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战刚刚结束,需要杨震处理的事情可谓是千头万绪。仅仅是战役结束后,摆在他面前需要立即处理的就有两件事情。一是要安排已经结束战事的部队回撤东北休整,一是还要按照中央要求,从进入华北作战的部队之中,挑选安排留驻华北的部队。
这么多的部队长期驻扎在华北,对整个河北地区供应的压力也相当的大。此次会战虽说收复了河北境内的主要产粮区,但河北这一带种植的都是冬小麦,秋季播种夏初开镰收割。河北战场上连番大战,整个冀中、冀南区破坏都是很大。
在战事的破坏之下,今年冀中区冬小麦减产已经是必然的。眼下集中在冀南、冀鲁边战区的几十万大军,主要还是依靠缴获的去年秋粮在支撑。实际上到战役后期,部队的粮食已经发生部分的困难。
考虑到河北本地的负担能力,杨震还是决定除了按照中央要求,留驻华北的部队之外,其余的部队尽快的撤回东北。以减轻整个华北战场的供应压力,同时也久战之后的部队,好好的休整一下。
除了这两件事情之外,杨震还要从东北调集坦克、飞机等重装备,补充留驻华北的装甲、航空部队,在一场空前大战过后,在装备方面出现的缺口。尤其是战损较大的坦克,以及战斗机、攻击机。
这边战役尚未结束,杨震就已经给东北发报。要求他们从四四年生产的t三四坦克之中,调拨一批为留驻华北的装甲部队换装。上次陕北出现危机的时候,抗联抽调在晋北作战的装甲部队渡过黄河支援陕北,让某些方面抓住了把柄,利用这一点向美国方面施压。
为此美国人再三强调,他们提供的武器装备,只能用于对日作战。一旦发现抗联将美国坦克用于针对国内形势,哪怕是对某些方面进行威慑,他们会立即停止一切装备的援助。当然这个威胁不仅仅是针对抗联,重庆方面受到的压力更大。
因为与只是在重武器以及军工原料上,对美国有部分依赖的抗联相比,重庆方面对武器装备的需求量要大的多。那位美国轮椅总统专门派出代表,抵达重庆某些方面施压。考虑到眼下暂时还不宜与美国人翻脸,所以杨震还是决定给留驻华北的坦克部队部换装。
原有的美英制造的坦克,部抽调回东北。以免给与某些方面,制造政治上的借口。而且根据眼下的情报,美国人在四四年开始,向重庆方面提供了大批美制三七反坦克炮。同时加大了对重庆方面作战飞机,以及陆军武器的援助。
仅仅四四年一月到四月,美国就援助给了重庆方面,由加拿大兵工厂根据英制布伦轻机枪改进的七九轻机枪一万余挺。三七反坦克炮三百门,一零五榴弹炮二百门,七五山炮三百门。同时还提供了一批登陆意大利后,缴获的意大利造轻重机枪和山野炮。
美国人给与重庆多少武器装备,杨震倒是很不在意。不过美国人加大了对重庆方面的反坦克武器援助,却让杨震有些不安。眼下中国战场上,日军所有的坦克力量,基本上都在华北战场上。整个华中、华东,甚至河南战区都没有一辆坦克。
这个时候给了重庆这么多的反坦克炮,而且随着时间的进展,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大。这就有些让杨震怀疑,美国人对某些方面的施压只是表面上的。眼下整个战争态势,已经逐渐明朗,杨震并不想在这个时候,在舆论上搞出什么口舌来。
其实抗联的t三四坦克,与苏联自己制造的坦克在外表上是一样的。但是内在差别,还是相当大的。除了火炮、动力和外形没有改变之外,内部的行走机构以及稳定结构,都根据美制坦克,针对t三四坦克的缺点进行了一定的修改。
火炮也加装了坦克上的垂直稳定器,光学瞄准系统则采取的是德制四号坦克上使用的。也就是说抗联自己制造的t三四坦克,实际上t三四坦克的外表,内部实际上是美式坦克的标准。
不仅坦克操纵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也大幅度的减缓了t三四坦克,原来远离行驶震动过大,对乘员远距离行军造成的过度疲劳的毛病。火炮的射击精度,与苏制坦克相比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只不过这种改进型坦克,四三年底才开始量产,到目前产量还不是很大。
不过虽说总产量目前只有三百多辆,但正好可以给留驻华北的坦克部队换装,替换下这些坦克部队之中美英系列的各种坦克。而且杨震也已经决定,等到中央决定让这些坦克部队返回东北的时候,也是撤人不撤装备。
为此,在部队回撤之前。杨震在与老总协商之后,决定由晋察冀军区选派人员,并抽调两个旅的建制部队,跟随留驻的坦克部队进行训练。等到抗联部队撤离的时候,就地接收这些装备。
至于各个步兵师在此次会战之中,因为伤亡出现的兵力缺口补充,中央已经答应由晋察冀、晋冀鲁豫军区共同解决。但很多事情上,在郭炳勋眼下远在东北的情况之下,还是需要杨震亲自处理。
不过在留驻华北的部队总负责人的人选上,杨震考虑良久后,还是没有将最适合人选的陈翰章给留下。而是选择了由陶净非担任司令员,黄玉清担任政治委员,统一负责指挥留驻华北境内的部队。
眼下留驻华北的部队,在华北各个根据地整编完毕之前,主要起到战场威慑作用。至少在四四年的下半年,华北战场大战的爆发性可能不大。留驻华北的部队,更多的是起到训练作用。所以杨震留下了陶净非和黄玉清两个人,负责指挥留驻华北的部队。
