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此次吸取了去年会战的教训,无论前线在吃紧,关东军在整个南满纵深,也保持了庞大的兵力。自此次战役打响,关东军在沈阳城以及周边的辽阳和鞍山,部署了整整三个师团的兵力,作为沈阳以及外围的警戒部队。
同时沈阳的东西两面,以及正面纵深也部署了高密度的兵力。在抗联穿插部队打过抚顺后,又立即紧急从前线,抽调回三十多门的八八式高炮,部署在去年会战结束后,在沈阳东西两线修建的筑垒地域,作为反坦克炮使用。
以密集的反坦克火力再加上肉弹攻势的威力,击毁了抗联突入到沈阳城郊东陵地带的三十余辆美制轻型坦克,以及几十辆半履带车。再加上抗联投入的兵力不足,持续攻击力度不够,才终于让关东军遏制住抗联的攻势,恐怕梅津美治郎要再一次搬家了。
这次突袭的后果,让关东军一改之前在东北战场上,与抗联之前相互有攻有守的整体态势,改为军收缩防守,并明显加强了部署在法库、开原、西丰、铁岭三角地带的二线防御。以两军之间的筑垒地域为依托死守不出,同时大幅度增加了在辽东山区的防守兵力。
但面对偌大一个辽东山区,以及抗联不断的以坦克搭载步兵,采取小范围的浅纵深迂回穿插。与偶尔采取在空中掩护之下,从并不适合坦克作战的山区为出发基地,突然大纵深穿插,直奔关东军战略重点目标和城市相结合的战术,关东军使劲浑身解数,却苦无应对办法。
只能不断的在东部山区,一切抗联坦克可能通过的地区,花费巨大代价改变地形。并在一切能够构筑反坦克壕的地方挖掘反坦克壕,并拼命的加强反坦克火力。在反坦克炮实在不够用的情况之下,甚至大量采取的肉弹战术,以对付抗联的坦克劈入战。
美制坦克虽说装甲薄弱、体型过高,但无论缺点再多,可有一点却是毋庸置疑,其越野能力和机动能力相当的出色。虽说作为一种坦克不可能爬山,但出色的越野和机动能力,让其即便在辽东山区特殊地形之下,能够通过的路线还是不少。
在东北战场东线作战之中,除了使用t三四坦克作为浅纵深穿插的主力之外。经常利用这种轻型坦克的出色越野能力和机动能力,从辽东山区数不清的山间小路,以及冬季干涸或是封冻的河床作为通道,由东向西突然来一场大纵深的穿插。
尽管这些轻型坦克因为装甲薄弱,再加上汽油发动机惯有的缺陷,在穿插战之中损失不轻。在沈阳外围战场上,一次性就被日军利用筑垒地域为依托,平射的高射炮击毁了三十余辆,相当于损失了一个整编营。但这种战术也让日军,实实在在的感觉到了侧翼的威胁。
只不过这种穿插作战因为地形限制,无法采取大规模的装甲突击。投入作战的兵力,也只能以越野能力强的轻型坦克为主。所以看起来威胁相当的大,但是在日军高密度布防地区,能够对整个战局的影响有限。
主要起到搅乱敌军后方,打乱敌军纵深部署,分散关东军兵力的作用。同时在东线化被动为主动,使关东军无法对抗联同样兵力不足的东线,发起主动的进攻。以瓦解关东军在抗联也相对薄弱的东线,对正面战场的侧翼可能形成的威胁。
不过受制于抗联在东北战场整体兵力的影响,在东线兵力头上的不足,使得这种穿插缺乏持续的后劲。这种大纵深的穿插战术,虽然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相对于整个战局来说,起不到决定性的影响。
即便是这样,整个东部战线也成了让关东军最头疼的地方。在私下里东部战线,被称之为关东军的盲肠。放弃整个辽东山区,对于关东军来说,那是绝对不可能接受的。那样不仅意味着关东军与朝鲜军最后的地面联系通道,被彻底的切断。
