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贡奉都是一些死物,换了主人就真的是换了,没有原主人的记号,也根本不会再为原主人说话,所以收下贡奉之后继续开打,郭炜是毫无心理压力的;但是这两个大活人那都是有感情的,要是在郭炜穿越前的世界倒也好办,因为被人作为礼物送来送去的人是很难忠诚于“原主人”的,然而眼下可就不是这样了……
无疑,不管是那个南唐的永宁长公主还是南唐故司徒周宗的次女,她都是心念故国的,对自己被送过来和亲也没有什么怨怼之情,如果郭炜现在把她们收入宫中,而且铁定会宠爱一番——至少对周嘉敏是这样,到时候还照常开打南唐,然后她们在郭炜身旁来一个悲戚垂泪,这压力真的是有些大了。
当然,作为英明神武立志做千古一帝的郭炜来说,这点压力还是可以扛得住的,只因为怕身边女子垂泪就一改军政方针,他怎么也不至于堕落成这样,故而这种动摇也就是一会儿,就是在审查礼物——哦,接见两个女子——的时候,两个人才一离开,郭炜的心肠就立即恢复了刚硬。
既定方针是不能改的,李弘冀既然已经拒绝了赴阙的召唤,不愿意到东京来请罪,而且还对使者翟守素说出了“有死而已”的话,那么兴师问罪就是必须的了,这不是郭炜要蛮来,而是李弘冀的自主选择。
不过郭炜还是不愿意在宫中都要受到压力,不管这压力的大小。
“嗯,大军一切准备就绪,这很好~朕很快就会降诏了,只是这一次朕打算亲征,不知道作战计划需要作出哪些改动?地方上的民夫、转运会不会有困难?”
这就是郭炜的打算了,糖衣依然收下,但是暂不使用,等到灭了南唐之后,再看两人的情况来决定对策。
将两人收下却暂时不入宫,这个的确会有些不妥,所以郭炜要以亲征的名义离开东京了,将两个人扔给太后调教一番就是。再说这次南征用十万或者说十五万去打三十万,郭炜心中还真是有些不放心,虽然运筹司的庙算表明胜利的把握相当大了,但是再带一点殿前军过去不是更安心么?
曹翰微微一怔,眼睛离开沙盘,蓦然看向郭炜问道:“陛下打算亲征?虽然大江冬季水枯,但是江波依然险恶,陛下千金之体岂可冒此风险。前方十万禁军加上五万吴越军足以克敌制胜,陛下无需忧虑,坐镇京师静待儿郎们建功便是了。”
嗯嗯,都已经这样了啊,不首先回答自己的提问,反倒是在一开头就进谏上了,大概是自己长期纳谏造成的臣子风习吧……不过这样也好,满朝文武都已经知道了自己从不拒谏、善于纳谏,所以一向敢于说话,的确可以大大地补强自己的思虑不周。
不管怎么说,现在总还没有哪个大臣会嚣张得把唾沫星子喷到自己的脸上来,有些原则底线朝臣们都是不会越过的。
皇帝把大臣的牙齿打落也不能阻止大臣进言,那只是突出了大臣的风骨,皇帝多少还有一点反角的味道;而皇帝受着唾沫星子听大臣进言,或者因为要听大臣说事而被迫憋死了一只爱鸟,那就是君臣双方的佳话了。
这样挺好,只要他们还明白军权在谁手里,谁真正掌握着生杀大权。
当然现在郭炜还是要说话的,不拒谏不等于不反驳:“朕很放心运筹司的作战方略和儿郎们的本事,只是唐国总计有三十万人马,是历次灭国之战中军队最庞大的一国,朕还是要到前线去才安心。”
见曹翰马上就要插嘴,郭炜抬手止住了他,继续说道:“至于渡江与否,朕自然不会太过草率,会在当地看过水情、问过定远军的守捉再做决定,即便要过江,朕多半也会走浮梁过去的。朕到前线去,总还是可以鼓舞全军士气的吧?至不济朕还可以领着殿前东西班守一守浮梁吧?总会对战情有益的……”
“只是去守浮梁么?守浮梁却哪里用得着陛下……至于鼓舞士气,到扬州或者和州就差不多了……也不必带太多的人马……”
听郭炜都说到这个程度了,曹翰倒是再没有什么话好来阻止的,于是就开始对着沙盘嘟囔开了。
“好了,朕是否亲征,具体要带多少人马,去多少随员,最远走到何处,朕自会与两府商议决定。运筹司还是先算一算,如果朕带三万殿前军过去,而且直抵金陵城下的话,作战计划都需要作出哪些改动?地方上的民夫、转运能不能承受?如果不能的话,朕最多可以带多少殿前军过去?等运筹司拿出具体方案来,朕再去召集两府大臣商议。”
