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让李晓峰最不能接受的也是这一点,12.7毫米机枪的威力还是太小了,与其在战争后期再换一次,不如一步到位。他认为接下来红军至少要装备14.5毫米级别的航空机枪,最好是装备20毫米级别的航炮。
而且李晓峰的要求不是一般的高。规定这种新武器射速不得低于1500rp,重量不得大于100公斤。而就是这两个变态的要求让红军著名的武器设计师们发愁了。
比如红军历史上广泛使用的shvak20毫米航炮,重量大约是45公斤左右,但是射速却只有700到800rp的样子。而贝雷金在ub机枪上放大设计的b20航炮重25公斤算是相当优秀,但是射速也只有700到800rp,除非是两门并联才能满足李晓峰的要求。至于现在装在伊尔2上的vya航炮,威力是足够了(x152弹),但是射速完全不够。而且其后坐力实在太大,不适合战斗机和轰炸机使用。
哪怕是仅仅赶上了二战尾巴的ns,也不能满足李晓峰变态要求,甚至是ns的改进版nr一样不达标。恐怕真正能让李晓峰满意的只有gsh了。
为此,红军的轻武器设计师们是同李晓峰据理力争,纷纷强调某人的要求实在太变态,也根本没办法完成。但是李晓峰却不信这个邪,强硬的表态,这些技术指标必须被实现,不准有分毫的折扣!
那么李晓峰为什么如此的强硬呢?原因很简单,在他看来,这些设计师还窝在shkas和ub机枪的框框里打转转,以传统的自动原理,比如枪管短后座的方式,射速根本就不可能上去。
要想提高射速,就必须从根子上想办法,比如用加特林或者加斯特原理。而这两者根本就不是啥大问题,前者已经通过ak630在红海军服役,而后者德国人也先拔头筹。只要这些设计师打开眼界,设计出让李晓峰满意的武器根本不是啥大问题。
恐怕这些设计师不愿意这么做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觉得传统自动方式的航炮就能满足要求,并不要大动干戈的另起炉灶。可惜的是,他们撞上了李晓峰,不得不迈出了这一步。
很快,设计师们就基于加特林和加斯特两种原理提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其中射速最慢的也在1200rp左右。反正射速已经不成问题,唯一困扰着空军的就是采用哪种口径了。
前面说过了,红军的航炮口径可是相当的复杂,有20毫米、毫米,甚至后期还有37毫米和45毫米的怪胎。其中毫米的又分成两种,一种是x152,而另一种则是x115。而且李晓峰之前说了,14.5毫米口径也在考虑之列,也就是说,参与这一轮航炮竞争的实际上有三种口径。
其中,x152弹药很快就被排除,这玩意儿威力是大,但后座和重量也不太能接受,还是让伊尔2继续用它去轰德国坦克装甲车吧。真正的竞争实际上就在x115、14.5x114和20x99r之间展开。
说起来也是好笑,前面两种口径截然不同的弹药实际上是系出同源,x115弹药毛子就是拿14.5的弹壳扩口。然后装了个毫米的弹头。奇葩吧?不过倒也是管用。唯一的问题就是。x115初速不够。弹道比较弯曲(没办法,火药推力不够)。
李晓峰对蛋疼的x115并不满意,但是跟20x99r相比,似乎是毫米的发展潜力更大,于是先淘汰20毫米口径。接下来在两位同胞兄弟之间的pk中,那真心是难分仲伯,毫米的弹头威力更大,但是14.5毫米的初速高精度更好。反正比来比去,似乎是难分仲伯。
无奈之下,毛子又一次偷懒了,既然难分伯仲,那就同时上马吧!于是乎两种口径的“航炮”同时开搞,当然,红军也做出了具体的要求,14.5毫米的主要用于取代shkas机枪,要求射速足够高,最好是能达到原来shkas的水准。而毫米的则用于取代ub机枪。射速可以稍低,但是必须控制重量。
很快设计师们就提出了好几个不同方案。几乎每个口径都至少拿出了四个方案,经过详细的对比之后,加特林方案更受空军高层的喜爱。很快和ns(不是那个老版的,但设计师还是那两位)就诞生了。
其中射速高达2000发每分钟,而全炮重量也被控制在40公斤的水平上。而ns射速则更高,可以从250rp到3000rp之间调节,全炮重65公斤。
当然这还不是全部,因为当时选型落马的毫米三管加特林机枪后来被李晓峰看中,将其口径改为7.62毫米之后,广泛装备在红军的通用直升机上作为支援武器使用。
从1942年7月开始,刚刚走出国家测试场没多久的就被图3、佩8飞行员急不可耐的装上了飞机,原因无他,在卫国战争的第一年中,四发轰炸机正面火力过于单薄的缺点被德国飞行员发现,频频采取迎头攻击战术,让红军飞行员无法招架。
而两千发的射速以及比12.7毫米弹药更强的威力让红军飞行员十分满意,载极短的时间内,机头机枪手可以向德国战斗机倾泻更多的弹雨。在被普及之后,德军很快就放弃了继续对红军四发轰炸机使用迎头攻击战术,因为那是得不偿失的。反而是在美国加入战中之后,当火力单薄的b17、b24在白天大摇大摆的跑到德军面前时,那是好一通吊打。
至于红军更强的ns,那更是神器一样的存在,当雅克3、雅克9、拉5、拉7装备该炮之后,一度打得德国战斗机屁滚尿流,至于德国的轰炸机飞行员,更是对ns恐惧不已,因为平均四发毫米炮弹就能将其彻底摧毁,而换成12.7毫米机枪那得上百发。
而且李晓峰的要求不是一般的高。规定这种新武器射速不得低于1500rp,重量不得大于100公斤。而就是这两个变态的要求让红军著名的武器设计师们发愁了。
比如红军历史上广泛使用的shvak20毫米航炮,重量大约是45公斤左右,但是射速却只有700到800rp的样子。而贝雷金在ub机枪上放大设计的b20航炮重25公斤算是相当优秀,但是射速也只有700到800rp,除非是两门并联才能满足李晓峰的要求。至于现在装在伊尔2上的vya航炮,威力是足够了(x152弹),但是射速完全不够。而且其后坐力实在太大,不适合战斗机和轰炸机使用。
哪怕是仅仅赶上了二战尾巴的ns,也不能满足李晓峰变态要求,甚至是ns的改进版nr一样不达标。恐怕真正能让李晓峰满意的只有gsh了。
为此,红军的轻武器设计师们是同李晓峰据理力争,纷纷强调某人的要求实在太变态,也根本没办法完成。但是李晓峰却不信这个邪,强硬的表态,这些技术指标必须被实现,不准有分毫的折扣!
