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夺看来看去,倒也看出了一些端倪。

    首先是釉。

    明代嘉靖到万历时期的官窑瓷器,釉面不像早期永乐宣德时期会泛橘皮纹,也不同于中期成化弘治时期那种“油滑”的感觉,而是一种白中泛青、厚而清润的感觉。

    但是这件葡萄罐的釉色偏白了点儿,只是因为大面积的青花纹饰映衬,才会显得不那么白。

    再者就是修足。

    万历时期的官窑瓷器,下坡路的趋势比较明显地体现在底足上,底足处理、也就是修足往往不那么精细,会有比较自然的粗糙感。

    但是乾隆朝的官窑,修足那是极为精细的。

    这一件的修足,精细程度上比起万历官窑,似乎过了点儿。

    吴夺决定实话实说。

    他相信,这样的问题,章成锦和胡允德这样的瓷器高手,就能看出来。

    而且何双友说过要出手的。

    再就是,虽然不是万历官窑,而是乾隆官窑仿万历官窑,但价值上也不低,何双友还是捡漏。

    “怎么样?”何双友见吴夺看得比较细,吴夺甫一放下他便急切问道。

    “何老师,这的确是官窑的东西,不过不是明代万历官窑,而是清代乾隆官窑。”

    “嗯?”何双友微微皱眉,不过倒也没有太过失望。

    吴夺随后便将理由说了说,说完之后补了一句,“这是我个人看法,可以再找人看看。”

    何双友沉吟,“我当时收的时候,老太太就提过一句,说她老伴生前说是清代的东西,没想到还真是。”

    “不过,价值上也不低啊,毕竟是乾隆官仿。”

    “这倒是。”何双友点点头,“小吴,谢了哈。若是送到大拍上,拍行的鉴定师也会给出鉴定结果,这样我提前有个数。”

    吴夺于是就此提出告辞,何双友却让他等等,而后打了个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