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厨师给我发回了几张彩信:那几头养着的香猪长大了,在草地上欢腾着。

    小梁跟着小刘押车一起走,我们三人先行,这趟我坐飞机一个人先去对接地方。

    平导给我准备了一套剧组的介绍信,和一本设计精美的拍摄大纲,交待怎么和地方有关部门对接,征得他们同意与支持,并给我几个当地人的电话,说都是曾经合作过的朋友,万一有事,可以请他们帮忙。

    王作家很快把拍摄大纲拉出来了,细节部分他留在北京与平导一起完善,平导说可以照着10集拍,我说会不会少点?有二十多个点要拍。

    平导说故宫那么大,历史那么悠久,也就预计拍个十集。这可以算是第一季,如果收视率与经济效益好,也可以考虑拍续集,但假设不影响他拍剧。

    十集大纲围绕时间与空间线两条线交叉展开,时间是历史上五次中原移民潮,对应着西晋末年、唐朝“安史之乱”后、北宋末年、明朝中晚期和清中期这五个阶段,都是改朝换代的时期。

    空间线中原移民沿赣江到达石城,进入江西、福建、广东这条客家通道的线索展开,地点在石城。

    平导疑惑,为什么不选宁化、梅州等其它也是客家迁徙的重点地区开拍?

    “作为接受北方汉民族南迁的第一站,它就是石城,这不是第一季吗,等咱们团队磨合好后,后面可以接着做呀。客家移民史时间上跨了一千七百多年。有这么长的时间可以做文章。”我向平导解释。

    然后我小心地提到:片子里是不是需要演员出演?

    平导说有大量的情景再现镜头,还是需要演员的。

    我试探地问:可不可以搞个海选?

    平导惊讶地说,这不是增加工作量吗?

    按照他的做法,找学校学表演的在校生来演就可以解决。

    我说有团队操心,您拿出个方案来就行,第一轮的筛选可以在网上进行,这事让杨子和小张负责。当然也要请点著名的演员出镜,吸引眼球吧。

    平导说如果预算能通过,他倒也希望调动下资源,尽量让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来出演。

    我补充,客家民系的演员优先录用。

    为了欢送小刘和小梁,商务车选择从金融俱乐部出发,车身上已经喷上了《客家祖根》纪录片摄制组的车身广告,他俩按照300路公交的路线,将绕北京城一周转悠再出城,算是给自己打个广告,一台摄像机架在草坪上,蒙着红布,平导简要地表了个拍出精品的态度,王作家也表达了要写好本子的决心,人高马大的主摄像师大刘代表摄像组也积极配合,灯光组道具化妆组自然也不落后,最后我与平导一起,揭开那块红布,围观的众人鼓掌,算是开机了。

    除了小刘与小梁,剧组其它人坐飞机前往,我算了算他们在路上至少要跑三天,因此三天后再出发。而我需要提前到达。

    出发前,云山约我详谈二十个地点的寻找顺序。看来,他的研究又有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