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该来的迟早要来,嘿嘿,太平教并非弱者,难道咱们西北的健儿就是软蛋?我倒要看看尤道方这帮人能玩出多大的把戏来。”

    秦暮嘴角露出神秘的笑容,抖了抖衣衫,“好了,我要去书房了,青青,你去通知梁启明署长,还有康建国(德川警备师团师团长)、宋天雄到我这儿来。

    为了应对即将爆发的战事,秦暮决定先行赶赴丽山郡坐镇,他将其他事务完全交给了梁启明和苏秦,并委托康建国和宋天雄二人负责守卫德川,两个师团同时兼作丽山战局的预备队,以随时应付丽山局势的变化。

    苏秦是在秦暮离开的头一天回到德川的,关于西斯罗方面的谈判并不出秦暮的意料,并没有多大进展,西斯罗人仅仅是同意了不采取敌对行动,但对秦暮控制丽山郡的合法性不予认可,同时就甘兰要塞的地位问题双方相持不下,西斯罗一方坚持要求秦暮一方承认甘兰要塞的特殊性,要求西北公开承认甘兰要塞独立性,属于西斯罗帝国的特别控制区,这一点也是秦暮无法容忍的,但双方都同意在继续进行商谈,能够达到这种程度也算差强人意。

    对莫特人的访问却取得令人满意的实效,莫特人高层同意继续大量供应西北优良战马,西北一方同意向莫特人大量提供包括武器在内的优质铁器,西北一方保证莫特人的茶叶、食盐以及其他日常生活物资的供应,并签定了秘密协定,协议规定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在受到外来敌人的进攻时,另一方须得尽自己一切包括武力在内的力量予以帮助。

    这一外交成果令秦暮欣喜若狂,这也是促使秦暮毅然前往丽山郡的主要原因。

    莫特人原本在去年已经与宿敌西斯罗人的关系大大改善。双方在许多方面已经达成了多项协议,但近期双方在一个问题上出现了重大分歧。由于莫特人属于游牧民族,境内几乎没有铁制成品的来源,基本上完全依靠外来商队的输入,以往的输入渠道主要是来源丽山郡,另外也辗转从西域诸国输入一部分。价格都比较昂贵,所以始终无法得到满足。

    在与西斯罗帝国关系好转后,莫特人的高层也向西斯罗帝国提出放开铁器的交易。在这一点上西斯罗帝国高层始终存有疑虑,莫特人提出的要求主要是对武器方面的放开,要求获得大批优良武器和盔甲,这让西斯罗人更感到担心,他们担心莫特人在获得大批的优良武器后战斗力会大量提高,有可能对西斯罗帝国的西部地区形成严重威胁,一旦双方关系再度恶化。那么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莫特骑兵无疑又成了西斯罗人的恶梦。

    对此,西斯罗人始终没有松口,只答应对民用类铁器适度放开,答应每年向莫特人输入一定数额的武器。对于西斯罗人的态度莫特人极为不满,多次要求西斯罗人改变态度,重新考虑自己一放的要求但始终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而恰巧此时丽山收复战打响,一直到秦暮一方完全控制住丽山郡。为了应对来自北方的威胁,丽山对外商业贸易因此一直处于中断状态。莫特人境内的铁器价格急剧上扬,武器更是有价无市,这也引起了莫特人的极大不安。

    而苏秦的出访正好处于这个关键时刻,双方一拍即合,在得到苏秦保证平价供应,并保证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双方才有了这一个密约。当然苏秦在莫特人上层贵族中的银弹外交也起很大的作用,让那些本来就对西斯罗人耿耿于怀的军事贵族更是喜笑颜开,都觉得西北是莫特人真正的朋友,苏秦也与其中几个在族中拥有相当发言权的贵族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

    这一外交成果极大的化解了西斯罗帝国对丽山郡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威胁,在这个关键时候起到的作用甚至相当于两个主力师团的作用也不为过。有了莫特人在侧面的策应,西斯罗人要想南下对西北不利,首先就要考虑来自侧翼的威胁,莫特人来去如风的铁骑让可能南下的西斯罗军队不得不随时考虑好自己的后路问题。

    对西域诸国的访问苏秦颇有选择,他重点访问了高昌国和乌孙国,对其他三国则只是泛泛而过。

    高昌国与西北接壤,国力薄弱,苏秦的到访很得高昌国高层的重视,国王、首相以及王储均出面会见了苏秦,苏秦也向他们保证只要他们不作不利于西北和北楼兰的行为,他代表秦暮承诺保证高昌国的领土完整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至于乌孙国,苏秦也受到了才登基不久的国王的接见,苏秦代表秦暮保证支持对方,对方也承诺绝不一任何形式作不利于秦暮一方的行动。

    在出发之前,秦暮接到了坐镇北楼兰的诸葛放的信件,他在信件中建议鉴于目前东方的严峻形势,可以考虑将西北郡的警备师团收编为正规陆军,让其随秦暮一起前往丽山郡,作为驻扎在丽山郡的东进集群的预备队。

    秦暮接受了诸葛放的提议,原本他就有此想法,前期视察西北郡的目的也就是检阅西北郡警备师团的战斗力,本想到丽山郡后在视情况而定,干脆就立即做了决定。在前往丽山郡的途中,命令也发往西北郡,将西北郡警备师团更名为西北独立第三步兵师团,并命令它立即开赴丽山郡,另外要求西北郡立即在预备役人员中筹建警备部队以接替离开部队的任务。

    就在帝国西边各方厉兵秣马,形势一触即发的时候,远在几千里之遥的帝国东边的大东洋上也是一遍繁忙景像。

    一艘规模并不亚于帝国大型军船的巨船早已在数十艘巡逻小艇的保护下开始在矶板港的外海——亚罗湾进行海战演练,而与此同时,矶板港的禁区——军用船坞上,四艘同一类型的巨船正在加班加点的赶造,工匠们挥汗如雨,四周警戒森严。在相距矶板城约三百海里的四鹿岛另一大港——保和港的船坞上,同样的三艘巨船也在严密保护下日以继夜的赶工。(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