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渡辺洋少将看來,这种情况的出现也给日军必要时候的反击,留下了一个相当致命的弱点,根据帝国陆军在支那战场多年的经验來看,支那武装内部普遍都有纷争,即便是同一方面的友军,其中隔阂也是相当大的,相互之间互不救援,已经成为他们之间的惯例。

    在支那战场上,帝国陆军利用支那各个派系武装之间相互提防的特点,曾经多次击败敌军,内部不团结,相互提放这一点是支那军队普遍的弱点,一个支那人也许是一条龙,但是一群支那人就是一堆虫。

    同一个建制的武装,之间内部在配合上尚且经常出问題,更何况两支建制不同的部队,在一起配合作战,至少肯定不会像表面上这么顺畅,如果所有的支那人,都能像帝国陆军那样相互之间在战场上的配合异常的紧密,那么帝国军队也不会在那么短的时间之内,便占领了大半个支那。

    支那人的民族特性就是到哪都内斗有余、外斗不足,这一点是他们的普遍现象,并不是某一个方面所特有的特点,支那的共产军也是由支那人组成的,只要是支那人,那么这个毛病肯定无法避免。

    这一点并不是他渡辺洋胡乱猜测,毫无根据的就下推断,而是在去年华北方面军对支那共产军,所谓的敌后根据地进行的大扫荡中,已经有很明显的体现出來,其在华北各部之间的作战协调上,可以说毫无配合观念。

    华北方面军对其冀中军区大扫荡,近在咫尺的冀南与晋察冀军区部队,其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反应,并未在作战之中,给予其任何的配合,坐视其所谓的冀中军区,被华北方面军一鼓作气消灭。

    使得华北方面军可以比较顺利的对冀中共产军的扫荡,彻底的摧毁整个华北共产军的主要物资來源地,为去年冬季的再次大扫荡,彻底的摧毁其在华北的所谓根据地,创造了一个极好的条件。

    从去年华北方面军的战况來看,支那共产军内部必然也充满着矛盾,只不过表现的沒有重庆方面军队那么明显而已,这一点如果利用好了,只要准备充分、下手准确,现在的第四军未尝沒有反戈一击的余地。

    只不过沒有在敌后根据地,与华北部队交过手,之前甚至沒有与抗联叫过手的这位渡辺洋少将,这个判断却有些过于唯心主义了,去年华北方面军对华北敌后根据地大扫荡的时候,华北两大根据地的主力已经组建挺进军北上。

    留守的部队大多数是主力北上之后,地方武装新升级上來的,剩余的主力部队,也是百团大战之中,损失过重尚未整补完毕的部队,无论是装备还是战斗力,都下降的相当厉害,剩余的部队自保有余,但是进攻能力不足。

    能保证和维持山区的老根据地已经是相当的困难,更沒有能力去救援冀中根据地,特别是晋察冀军区,从军区主官到下面军分区的主官,不是不在就是在原有主官编入挺进军之后,新提报或是新调任的。

    甚至还有日军大扫荡开始之后,军分区司令还在空缺之中,只有一个政委或是参谋长主持工作的,军事主官的缺失,使得下面的各级部队,在反应速度和战斗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下滑的更多。

    而冀南军区本身实力就不强,自身又处在那么一个四战之地,面临着华北方面军与津浦路沿线日军三面夹击的态势,中间与冀中根据地,又隔着大片的日占区,本身装备与老部队相比更差,也更沒有能力去救援冀中。

    再加上部队整体通讯联络水平落后,长期各自为战养成的大区之间自身也缺少配合,以及横向联系的习惯,同时对敌情判断上等其他多方面问題的判断上,也出现了大量的问題,才让整个冀中军区在扫荡之中未得到任何的配合。

    并非是关内各部队相互之间矛盾与派系倾轧,引起的见死不救,华北各部根据由那个师发展來的部队不同,甚至远在红军时期那个方面军,那个军团的不同,自身也的确有派系,也有自己的山头,相互之间也有远近。

    但是在对外上,还是空前一致的,之前无数血的经验,告诉这些曾经被逼着钻山沟、打游击的各级将领,不管内部有什么样的矛盾,在对外的时候团结一致,才能保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

    友军有难、不动如山,那是某些方面的做派,敌后各个抗日根据地,可沒有这些的毛病,两军虽说在各个战场上表现出來的还是各自作战的做派,但这其中是由特殊原因的,而并非是派系之间的矛盾造成的。

    最关键的无论是挺进军的两位老帅,还是抗联的杨震,在此战之前都给了对方在必要时候,直接指挥自己周边部队权限,这一点在战前动员大会上,也再三强调过,甚至为了避免不服从指挥的情况出现,各自给各自的部队师旅一级的主官下达死命令。

    如果在战场上,不服从对方的指挥,将会受到党纪、军纪的最严格处置,挺进军的政委直接告诉团以上干部,在配属抗联作战的时候,如果有人不服从命令或是阳奉阴违,直接开除党籍,所有职务一撸到底,而且开除党籍,是永远不再恢复。

    杨震这边的态度更是强硬,在两军协同配合作战的时候,如果配属给挺进军的部队,不服从挺进军指挥,无论职务多高、资历多老,一律视为战场叛变,你在战场可以有意见,但是你的意见战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