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进学(二)
兴宁三年十一月,朱序、周楚击司马勋,破之,擒勋及其党,送大司马温;温皆斩之,传首建康。
-------引言摘述
“诸位,我们已经到长安西站了。”车夫打开车门,对晕晕欲睡的旅客们说道。
“就到西站了。”几个商人和吏员来过长安,知道西站是从西边方向到长安的长途驿车的终点站。于是纷纷走下车来,寻找着自己的行李。尹慎不明就里,有点稀里糊涂。
坐在旁边等待下车的教士便好心地提醒道:“尹举人,按照京兆郡守衙门和转运部的规定,所有长途驿车是不准进长安城的。所以这长安分设东南西三个驿站,西驿站停凉、秦两州和扶风、安定等雍州西郡的驿车,南站停梁、益州的驿车,东站停北地、冯翊、上洛及关东诸州的驿车。”
尹慎一边听一边跟着走下车,刚出车门,便被眼前的景象给吓住了,一片空地足有上百亩,整齐地停满了黑色的驿车,足有上百辆之多,上面挂着的木牌显示它们来自不同的地方。解下来的马匹被有序地牵到一排房子后面去了,那里应该是马棚吧。
数百名下车的旅客或者自己提着行李,或者从旁边蹲着的穿灰色褂衣的民夫中雇上一个,让他挑着行李跟在自己后面。中间有十几名巡警两人一组,在人群中间慢慢地行走着,锐利的目光在人群中间扫来扫去,观察着每一个人的神情,并时不时地拦下一个他们认为可疑的旅客,客气地请他拿出身照或者行贴、路引。
看到巡警盘查的如此严缜,尹慎不由地摸了摸胸口里的包,那里不但有证明自己身份的身份执照,有凉州提举学政教谕的举荐书和州学衙门的行贴,还有父亲从县民政曹开出的路引,每一个都能证明自己的身份。
按照北府律法,北府每一个百姓在出生时便有了户籍登记,也有了身照编号,但是必须在满十六岁后才到各户籍县的民政曹免费办理身照。二十四岁以前每一年换一次(那段时间人变化得比较快),以后每三年换一次。身照有自己的名字、性别、籍贯、住址和容貌特征描述,最重要的是上面有北府民政部统一规定的身照编号,一人对应一个号,编号下面便是每个人的手指印,左、右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共六个指印。而每个人的户籍资料和每个人的十个手指头印都会按照编号顺序备案,县、郡、州民政曹各留一份,长安民政部还会留有目录和纲要名册。
身照是每一个北府百姓的身份证明,无论是应征当兵,还是应考进学,除了各有司发出的文书证明外,身照就是最重要的。在报名核对身份时,各单位会将移文过来的档案和百姓持有的身照核对,特别是核对指纹,确定百姓的身份。
行贴是北府百姓应征、进学或者公干时由相应有司开出的证明文件,上面会写明办事任务和目的地;路引是北府百姓如果有事需要远行,便到县民政曹开具出行证明,上面写明出行目的和目的地。如尹慎进学,有身照和行贴就可以了,只是他父亲担心儿子初次出门,于是连路引也办下来了;如果尹慎只是去长安朝圣,只需办个路引就可以了;如果是要出门游学,那么在县学、郡学或者州学有司办个行贴也就可以了。
教士看到尹慎一副没有出过远门的模样,便笑道:“尹举人,你证件齐全,不碍事的,所以不必担心,而且你越担心就越容易被盘查。虽然查一下没有什么事,却会耽误时间。”
尹慎点点头,谢了一声,然后取下自己的行李,一口牛皮箱子,然后又站在那里不知怎么办,只是看着吏员、商人等人在那里忙碌着。过了一会,同车的众人忙完了,便招呼尹慎道:“尹举人,跟我们一起走吧。”
十人提着行李,后面还跟着五个民夫,众人一行在人群中穿过,很快就走出了这个被栅栏围起的场地,来到外面的一块空地里。
这里也停着上百辆车,只是这里车子跟驿车完全不一样,大部分都是一匹马的四轮马车,车厢比驿车小很多,一般只能坐四、五个人,被大家称为市车。还有一部分一马两轮车,被称为街车,也停在一起。
教士看到尹慎又站在那里发晕了,便说道:“尹举人,你应该先去学部国学局去报道,到那里领了文书便可以去西城找个住处了。”看来这位教士对长安的一切都比较熟悉,“你还是跟他们一起去,他们也是要去尚书台的。”教士指着那几个吏员说道。
“正是,我们跟尹举人刚好一路。我们来过长安两次,还算是熟路,就给尹举人当个向导吧。”一名吏员笑道。
尹慎看到问题都解决了,便连声向教士和吏员道谢。
看到尹慎没有什么问题了,而另一名传教士已经将行李放到旁边的一辆市车上,并在车门边恭敬地等候自己,教士便伸手在尹慎的额头上一摸,用祥和的语气说道:“愿圣父与圣主保佑你。”
