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戈日。
这是一个罗马尼亚西部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常住人口5万左右,按照李晓峰的观点,这也就是一个小镇的水平。不过在1944年3月,这个小镇子非同寻常的重要。
从胡内多阿县(相当于省)到蒂米县的主要公路从这里通过,而卢戈日还拥有铁路通向蒂米县首府蒂米什瓦拉城。乌克兰第四方面军的第38集团军从胡内多阿德瓦出发,直取卢戈日之后才能袭取蒂米什瓦拉。而攻克蒂米什瓦拉就意味着在北面攻击阿拉德的德军主力后退的半扇大门被关上了。罗马尼亚第一、第二方面军将从北面、西面向包围圈内的德军进攻,而中央第二方面军和乌克兰第四方面军将负责东面和南面。那时候包围圈中的德军将是瓮中之鳖在劫难逃。
为了实现这一战略构想,军委不仅将战略预备队中央第二方面军调到了罗马尼亚,还将军委重点建设的机械化部队近卫第一机械化军加强给了华西列夫斯基的第38集团军。
我们的老朋友老爷子赫姆斯特拉和传奇炮手尼古拉.哲列洛夫又一次登场了。他们驾驶的坦克依然是888号,但是内容却不太一样了,888号在1943年下半年进行了返厂升级,将已经达到机械寿命的发动机、变速箱统统更换。一起被替换的还有炮塔、火炮和火控设备。原先的1a10型100毫米滑膛炮被新式的1a20型滑膛炮替换,火炮的单向稳定器也被双向稳定器予以替换,还装上了测距机枪,总而言之算是全面向t-55靠拢,算是脱胎换骨了。
此时的近卫第一机械化军连编成都有所改变,所有的t-34和t-35统一被t-54/t-55系列替换,部队将不再设**重型坦克团,因为所有的坦克都变成了“重型坦克”。不光是坦克换了,机械化步兵使用的装甲车辆也被统一更换为基于第二代通用底盘设计的各种变形车辆。这么说吧,近卫第一机械化军成为了苏联第一支也是唯一一只完全实现了全面机械化的部队。刚刚完成换装没多久的他们。将在罗马尼亚展现出机械化军团的威力。
也确实是威力非凡,半个月前,近卫第一机械化军还在斯摩棱斯克附近进行换装,仅用了一个星期。该部就机动到了罗马尼亚中部的克卢日-纳波卡。然后从克卢日-纳波卡出发通过火车转运至德瓦。从德瓦开始就是纯粹的履带行军,飞快的从德军的侧翼切入抵达了卢戈日。
请注意,这一路可不仅仅是纯粹的赶路,一路上该军持续不断地遭遇德军,但每一次都迅速予以歼灭。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当然,也可以说是高射炮打蚊子,毕竟这一带德军实力不强,并不能完全展现出该军的雄姿。
而抵达卢戈日之后,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之前算是急袭或者偷袭,而卢戈日驻扎的德军相对强大,而且从这里往蒂米什瓦拉前进必然会惊动德军,为了求生德国人将会奋力抵抗不断地挣扎。
老赫姆斯特拉就回忆道:“罗马尼亚的天气、地形都糟糕透了,简直就是个粪坑。将老子们辛辛苦苦刷得干干净净的坦克变成了泥球。更糟糕的是德国人还很孬种,简直不堪一击。往往只要我们一开炮甚至看见t-54的影子就逃得无影无踪了,简直不像个男人!”