而且整个南满工业基地,将会失去侧翼的屏障。到时候抗联居高临下,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同时放弃辽东山区,也就意味着要放弃抚顺、鞍山两大工业城市,以及本溪湖、宫原等煤铁产地。旅大这个日军在东北最重要的军港,也面临着抗联的威胁。
但正面战线也同时面临着抗联坦克集群不断冲击,前线频频吃紧的关东军。在纵深还要保持足够兵力,以应付抗联时不时的来一次黑虎掏心战术的情况之下。辽东山区面积广阔的山区投入过多兵力,又造成了顾此失彼。
尤其是在抗联此次在东北战场上,为了弥补兵力不足,而采取的坦克集群攻势面前,本就捉襟见肘反坦克火力更加的吃紧。八八毫米高炮射程远,改行作为反坦克武器的确威力大。但是这种临时改行的,原本担任要地防空的高射炮,实在是太过于笨重了。
不仅在辽东山区部署很困难,更无法作为机动防御火力使用,只能放在固定火力点内使用。在辽东山区除了几条主要公路之外,大部分的地区还是要依靠步兵反坦克武器。而其他的反坦克武器之中九四式速射炮,对于抗联的坦克带来的威胁,几乎是微乎其微。
一式反坦克炮和九七式反坦克炮,虽说能在近距离之内击毁轻型坦克,同时机动能力也很强。但除了数量不足之外,对付抗联的t三四坦克和英制步兵坦克还是威力不足。至于新式的反坦克炮,关东军装备的数量更少。
而抗联的步坦协同战术,又让关东军试图利用辽东山区地形,使用老式的九四和九七式速射炮,采取伏击的办法很是得不偿失。在辽东山区抗联的突击战,一般是采取步兵在坦克炮火掩护之下,撕开突破口并沿着两侧山地清剿,为坦克打开通道之后。坦克才搭载后续步兵,或是与半履带车配合,向预定目标高速突破的战术。
在所有的穿插路线上,都有半履带车或是军用吉普车搭载的步兵在前面开道,并清剿两侧山地可能会存在的日军反坦克伏击阵地。而且坦克两翼的山地上,都有步兵跟随配合。即便设置了预置反坦克伏击阵地,但是这些反坦克炮通常只有打一发的机会。
同时沈阳的东西两面,以及正面纵深也部署了高密度的兵力。在抗联穿插部队打过抚顺后,又立即紧急从前线,抽调回三十多门的八八式高炮,部署在去年会战结束后,在沈阳东西两线修建的筑垒地域,作为反坦克炮使用。
以密集的反坦克火力再加上肉弹攻势的威力,击毁了抗联突入到沈阳城郊东陵地带的三十余辆美制轻型坦克,以及几十辆半履带车。再加上抗联投入的兵力不足,持续攻击力度不够,才终于让关东军遏制住抗联的攻势,恐怕梅津美治郎要再一次搬家了。
这次突袭的后果,让关东军一改之前在东北战场上,与抗联之前相互有攻有守的整体态势,改为军收缩防守,并明显加强了部署在法库、开原、西丰、铁岭三角地带的二线防御。以两军之间的筑垒地域为依托死守不出,同时大幅度增加了在辽东山区的防守兵力。
但面对偌大一个辽东山区,以及抗联不断的以坦克搭载步兵,采取小范围的浅纵深迂回穿插。与偶尔采取在空中掩护之下,从并不适合坦克作战的山区为出发基地,突然大纵深穿插,直奔关东军战略重点目标和城市相结合的战术,关东军使劲浑身解数,却苦无应对办法。
只能不断的在东部山区,一切抗联坦克可能通过的地区,花费巨大代价改变地形。并在一切能够构筑反坦克壕的地方挖掘反坦克壕,并拼命的加强反坦克火力。在反坦克炮实在不够用的情况之下,甚至大量采取的肉弹战术,以对付抗联的坦克劈入战。
美制坦克虽说装甲薄弱、体型过高,但无论缺点再多,可有一点却是毋庸置疑,其越野能力和机动能力相当的出色。虽说作为一种坦克不可能爬山,但出色的越野和机动能力,让其即便在辽东山区特殊地形之下,能够通过的路线还是不少。
