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后,浩浩荡荡的骑兵队伍从阳关而出,目标正是直指安息军的最前沿蒲昌海。这次霍光以东方胜和高邮为先锋,让他们的骑兵直接对抗安息铁甲骑兵,而他的四周便是李陵、白政还有霍棠等人,至于赵破奴等人则被留在了两关驻守。
十万河西中军的左翼是虚陀靡带领的三万乌孙骑兵,而右翼则是北匈奴女王手下的第一大将苟廉所率领的五万匈奴骑兵。
因为苏拉东征,安息帝国西线战事又起,原本欧洛巴佐在西域的二十五万大军,又被迫撤走了十万。现在欧洛巴佐的东征军团,数量上已经劣于霍光的军队了。
蒲昌海东北部,这里有由石膏泥和盐碱构成地貌,盐晶反着着阳光,形成点点银光,似鳞似甲,远远望去就犹如一条条在沙海中游弋的白龙。而欧洛巴佐便将战场选在了这片被称为白龙堆的银白大地之上。
这是一场注定会被铭刻史册的战役,厮杀在这片银白大地上足足持续了三天三夜。汉阳钢这种新制武器第一次出现在了战场上,它那优良的材质和领先时代的锻造技术,将锋利与坚固的武器特性发挥到了极致。
安阳国的骑兵第一次在战场上与安息铁甲骑兵正面交锋而不落下风。而失去了铁甲骑兵的决定性作用,安息那些弓骑兵和仆从军根本无法挡住霍光大军。三日之后银白的白龙堆已经被鲜血全部染红,遍地散落着尸体和破损的兵器铠甲。这一战双方投入的兵力加起来超过了三十万,而双方战损的人数也达到了近十万。无论是参战规模还是阵亡人数,这一战都成为了古往今来的经典战役。
而这一场堪称经典的战役,他真正的经典所在还不是人数和规模。而是因为这是一场真正意义的正面决战,没有太多的谋略,完全是骑兵的正面冲锋,同时配合两翼的争夺,有弓箭方阵的远程压制,有弩车的远程齐射。这是一场完全依靠实力和战争科技的正面对决,无数的骑兵阵型,变化多端的小范围战术,都在这场战役中被淋漓尽致的运用出来,其中大量的战术运用,俨然教科书一般的被流传到后世。
这是一场准备了数年,耗费了无数战略物资的战役。当欧洛巴佐上万铁甲骑兵被歼灭,近五万弓骑兵和仆从军被消灭后,他知道战争的天平已经倾向了霍光。帝国首相欧洛巴佐无奈的下达了西撤的命令,将已经统治了两年的西域再次让给了霍光。
而这一战霍光麾下那一万装备了汉阳钢武器和轻甲的精锐也阵亡了大半,同时那些优良的武器,也依然有近半出现了破损,毕竟再精良的武器和盔甲,依然没有脱离冷兵器的范畴,高强度的使用依然无法避免损坏。
除此之外霍光的十八万骑兵中,也有高达四万的阵亡,虽然其中有两万多都是北匈奴和乌孙的骑兵,但这也让霍光心疼了很久。
战争从来都是残酷的,即便准备再充分,也必然会付出代价。十万人埋骨在白龙堆,让这里也成为了后世著名的恐怖之地,甚至两千多年后的冒险者,还对外宣称在这里会听到仿佛远古战场传来的喊杀声和冤魂哀嚎的恐怖声音。
在白龙堆之战几日后,霍光带着大军浩浩荡荡的开始了收复西域的征途。这应该算是他第二次征服西域了,不过这一次与几年前白政那种征服的方式有些不同。这一次霍光还下达了另外一个命令,便是将沿途所征服的西域诸国文字典籍全部销毁,甚至开始强行推行改服易语的政策。
原本西域大地上璀璨如群星的异域文化被霍光全部野蛮的毁去,那些铭刻于建筑之上的文字图案也全部被刮掉,连那些刻有文字的器皿,都被回炉重铸,或者直接毁去。三月之内所有西域之民全部将原本的服饰更改,换成了大汉样式的交领衣裳,同时要求一年之后所有人只能使用汉语。
这是一场野蛮的文化毁灭,但是却又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文化入侵。大量的霍氏族学弟子被派往了西域,他们在管理这些地方的同时,更将汉人文字和语言野蛮的灌输到了西域大地上。
这种野蛮的方式自然引来了西域诸国原住民的反抗,不过西域在经历了第一次白政的攻伐后,又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遭受了安息帝国的奴役,这里已经人口锐减,甚至许多普通人都开始麻木了起来。这样的情况反倒让霍光的文化变革推行的并不困,在人头滚滚的震慑下,这片已经焦灼的大地上,麻木的人们也开始麻木的接受着不一样的文化灌输。
就在白龙堆战役结束后,东方朔也带着五万河西步卒来到了武威郡,与他同来的还有安阳王太子霍安。
河水西岸如今已经被营帐布满,连绵十余里,仿佛一道屏障阻隔着河水。而在河水的东岸,同样遍布着十余里的营帐,那是大汉镇军将军扬武侯王元祐麾下的扬武军。就在东方朔和霍安到达河水西岸后的第二天,这位扬武侯也从长安抵达了这里,此刻正大刀金马的坐在中军大帐之中。
“将军,安阳国太子和苍梧君东方朔出现在河水西岸了,像是在观察我军的营帐。”扬武军中一个校尉模样的军官走入中军大帐,单膝跪在扬武侯身前禀报。
这支军队是王元祐一手带出来的,不久前皇帝刘进更是给这支军队赐名扬武军。而这支军队的统帅王元祐,也喜欢让手下的军官和士兵称呼他将军而不是侯爷。