很显然,老头是对对手表现的太软弱感到不满,这个战争狂人喜欢有挑战性的任务,单方面的虐菜已经无法满足其需求了。不过这对于其他坦克手来说却是个好消息,正常人都巴不得对手越菜越没用就越好,敌人最好是望风而逃,最好是明天就攻陷柏林才好。
反正抵达卢戈日之前,近卫第一机械化军显得很轻松。哲列洛夫回忆道:“抵达卢戈日之前,我们消耗得最多的还是榴弹,敌人几乎没有什么装甲目标,连汽车都少。敌人相当一部分火炮都是靠骡马牵引。机械化程度比卫国战争爆发之前要低不少。我的主要工作就是按照步兵同志的指示去轰击敌人的碉堡或者火力点。1a20型滑膛炮在这方面比之前的1a10型滑膛炮强不少,使用同样的榴弹,1a10只能保证能够打击1000米以内的目标,哪怕它是静止的,超过这个距离榴弹就容易脱靶。而1a20使用同样的榴弹却可以比较准确的打击1500米处的目标,当然。超出这个距离精度也会大大下降,但比1a10还是强太多了。”
哲列洛夫继续回忆道:“不光是榴弹的命中精度大大提升,穿甲弹和破甲弹的精度也相当的不错,静止状态下在一千五百米内,用破甲弹攻击两米x两米五的目标,普遍能达到50%的命中率。使用初速更高的穿甲弹时,命中率还将更高。”
就像哲列洛夫所言,红军在抵达卢戈日之前,使用得更多的还是榴弹,因为德国人的装甲部队基本都在阿拉德一带,这一片后方几乎是纯步兵,偶尔还能看见一些罗马尼亚伪军的骑兵。
而攻克卢戈日之后,情况就大为不同了,迪特里希这才注意到自己的后院起火,一个强大的拥有近两千辆坦克的集团军忽然出现了他薄弱的侧翼,毫不费力的就穿插到了他的后方,切断了从南斯拉夫输送给养的交通线,这意味着俄国人正在试图包围他的部队,打一个歼灭战。
从地图上我们就能看到,在阿拉德附近全都是红军,离迪特里希最近的友军还在纳德拉克和洛夫林地区,而且这两个地区还有红军在活动,交通线路并不算十分畅通。也就是说一旦蒂米什瓦拉失守,迪特里希撤退的通道将被封闭,要么他坐以待毙,要么就只能向西撤退打通交通线后向匈牙利的塞格德撤退。
反正情况很明显,这时候迪特里希也回过神来了,他总算知道俄国人为什么会在错误的时间发动反击,这其实就是留客啊!
第一时间迪特里希就立刻给狼**发了电报,强烈的要求立刻终止春醒计划,部队立刻向西撤退。赶紧的跳出包围圈!
当然,我们都知道,希特勒是绝对不会同意的,在战争末期。这位元首对他异想天开的每一次反击行动都无比的坚信,他坚信自己的计划就跟1941年、1940年和1939年一样成功,只要按照他的奇思妙想去执行,胜利将永远属于德意志。
后来的阿登战役是这个路数,而这一次的春醒战役依然是这个路数。第一时间希特勒就拒绝了迪特里希的要求。命令这位心腹爱将坚定不移的执行既定方针,至于红军的反击,在元首看来那不过是小打小闹,根本不值得一提!
这是一个罗马尼亚西部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常住人口5万左右,按照李晓峰的观点,这也就是一个小镇的水平。不过在1944年3月,这个小镇子非同寻常的重要。
从胡内多阿县(相当于省)到蒂米县的主要公路从这里通过,而卢戈日还拥有铁路通向蒂米县首府蒂米什瓦拉城。乌克兰第四方面军的第38集团军从胡内多阿德瓦出发,直取卢戈日之后才能袭取蒂米什瓦拉。而攻克蒂米什瓦拉就意味着在北面攻击阿拉德的德军主力后退的半扇大门被关上了。罗马尼亚第一、第二方面军将从北面、西面向包围圈内的德军进攻,而中央第二方面军和乌克兰第四方面军将负责东面和南面。那时候包围圈中的德军将是瓮中之鳖在劫难逃。
为了实现这一战略构想,军委不仅将战略预备队中央第二方面军调到了罗马尼亚,还将军委重点建设的机械化部队近卫第一机械化军加强给了华西列夫斯基的第38集团军。
我们的老朋友老爷子赫姆斯特拉和传奇炮手尼古拉.哲列洛夫又一次登场了。他们驾驶的坦克依然是888号,但是内容却不太一样了,888号在1943年下半年进行了返厂升级,将已经达到机械寿命的发动机、变速箱统统更换。一起被替换的还有炮塔、火炮和火控设备。原先的1a10型100毫米滑膛炮被新式的1a20型滑膛炮替换,火炮的单向稳定器也被双向稳定器予以替换,还装上了测距机枪,总而言之算是全面向t-55靠拢,算是脱胎换骨了。
此时的近卫第一机械化军连编成都有所改变,所有的t-34和t-35统一被t-54/t-55系列替换,部队将不再设**重型坦克团,因为所有的坦克都变成了“重型坦克”。不光是坦克换了,机械化步兵使用的装甲车辆也被统一更换为基于第二代通用底盘设计的各种变形车辆。这么说吧,近卫第一机械化军成为了苏联第一支也是唯一一只完全实现了全面机械化的部队。刚刚完成换装没多久的他们。将在罗马尼亚展现出机械化军团的威力。
也确实是威力非凡,半个月前,近卫第一机械化军还在斯摩棱斯克附近进行换装,仅用了一个星期。该部就机动到了罗马尼亚中部的克卢日-纳波卡。然后从克卢日-纳波卡出发通过火车转运至德瓦。从德瓦开始就是纯粹的履带行军,飞快的从德军的侧翼切入抵达了卢戈日。
请注意,这一路可不仅仅是纯粹的赶路,一路上该军持续不断地遭遇德军,但每一次都迅速予以歼灭。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当然,也可以说是高射炮打蚊子,毕竟这一带德军实力不强,并不能完全展现出该军的雄姿。
而抵达卢戈日之后,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之前算是急袭或者偷袭,而卢戈日驻扎的德军相对强大,而且从这里往蒂米什瓦拉前进必然会惊动德军,为了求生德国人将会奋力抵抗不断地挣扎。
老赫姆斯特拉就回忆道:“罗马尼亚的天气、地形都糟糕透了,简直就是个粪坑。将老子们辛辛苦苦刷得干干净净的坦克变成了泥球。更糟糕的是德国人还很孬种,简直不堪一击。往往只要我们一开炮甚至看见t-54的影子就逃得无影无踪了,简直不像个男人!”
