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二年三月,东阿国陛下病逝,下诏令任第三子为帝。

    安平二年五月,东阿国边境偷渡夷人作乱,新帝派遣大司马前往平定叛乱,并对边境守卫进行敲打,加强边境与东阿国内之间的防守。

    安平二年八月,大司马蒋晨鸣大造舟船,准备沿边境的沔水北上,直捣难民逃来的发生地。新帝召集朝中大臣对此事进行商议,朝议以为难民人数虽然众多,但多是乌合之众。与其要一次次对那层出不穷的难民进行清缴,还不如一次性快刀斩乱麻。

    于是,新帝除了大司马外,还派遣中监军刘彦翰一起北上进行清缴。谭宇熙与李卓玉、赵云才商议后认为难民流离失所,但也不失为一股可以利用的力量,于是又给新帝上书。

    这次新帝同意了谭宇熙的看法,就传圣旨封李卓玉为边境青州的刺史,负责管理难民的事情。大司马回朝后,新帝拜大司马为镇南大将军。

    安平三年正月,李卓玉听闻新盛宗教带着教众聚集在东阿国南边闹事,于是上书给新帝调兵遣将以作准备,但蒋晨鸣告诉新帝边境是不会被突破的,于是新帝也就没当回事,导致这消息都没能够传到东阿国的京城来。

    同年夏天,新盛教集结近八万教众开始强行突破边境,同时莫离国大举进攻东阿,新帝于是派遣蒋晨鸣、刘彦翰等前往拒敌。蒋晨鸣率众将十余万大军挡在莫离国南下的必经之地,但对方却偷渡兰坪直奔京城。

    新帝与群臣商议对策,东平侯力排众议,极力主张投降。而刘彦翰愿意急行军前来请求背城一战,但新帝不同意,兵部也请求调动周边残留兵力前来守卫京城,新帝还是不同意。最终,新帝听从东平侯的建议,向包围京城的莫离国军队投降。

    新帝投降后敕令坚守边境的刘彦翰向莫离国投降,而刘彦翰假意投降莫离国将军钟辉,准备借钟辉之手诛杀此次调军大将,而后借机复兴东阿国,并写密信给新帝只需等待几天就可以。

    但因为事情泄漏,原先设下的暗钉等都被杀,李卓玉连通谭宇熙和赵云才废了足有三月,中间接通各种势力,好不容易才将刘彦翰假死救出。

    此时,新帝已经被俘,东阿国就此灭亡,彻底落为莫离国的附属地之一。

    逃离了东阿国的京城,几人现如今只能够在原本李卓玉担任过刺史的青州,隐姓埋名的暂时安稳下来。

    虽然官职不再,但是李卓玉做事一向谨慎,此刻手头上的势力到底还是保留了七七八八下来。

    大概是因为之前经历了这么一番变故,原本意气风发的一群人,此刻都有些灰头土脸的沉寂了下来。

    青州虽然之前一直都是作为边境的荒凉之地,但因为难民之事被整顿过不少次,比起其他地方,这儿也没有什么苛捐杂税要上交,百姓虽然依旧困苦,但是精神气瞧着都相对好一些。

    “放心吧,若是莫离国的朝廷真伸手往这儿来,也要好好掂量一下。比起旁的地方,我们这之前是出了不少事,但大家现在都已经练出来了,若是有难民想往这儿跑,男的都得去青州的劳役处待半年才能放行。人人都知道劳役的活不是那般好做的,再加上这里也不是多繁华,自然而然的,过来的人呢也就少了。”

    “卓玉,你不难过吗?”

    国破家亡,这一词,赵云才有生以来终于明白了它的重量。

    虽然多亏了李卓玉的反应迅速,才能够让他顺利的把自己的双亲和小家都带了过来,但是——那么多的族亲......

    赵云才的眼睛,想着想着,就渐渐泛起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