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韶没有马上离京远走辽河口,这个军中宣政使到底是何职能,需如何发挥效用,不是简单说说就能了事的。

    包括唐奕也一样,说是“政委”,可是政委到底要干什么,精确到每一个细节却也是一知半解,要他与王韶一同琢磨、研究。

    不过,好在唐奕长年与阎王营、涯州军为伍,对军中之事了解甚多,而王韶也是熟读兵书之辈,不算是门外汉。

    二人既是摸着石头过河,又算是为以后武院培养各军宣政使打下基石。

    是以,等王子纯北上辽河口和杨怀玉搭伙儿的时候,已经是两个多月之后的事情了。

    ......

    在此期间,王韶几乎每天都与唐奕一同讨论研究,结合大宋的实际情况,还真就弄出了一套宣政使的章程。

    当然,这两个月,朝廷也没闲着。

    第一件,就是五月中,黄河汛情再次告急,水势之凶,比之嘉佑二年后那次犹有过之。

    但是,不同的是,去岁黄河水道就已完工,此次春汛,正好检验沈存中的治河成效。

    到了六月初,各州河务上报到京师,黄河中下段沿线两百余州,无一受灾。

    此讯一经传出,举朝振奋。

    要知道,那可是比嘉佑二年更大的洪水啊,可是结果却与嘉佑二年截然相反。

    无论官员,还是百姓,仿佛过年一般欢天喜地。

    第一次,这是大宋万民第一次在黄龙起舞之下取得了胜利。

    且根据河监的推测,依现在黄河大堤的牢固,至少十年一遇的大汛将不再是威胁。

    也就是说,黄河两岸的百姓终于可以不用过年年走水,岁岁遭灾的日子了。

    对此,唐奕也很满意。

    现在的黄河虽然还达不到后世那般“温顺”,但是,能保十年,甚至二十年的安宁,已经很了不起的事情了,朝廷也无须用“是年河宁”的语句来自我安慰了。

    但是,居安思危,唐奕很清楚,治水是一个长期投入的工程,从来没有一劳永逸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