在东北战场东线作战之中,除了使用t三四坦克作为浅纵深穿插的主力之外。经常利用这种轻型坦克的出色越野能力和机动能力,从辽东山区数不清的山间小路,以及冬季干涸或是封冻的河床作为通道,由东向西突然来一场大纵深的穿插。
尽管这些轻型坦克因为装甲薄弱,再加上汽油发动机惯有的缺陷,在穿插战之中损失不轻。在沈阳外围战场上,一次性就被日军利用筑垒地域为依托,平射的高射炮击毁了三十余辆,相当于损失了一个整编营。但这种战术也让日军,实实在在的感觉到了侧翼的威胁。
只不过这种穿插作战因为地形限制,无法采取大规模的装甲突击。投入作战的兵力,也只能以越野能力强的轻型坦克为主。所以看起来威胁相当的大,但是在日军高密度布防地区,能够对整个战局的影响有限。
主要起到搅乱敌军后方,打乱敌军纵深部署,分散关东军兵力的作用。同时在东线化被动为主动,使关东军无法对抗联同样兵力不足的东线,发起主动的进攻。以瓦解关东军在抗联也相对薄弱的东线,对正面战场的侧翼可能形成的威胁。
不过受制于抗联在东北战场整体兵力的影响,在东线兵力头上的不足,使得这种穿插缺乏持续的后劲。这种大纵深的穿插战术,虽然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相对于整个战局来说,起不到决定性的影响。
即便是这样,整个东部战线也成了让关东军最头疼的地方。在私下里东部战线,被称之为关东军的盲肠。放弃整个辽东山区,对于关东军来说,那是绝对不可能接受的。那样不仅意味着关东军与朝鲜军最后的地面联系通道,被彻底的切断。
而且整个南满工业基地,将会失去侧翼的屏障。到时候抗联居高临下,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同时放弃辽东山区,也就意味着要放弃抚顺、鞍山两大工业城市,以及本溪湖、宫原等煤铁产地。旅大这个日军在东北最重要的军港,也面临着抗联的威胁。
但正面战线也同时面临着抗联坦克集群不断冲击,前线频频吃紧的关东军。在纵深还要保持足够兵力,以应付抗联时不时的来一次黑虎掏心战术的情况之下。辽东山区面积广阔的山区投入过多兵力,又造成了顾此失彼。
尤其是在抗联此次在东北战场上,为了弥补兵力不足,而采取的坦克集群攻势面前,本就捉襟见肘反坦克火力更加的吃紧。八八毫米高炮射程远,改行作为反坦克武器的确威力大。但是这种临时改行的,原本担任要地防空的高射炮,实在是太过于笨重了。
不仅在辽东山区部署很困难,更无法作为机动防御火力使用,只能放在固定火力点内使用。在辽东山区除了几条主要公路之外,大部分的地区还是要依靠步兵反坦克武器。而其他的反坦克武器之中九四式速射炮,对于抗联的坦克带来的威胁,几乎是微乎其微。
一式反坦克炮和九七式反坦克炮,虽说能在近距离之内击毁轻型坦克,同时机动能力也很强。但除了数量不足之外,对付抗联的t三四坦克和英制步兵坦克还是威力不足。至于新式的反坦克炮,关东军装备的数量更少。
而抗联的步坦协同战术,又让关东军试图利用辽东山区地形,使用老式的九四和九七式速射炮,采取伏击的办法很是得不偿失。在辽东山区抗联的突击战,一般是采取步兵在坦克炮火掩护之下,撕开突破口并沿着两侧山地清剿,为坦克打开通道之后。坦克才搭载后续步兵,或是与半履带车配合,向预定目标高速突破的战术。
在所有的穿插路线上,都有半履带车或是军用吉普车搭载的步兵在前面开道,并清剿两侧山地可能会存在的日军反坦克伏击阵地。而且坦克两翼的山地上,都有步兵跟随配合。即便设置了预置反坦克伏击阵地,但是这些反坦克炮通常只有打一发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