“那本将也应该去见见他们了!”王元祐身形一动,身上铠甲咔嚓作响,他只是随意的起身,却彷如山岳隆起一般厚重。
十万河西中军的左翼是虚陀靡带领的三万乌孙骑兵,而右翼则是北匈奴女王手下的第一大将苟廉所率领的五万匈奴骑兵。
因为苏拉东征,安息帝国西线战事又起,原本欧洛巴佐在西域的二十五万大军,又被迫撤走了十万。现在欧洛巴佐的东征军团,数量上已经劣于霍光的军队了。
蒲昌海东北部,这里有由石膏泥和盐碱构成地貌,盐晶反着着阳光,形成点点银光,似鳞似甲,远远望去就犹如一条条在沙海中游弋的白龙。而欧洛巴佐便将战场选在了这片被称为白龙堆的银白大地之上。
这是一场注定会被铭刻史册的战役,厮杀在这片银白大地上足足持续了三天三夜。汉阳钢这种新制武器第一次出现在了战场上,它那优良的材质和领先时代的锻造技术,将锋利与坚固的武器特性发挥到了极致。
安阳国的骑兵第一次在战场上与安息铁甲骑兵正面交锋而不落下风。而失去了铁甲骑兵的决定性作用,安息那些弓骑兵和仆从军根本无法挡住霍光大军。三日之后银白的白龙堆已经被鲜血全部染红,遍地散落着尸体和破损的兵器铠甲。这一战双方投入的兵力加起来超过了三十万,而双方战损的人数也达到了近十万。无论是参战规模还是阵亡人数,这一战都成为了古往今来的经典战役。
而这一场堪称经典的战役,他真正的经典所在还不是人数和规模。而是因为这是一场真正意义的正面决战,没有太多的谋略,完全是骑兵的正面冲锋,同时配合两翼的争夺,有弓箭方阵的远程压制,有弩车的远程齐射。这是一场完全依靠实力和战争科技的正面对决,无数的骑兵阵型,变化多端的小范围战术,都在这场战役中被淋漓尽致的运用出来,其中大量的战术运用,俨然教科书一般的被流传到后世。
这是一场准备了数年,耗费了无数战略物资的战役。当欧洛巴佐上万铁甲骑兵被歼灭,近五万弓骑兵和仆从军被消灭后,他知道战争的天平已经倾向了霍光。帝国首相欧洛巴佐无奈的下达了西撤的命令,将已经统治了两年的西域再次让给了霍光。
而这一战霍光麾下那一万装备了汉阳钢武器和轻甲的精锐也阵亡了大半,同时那些优良的武器,也依然有近半出现了破损,毕竟再精良的武器和盔甲,依然没有脱离冷兵器的范畴,高强度的使用依然无法避免损坏。
除此之外霍光的十八万骑兵中,也有高达四万的阵亡,虽然其中有两万多都是北匈奴和乌孙的骑兵,但这也让霍光心疼了很久。
战争从来都是残酷的,即便准备再充分,也必然会付出代价。十万人埋骨在白龙堆,让这里也成为了后世著名的恐怖之地,甚至两千多年后的冒险者,还对外宣称在这里会听到仿佛远古战场传来的喊杀声和冤魂哀嚎的恐怖声音。
在白龙堆之战几日后,霍光带着大军浩浩荡荡的开始了收复西域的征途。这应该算是他第二次征服西域了,不过这一次与几年前白政那种征服的方式有些不同。这一次霍光还下达了另外一个命令,便是将沿途所征服的西域诸国文字典籍全部销毁,甚至开始强行推行改服易语的政策。
原本西域大地上璀璨如群星的异域文化被霍光全部野蛮的毁去,那些铭刻于建筑之上的文字图案也全部被刮掉,连那些刻有文字的器皿,都被回炉重铸,或者直接毁去。三月之内所有西域之民全部将原本的服饰更改,换成了大汉样式的交领衣裳,同时要求一年之后所有人只能使用汉语。
这是一场野蛮的文化毁灭,但是却又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文化入侵。大量的霍氏族学弟子被派往了西域,他们在管理这些地方的同时,更将汉人文字和语言野蛮的灌输到了西域大地上。
这种野蛮的方式自然引来了西域诸国原住民的反抗,不过西域在经历了第一次白政的攻伐后,又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遭受了安息帝国的奴役,这里已经人口锐减,甚至许多普通人都开始麻木了起来。这样的情况反倒让霍光的文化变革推行的并不困,在人头滚滚的震慑下,这片已经焦灼的大地上,麻木的人们也开始麻木的接受着不一样的文化灌输。
就在白龙堆战役结束后,东方朔也带着五万河西步卒来到了武威郡,与他同来的还有安阳王太子霍安。
河水西岸如今已经被营帐布满,连绵十余里,仿佛一道屏障阻隔着河水。而在河水的东岸,同样遍布着十余里的营帐,那是大汉镇军将军扬武侯王元祐麾下的扬武军。就在东方朔和霍安到达河水西岸后的第二天,这位扬武侯也从长安抵达了这里,此刻正大刀金马的坐在中军大帐之中。
“将军,安阳国太子和苍梧君东方朔出现在河水西岸了,像是在观察我军的营帐。”扬武军中一个校尉模样的军官走入中军大帐,单膝跪在扬武侯身前禀报。
这支军队是王元祐一手带出来的,不久前皇帝刘进更是给这支军队赐名扬武军。而这支军队的统帅王元祐,也喜欢让手下的军官和士兵称呼他将军而不是侯爷。
“那本将也应该去见见他们了!”王元祐身形一动,身上铠甲咔嚓作响,他只是随意的起身,却彷如山岳隆起一般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