那么李晓峰为什么如此的强硬呢?原因很简单,在他看来,这些设计师还窝在shkas和ub机枪的框框里打转转,以传统的自动原理,比如枪管短后座的方式,射速根本就不可能上去。
要想提高射速,就必须从根子上想办法,比如用加特林或者加斯特原理。而这两者根本就不是啥大问题,前者已经通过ak630在红海军服役,而后者德国人也先拔头筹。只要这些设计师打开眼界,设计出让李晓峰满意的武器根本不是啥大问题。
恐怕这些设计师不愿意这么做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觉得传统自动方式的航炮就能满足要求,并不要大动干戈的另起炉灶。可惜的是,他们撞上了李晓峰,不得不迈出了这一步。
很快,设计师们就基于加特林和加斯特两种原理提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其中射速最慢的也在1200rp左右。反正射速已经不成问题,唯一困扰着空军的就是采用哪种口径了。
前面说过了,红军的航炮口径可是相当的复杂,有20毫米、毫米,甚至后期还有37毫米和45毫米的怪胎。其中毫米的又分成两种,一种是x152,而另一种则是x115。而且李晓峰之前说了,14.5毫米口径也在考虑之列,也就是说,参与这一轮航炮竞争的实际上有三种口径。
其中,x152弹药很快就被排除,这玩意儿威力是大,但后座和重量也不太能接受,还是让伊尔2继续用它去轰德国坦克装甲车吧。真正的竞争实际上就在x115、14.5x114和20x99r之间展开。
说起来也是好笑,前面两种口径截然不同的弹药实际上是系出同源,x115弹药毛子就是拿14.5的弹壳扩口。然后装了个毫米的弹头。奇葩吧?不过倒也是管用。唯一的问题就是。x115初速不够。弹道比较弯曲(没办法,火药推力不够)。
李晓峰对蛋疼的x115并不满意,但是跟20x99r相比,似乎是毫米的发展潜力更大,于是先淘汰20毫米口径。接下来在两位同胞兄弟之间的pk中,那真心是难分仲伯,毫米的弹头威力更大,但是14.5毫米的初速高精度更好。反正比来比去,似乎是难分仲伯。
无奈之下,毛子又一次偷懒了,既然难分伯仲,那就同时上马吧!于是乎两种口径的“航炮”同时开搞,当然,红军也做出了具体的要求,14.5毫米的主要用于取代shkas机枪,要求射速足够高,最好是能达到原来shkas的水准。而毫米的则用于取代ub机枪。射速可以稍低,但是必须控制重量。
很快设计师们就提出了好几个不同方案。几乎每个口径都至少拿出了四个方案,经过详细的对比之后,加特林方案更受空军高层的喜爱。很快和ns(不是那个老版的,但设计师还是那两位)就诞生了。
其中射速高达2000发每分钟,而全炮重量也被控制在40公斤的水平上。而ns射速则更高,可以从250rp到3000rp之间调节,全炮重65公斤。
当然这还不是全部,因为当时选型落马的毫米三管加特林机枪后来被李晓峰看中,将其口径改为7.62毫米之后,广泛装备在红军的通用直升机上作为支援武器使用。
从1942年7月开始,刚刚走出国家测试场没多久的就被图3、佩8飞行员急不可耐的装上了飞机,原因无他,在卫国战争的第一年中,四发轰炸机正面火力过于单薄的缺点被德国飞行员发现,频频采取迎头攻击战术,让红军飞行员无法招架。
而两千发的射速以及比12.7毫米弹药更强的威力让红军飞行员十分满意,载极短的时间内,机头机枪手可以向德国战斗机倾泻更多的弹雨。在被普及之后,德军很快就放弃了继续对红军四发轰炸机使用迎头攻击战术,因为那是得不偿失的。反而是在美国加入战中之后,当火力单薄的b17、b24在白天大摇大摆的跑到德军面前时,那是好一通吊打。
至于红军更强的ns,那更是神器一样的存在,当雅克3、雅克9、拉5、拉7装备该炮之后,一度打得德国战斗机屁滚尿流,至于德国的轰炸机飞行员,更是对ns恐惧不已,因为平均四发毫米炮弹就能将其彻底摧毁,而换成12.7毫米机枪那得上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