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一个个的,心中不淡定了,但嘴上还要恭喜。

    “恭喜杨知县了!”

    “令郎文采出众,令人佩服!”

    “长江后浪推前浪。杨公子这首诗的水平,已超出我不知几许,惭愧啊!”

    “不错,依我之见,杨公子有魁首之资……”

    ……

    即使是千秋书院的赵山长,尤擅诗词的寇主薄,此刻也不太自信了。

    毕竟,作诗这玩意儿,除了天赋、经验,还非常看状态——灵感来了,超常发挥,吊打‘老前辈’也不是不可能之事。

    “哈哈!”

    杨慎行看着这群坐蜡的‘老油条’,脸上的笑意掩饰不住,谦虚摆手道:“魁首却也未必,犬子年轻,还要各位手下留情。”

    “杨知县这说的哪里话?我自认才华不如令郎,也不如各位上官,就拿出‘拙作’,来个抛砖引玉吧!”

    一个衙门文吏,自知‘诗会魁首’已无希望,便卖了个好,起身站出来。

    ……

    接下来,这群年长的‘前辈’,也纷纷递交诗词,送到苏木这里,以【文鉴】鉴定。

    这些人的诗词,比之前明显高出一筹,清一色三四尺的文气。

    其中。

    杨慎行一手《咏七夕》,得了五尺清光的异象。

    寇主薄以‘素有诗才’,所做之诗,清光更是五尺有余。

    千秋书院的赵山长,诗词投入【文鉴】,更是涌起将近六尺清光,只比之前的杨昭弱了一丝。

    在场之人,纷纷为其叹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