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公,我军已经兵围襄阳十四天了,这般僵持下去,恐耗不过敌人啊……”

    中军大帐,看着半跪在面前的三位大将军厉天闰、司行方和庞万春,方腊微微有些恍惚。

    是啊,不知不觉间,都十四天了。

    按照正常的攻城战,如果十天半月内猛攻不下一座城池,那么接下来就会转为僵持阶段,一月两月三月,乃至半年一年,都是寻常,非得耗得对方粮草断绝为止。

    所以宋军以前守城时,往往以十日、最长半月为一条标准线,只要超过这条线,敌军就会知难而退,我军便可获得一场辉煌的胜利,拉高大宋对外战争的胜率。

    但襄阳城显然属于例外。

    如今半个月过去了,方腊军队甚至没有进行一场正式的进攻。

    一方面是他们的攻城器械确实不够,正在加班加点地打造,在护城河的一侧也开始修筑高塔;

    另一方面也是知兵的人都很清楚,以如今己方的配备,隔着这条比汴京宽三倍的护城河进击,基本是白白伤亡,白费力气。

    所以诱敌出城,成为了默许的战术,之前方腊以身做饵,军中将领还很慌,生怕到时候厮杀起来,伤了圣公,他们百死莫辞。

    随着对方紧闭城门的时间越来越长,他们也很慌,生怕对方就真的一直坚守下去,彻底无视了外面的圣公。

    而只是慌,没有乱,还是因为方腊每日以一副胸有成竹的姿态巡视军营,再加上军粮暂时充足,否则底层士兵恐怕都要出问题。

    但凡御驾亲征,君主的镇定自若是相当重要的,他们无疑有一个好的领袖,可这也不能当饭吃,照这么下去,何时是个头啊?

    因此不单单是指出问题,厉天闰还给了具体的战术:“圣公,末将以为,我等当佯装撤军,引诱襄阳城内守军来追,亦或是撤离大军,只留小股精锐,与对方周旋!”

    司行方附议:“我等大军在此,燕军坚守城池,还可以说是精通战术,然大军撤离,只留小股部队,对方如果都不敢出来剿灭,那就是心怯了,到时候就能让襄汉百姓看看,谁才是有勇气保护他们的军队!”

    擅长神射的庞万春更是道:“末将愿领三千在此,与燕军周旋,若不斩燕将首级,誓不回江陵!”

    对于三位大将的策略,方腊已经明白,其实就是认输撤退,但还要别别扭扭地找回一些体面,不至于输得太难看,所以得留下杀伤些敌人,回去好向荆湖人交差。

    平心而论,若不是“佐命”的出现让明尊教倾巢出动,方腊在坚持了这半月后,很可能也会采取这种窝囊但理智的方法。

    相比起一直耗在襄阳,最后山穷水尽再无力退走,途中将士说不定还会哗变,这已经是一个相当稳妥的法子了。

    但现在,他要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