交代,更重要的是还给了她喘息的机会,不然这事总是提不是办法。苏娘非常满意顾婉约的话,她看向诸位官员,“朕觉得此法不错,如此大家可还有什么异议?”

    既然皇帝都已经退了一步,李纯青自然不好咄咄逼人,只能颇为委屈的咬牙答应,“陛下,老臣没有异议。”

    “既然如此,退朝!”

    随着太监一声高昂的退朝,大臣们颇为低落的离开金銮殿。荣和帝登基以来,每日都要上朝,他们不仅俸禄拿少了,还比以前更辛苦,起的比鸡早,干的是重活,当个官搞得比农民还惨,久而久之,实在是有点不满了。

    魏太傅踟蹰着,她并没有和大臣们一起离开,而是转身看向皇帝,纠结了片刻,终是一咬牙走了过去。

    “陛下,臣有话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