兴宁三年十一月,朱序、周楚击司马勋,破之,擒勋及其党,送大司马温;温皆斩之,传首建康。
-------引言摘述
“诸位,我们已经到长安西站了。”车夫打开车门,对晕晕欲睡的旅客们说道。
“就到西站了。”几个商人和吏员来过长安,知道西站是从西边方向到长安的长途驿车的终点站。于是纷纷走下车来,寻找着自己的行李。尹慎不明就里,有点稀里糊涂。
坐在旁边等待下车的教士便好心地提醒道:“尹举人,按照京兆郡守衙门和转运部的规定,所有长途驿车是不准进长安城的。所以这长安分设东南西三个驿站,西驿站停凉、秦两州和扶风、安定等雍州西郡的驿车,南站停梁、益州的驿车,东站停北地、冯翊、上洛及关东诸州的驿车。”
尹慎一边听一边跟着走下车,刚出车门,便被眼前的景象给吓住了,一片空地足有上百亩,整齐地停满了黑色的驿车,足有上百辆之多,上面挂着的木牌显示它们来自不同的地方。解下来的马匹被有序地牵到一排房子后面去了,那里应该是马棚吧。
数百名下车的旅客或者自己提着行李,或者从旁边蹲着的穿灰色褂衣的民夫中雇上一个,让他挑着行李跟在自己后面。中间有十几名巡警两人一组,在人群中间慢慢地行走着,锐利的目光在人群中间扫来扫去,观察着每一个人的神情,并时不时地拦下一个他们认为可疑的旅客,客气地请他拿出身照或者行贴、路引。
看到巡警盘查的如此严缜,尹慎不由地摸了摸胸口里的包,那里不但有证明自己身份的身份执照,有凉州提举学政教谕的举荐书和州学衙门的行贴,还有父亲从县民政曹开出的路引,每一个都能证明自己的身份。
按照北府律法,北府每一个百姓在出生时便有了户籍登记,也有了身照编号,但是必须在满十六岁后才到各户籍县的民政曹免费办理身照。二十四岁以前每一年换一次(那段时间人变化得比较快),以后每三年换一次。身照有自己的名字、性别、籍贯、住址和容貌特征描述,最重要的是上面有北府民政部统一规定的身照编号,一人对应一个号,编号下面便是每个人的手指印,左、右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共六个指印。而每个人的户籍资料和每个人的十个手指头印都会按照编号顺序备案,县、郡、州民政曹各留一份,长安民政部还会留有目录和纲要名册。
身照是每一个北府百姓的身份证明,无论是应征当兵,还是应考进学,除了各有司发出的文书证明外,身照就是最重要的。在报名核对身份时,各单位会将移文过来的档案和百姓持有的身照核对,特别是核对指纹,确定百姓的身份。
行贴是北府百姓应征、进学或者公干时由相应有司开出的证明文件,上面会写明办事任务和目的地;路引是北府百姓如果有事需要远行,便到县民政曹开具出行证明,上面写明出行目的和目的地。如尹慎进学,有身照和行贴就可以了,只是他父亲担心儿子初次出门,于是连路引也办下来了;如果尹慎只是去长安朝圣,只需办个路引就可以了;如果是要出门游学,那么在县学、郡学或者州学有司办个行贴也就可以了。
教士看到尹慎一副没有出过远门的模样,便笑道:“尹举人,你证件齐全,不碍事的,所以不必担心,而且你越担心就越容易被盘查。虽然查一下没有什么事,却会耽误时间。”
尹慎点点头,谢了一声,然后取下自己的行李,一口牛皮箱子,然后又站在那里不知怎么办,只是看着吏员、商人等人在那里忙碌着。过了一会,同车的众人忙完了,便招呼尹慎道:“尹举人,跟我们一起走吧。”
十人提着行李,后面还跟着五个民夫,众人一行在人群中穿过,很快就走出了这个被栅栏围起的场地,来到外面的一块空地里。
这里也停着上百辆车,只是这里车子跟驿车完全不一样,大部分都是一匹马的四轮马车,车厢比驿车小很多,一般只能坐四、五个人,被大家称为市车。还有一部分一马两轮车,被称为街车,也停在一起。
教士看到尹慎又站在那里发晕了,便说道:“尹举人,你应该先去学部国学局去报道,到那里领了文书便可以去西城找个住处了。”看来这位教士对长安的一切都比较熟悉,“你还是跟他们一起去,他们也是要去尚书台的。”教士指着那几个吏员说道。
“正是,我们跟尹举人刚好一路。我们来过长安两次,还算是熟路,就给尹举人当个向导吧。”一名吏员笑道。
尹慎看到问题都解决了,便连声向教士和吏员道谢。
看到尹慎没有什么问题了,而另一名传教士已经将行李放到旁边的一辆市车上,并在车门边恭敬地等候自己,教士便伸手在尹慎的额头上一摸,用祥和的语气说道:“愿圣父与圣主保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