这么多的部队长期驻扎在华北,对整个河北地区供应的压力也相当的大。此次会战虽说收复了河北境内的主要产粮区,但河北这一带种植的都是冬小麦,秋季播种夏初开镰收割。河北战场上连番大战,整个冀中、冀南区破坏都是很大。
在战事的破坏之下,今年冀中区冬小麦减产已经是必然的。眼下集中在冀南、冀鲁边战区的几十万大军,主要还是依靠缴获的去年秋粮在支撑。实际上到战役后期,部队的粮食已经发生部分的困难。
考虑到河北本地的负担能力,杨震还是决定除了按照中央要求,留驻华北的部队之外,其余的部队尽快的撤回东北。以减轻整个华北战场的供应压力,同时也久战之后的部队,好好的休整一下。
除了这两件事情之外,杨震还要从东北调集坦克、飞机等重装备,补充留驻华北的装甲、航空部队,在一场空前大战过后,在装备方面出现的缺口。尤其是战损较大的坦克,以及战斗机、攻击机。
这边战役尚未结束,杨震就已经给东北发报。要求他们从四四年生产的t三四坦克之中,调拨一批为留驻华北的装甲部队换装。上次陕北出现危机的时候,抗联抽调在晋北作战的装甲部队渡过黄河支援陕北,让某些方面抓住了把柄,利用这一点向美国方面施压。
为此美国人再三强调,他们提供的武器装备,只能用于对日作战。一旦发现抗联将美国坦克用于针对国内形势,哪怕是对某些方面进行威慑,他们会立即停止一切装备的援助。当然这个威胁不仅仅是针对抗联,重庆方面受到的压力更大。
因为与只是在重武器以及军工原料上,对美国有部分依赖的抗联相比,重庆方面对武器装备的需求量要大的多。那位美国轮椅总统专门派出代表,抵达重庆某些方面施压。考虑到眼下暂时还不宜与美国人翻脸,所以杨震还是决定给留驻华北的坦克部队部换装。
原有的美英制造的坦克,部抽调回东北。以免给与某些方面,制造政治上的借口。而且根据眼下的情报,美国人在四四年开始,向重庆方面提供了大批美制三七反坦克炮。同时加大了对重庆方面作战飞机,以及陆军武器的援助。
仅仅四四年一月到四月,美国就援助给了重庆方面,由加拿大兵工厂根据英制布伦轻机枪改进的七九轻机枪一万余挺。三七反坦克炮三百门,一零五榴弹炮二百门,七五山炮三百门。同时还提供了一批登陆意大利后,缴获的意大利造轻重机枪和山野炮。
美国人给与重庆多少武器装备,杨震倒是很不在意。不过美国人加大了对重庆方面的反坦克武器援助,却让杨震有些不安。眼下中国战场上,日军所有的坦克力量,基本上都在华北战场上。整个华中、华东,甚至河南战区都没有一辆坦克。
这个时候给了重庆这么多的反坦克炮,而且随着时间的进展,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大。这就有些让杨震怀疑,美国人对某些方面的施压只是表面上的。眼下整个战争态势,已经逐渐明朗,杨震并不想在这个时候,在舆论上搞出什么口舌来。
其实抗联的t三四坦克,与苏联自己制造的坦克在外表上是一样的。但是内在差别,还是相当大的。除了火炮、动力和外形没有改变之外,内部的行走机构以及稳定结构,都根据美制坦克,针对t三四坦克的缺点进行了一定的修改。
火炮也加装了坦克上的垂直稳定器,光学瞄准系统则采取的是德制四号坦克上使用的。也就是说抗联自己制造的t三四坦克,实际上t三四坦克的外表,内部实际上是美式坦克的标准。
不仅坦克操纵性能,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也大幅度的减缓了t三四坦克,原来远离行驶震动过大,对乘员远距离行军造成的过度疲劳的毛病。火炮的射击精度,与苏制坦克相比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只不过这种改进型坦克,四三年底才开始量产,到目前产量还不是很大。
不过虽说总产量目前只有三百多辆,但正好可以给留驻华北的坦克部队换装,替换下这些坦克部队之中美英系列的各种坦克。而且杨震也已经决定,等到中央决定让这些坦克部队返回东北的时候,也是撤人不撤装备。
为此,在部队回撤之前。杨震在与老总协商之后,决定由晋察冀军区选派人员,并抽调两个旅的建制部队,跟随留驻的坦克部队进行训练。等到抗联部队撤离的时候,就地接收这些装备。
至于各个步兵师在此次会战之中,因为伤亡出现的兵力缺口补充,中央已经答应由晋察冀、晋冀鲁豫军区共同解决。但很多事情上,在郭炳勋眼下远在东北的情况之下,还是需要杨震亲自处理。
不过在留驻华北的部队总负责人的人选上,杨震考虑良久后,还是没有将最适合人选的陈翰章给留下。而是选择了由陶净非担任司令员,黄玉清担任政治委员,统一负责指挥留驻华北境内的部队。
眼下留驻华北的部队,在华北各个根据地整编完毕之前,主要起到战场威慑作用。至少在四四年的下半年,华北战场大战的爆发性可能不大。留驻华北的部队,更多的是起到训练作用。所以杨震留下了陶净非和黄玉清两个人,负责指挥留驻华北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