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在威远侯走后,后宫里各处的嫔妃也都以关切皇帝的名义,一窝蜂的拥到了乾清宫外。

    好在谢晞和曹守礼早有了布置,司礼监的太监们拿方栾暂时还没法子,但对付这些长居于后宫的嫔妃绰绰有余。

    那些嫔妃们见守在门口的是东厂的人,个个都是噤若寒蝉,就连平日里最嚣张的唐庄妃,也是向张固问了几句话就匆匆离去。

    后宫里难得出现了极其和谐的场面,但前朝的纷争却愈演愈烈。

    第二日一早的早朝上,出现了正兴一朝最为热闹的一幕。

    往日里文武百官互成派系,各自抱团,这一次却极有默契地将矛头对准了两个人——内阁首辅刘庆元和工部尚书骆休。

    内阁首辅刘庆元一向是坚定的立嫡党,往日里被奉为文臣领袖,这一次竟无端地遭了弹劾。

    刘庆元被弹劾的原因极其简单,尸位素餐,放任朋党。

    工部尚书骆休受到的攻击更为猛烈,督察院的御史李竹文在上一次参奏无果之后,又纠集了两名御史,当堂参奏骆休贪污受贿、公为私用。

    在大衍一朝,文臣之间的参奏很少拿贪污来做文章。

    原因也是很简单,太祖时定下的俸禄过低,多数官员的俸禄也勉强够糊口而已。

    一个四品官员每年的俸禄也仅仅够一家四口的开销,若是没有一些额外收入,根本就没法支撑官员的体面。

    更不要说这几年,朝廷国库紧张,每年的俸禄都不能足额发放,大多数的官员,靠的就是俸禄以外的收入。

    虽说是众人皆知的秘密,毕竟不可为外人道。

    再说,别人身上不干净,自己身上也好不到哪里去,这就等于自己参奏自己,没有那个御史会傻的用这条罪名。

    这个李竹文是个例外,他先是当了三年的清水翰林,又在外任当了两年的学政,根本不知道这些官场例制。

    他这次的参奏一出,朝会上的官员皆是神情尴尬。

    左都御史陶然在心里暗骂起了李竹文,他昨晚派人给李竹文捎了口信,让他今日准备好参奏骆休的奏章。

    选择李竹文,自然是这个人和各个派系没什么利益瓜葛。他参奏出来的奏本,在旁人看来,稍微有些说服力。

    时间赶得紧急,陶然也没有空去看李竹文参奏的内容,反正也就是找个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