很显然,老头是对对手表现的太软弱感到不满,这个战争狂人喜欢有挑战性的任务,单方面的虐菜已经无法满足其需求了。不过这对于其他坦克手来说却是个好消息,正常人都巴不得对手越菜越没用就越好,敌人最好是望风而逃,最好是明天就攻陷柏林才好。
反正抵达卢戈日之前,近卫第一机械化军显得很轻松。哲列洛夫回忆道:“抵达卢戈日之前,我们消耗得最多的还是榴弹,敌人几乎没有什么装甲目标,连汽车都少。敌人相当一部分火炮都是靠骡马牵引。机械化程度比卫国战争爆发之前要低不少。我的主要工作就是按照步兵同志的指示去轰击敌人的碉堡或者火力点。1a20型滑膛炮在这方面比之前的1a10型滑膛炮强不少,使用同样的榴弹,1a10只能保证能够打击1000米以内的目标,哪怕它是静止的,超过这个距离榴弹就容易脱靶。而1a20使用同样的榴弹却可以比较准确的打击1500米处的目标,当然。超出这个距离精度也会大大下降,但比1a10还是强太多了。”
哲列洛夫继续回忆道:“不光是榴弹的命中精度大大提升,穿甲弹和破甲弹的精度也相当的不错,静止状态下在一千五百米内,用破甲弹攻击两米x两米五的目标,普遍能达到50%的命中率。使用初速更高的穿甲弹时,命中率还将更高。”
就像哲列洛夫所言,红军在抵达卢戈日之前,使用得更多的还是榴弹,因为德国人的装甲部队基本都在阿拉德一带,这一片后方几乎是纯步兵,偶尔还能看见一些罗马尼亚伪军的骑兵。
而攻克卢戈日之后,情况就大为不同了,迪特里希这才注意到自己的后院起火,一个强大的拥有近两千辆坦克的集团军忽然出现了他薄弱的侧翼,毫不费力的就穿插到了他的后方,切断了从南斯拉夫输送给养的交通线,这意味着俄国人正在试图包围他的部队,打一个歼灭战。
从地图上我们就能看到,在阿拉德附近全都是红军,离迪特里希最近的友军还在纳德拉克和洛夫林地区,而且这两个地区还有红军在活动,交通线路并不算十分畅通。也就是说一旦蒂米什瓦拉失守,迪特里希撤退的通道将被封闭,要么他坐以待毙,要么就只能向西撤退打通交通线后向匈牙利的塞格德撤退。
反正情况很明显,这时候迪特里希也回过神来了,他总算知道俄国人为什么会在错误的时间发动反击,这其实就是留客啊!
第一时间迪特里希就立刻给狼**发了电报,强烈的要求立刻终止春醒计划,部队立刻向西撤退。赶紧的跳出包围圈!
当然,我们都知道,希特勒是绝对不会同意的,在战争末期。这位元首对他异想天开的每一次反击行动都无比的坚信,他坚信自己的计划就跟1941年、1940年和1939年一样成功,只要按照他的奇思妙想去执行,胜利将永远属于德意志。
后来的阿登战役是这个路数,而这一次的春醒战役依然是这个路数。第一时间希特勒就拒绝了迪特里希的要求。命令这位心腹爱将坚定不移的执行既定方针,至于红军的反击,在元首看来那不过是小打小闹,根本不值得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