郭炜不管曹翰在那里嘟囔些啥,只管把任务交代了下去。
虽然郭炜相信,即便没有运筹司的方案,只要他愿意,多上的这三万人补给也一定能够解决,顶多是造成其他部分的忙乱而已,不过运筹司既然是他主张设立的,相关的作用也是他极力强调的,那么他自己就要率先垂范。
无疑,不管是那个南唐的永宁长公主还是南唐故司徒周宗的次女,她都是心念故国的,对自己被送过来和亲也没有什么怨怼之情,如果郭炜现在把她们收入宫中,而且铁定会宠爱一番——至少对周嘉敏是这样,到时候还照常开打南唐,然后她们在郭炜身旁来一个悲戚垂泪,这压力真的是有些大了。
当然,作为英明神武立志做千古一帝的郭炜来说,这点压力还是可以扛得住的,只因为怕身边女子垂泪就一改军政方针,他怎么也不至于堕落成这样,故而这种动摇也就是一会儿,就是在审查礼物——哦,接见两个女子——的时候,两个人才一离开,郭炜的心肠就立即恢复了刚硬。
既定方针是不能改的,李弘冀既然已经拒绝了赴阙的召唤,不愿意到东京来请罪,而且还对使者翟守素说出了“有死而已”的话,那么兴师问罪就是必须的了,这不是郭炜要蛮来,而是李弘冀的自主选择。
不过郭炜还是不愿意在宫中都要受到压力,不管这压力的大小。
“嗯,大军一切准备就绪,这很好~朕很快就会降诏了,只是这一次朕打算亲征,不知道作战计划需要作出哪些改动?地方上的民夫、转运会不会有困难?”
这就是郭炜的打算了,糖衣依然收下,但是暂不使用,等到灭了南唐之后,再看两人的情况来决定对策。
将两人收下却暂时不入宫,这个的确会有些不妥,所以郭炜要以亲征的名义离开东京了,将两个人扔给太后调教一番就是。再说这次南征用十万或者说十五万去打三十万,郭炜心中还真是有些不放心,虽然运筹司的庙算表明胜利的把握相当大了,但是再带一点殿前军过去不是更安心么?
曹翰微微一怔,眼睛离开沙盘,蓦然看向郭炜问道:“陛下打算亲征?虽然大江冬季水枯,但是江波依然险恶,陛下千金之体岂可冒此风险。前方十万禁军加上五万吴越军足以克敌制胜,陛下无需忧虑,坐镇京师静待儿郎们建功便是了。”
嗯嗯,都已经这样了啊,不首先回答自己的提问,反倒是在一开头就进谏上了,大概是自己长期纳谏造成的臣子风习吧……不过这样也好,满朝文武都已经知道了自己从不拒谏、善于纳谏,所以一向敢于说话,的确可以大大地补强自己的思虑不周。
不管怎么说,现在总还没有哪个大臣会嚣张得把唾沫星子喷到自己的脸上来,有些原则底线朝臣们都是不会越过的。
皇帝把大臣的牙齿打落也不能阻止大臣进言,那只是突出了大臣的风骨,皇帝多少还有一点反角的味道;而皇帝受着唾沫星子听大臣进言,或者因为要听大臣说事而被迫憋死了一只爱鸟,那就是君臣双方的佳话了。
这样挺好,只要他们还明白军权在谁手里,谁真正掌握着生杀大权。
当然现在郭炜还是要说话的,不拒谏不等于不反驳:“朕很放心运筹司的作战方略和儿郎们的本事,只是唐国总计有三十万人马,是历次灭国之战中军队最庞大的一国,朕还是要到前线去才安心。”
见曹翰马上就要插嘴,郭炜抬手止住了他,继续说道:“至于渡江与否,朕自然不会太过草率,会在当地看过水情、问过定远军的守捉再做决定,即便要过江,朕多半也会走浮梁过去的。朕到前线去,总还是可以鼓舞全军士气的吧?至不济朕还可以领着殿前东西班守一守浮梁吧?总会对战情有益的……”
“只是去守浮梁么?守浮梁却哪里用得着陛下……至于鼓舞士气,到扬州或者和州就差不多了……也不必带太多的人马……”
听郭炜都说到这个程度了,曹翰倒是再没有什么话好来阻止的,于是就开始对着沙盘嘟囔开了。
“好了,朕是否亲征,具体要带多少人马,去多少随员,最远走到何处,朕自会与两府商议决定。运筹司还是先算一算,如果朕带三万殿前军过去,而且直抵金陵城下的话,作战计划都需要作出哪些改动?地方上的民夫、转运能不能承受?如果不能的话,朕最多可以带多少殿前军过去?等运筹司拿出具体方案来,朕再去召集两府大臣商议。”
郭炜不管曹翰在那里嘟囔些啥,只管把任务交代了下去。
虽然郭炜相信,即便没有运筹司的方案,只要他愿意,多上的这三万人补给也一定能够解决,顶多是造成其他部分的忙乱而已,不过运筹司既然是他主张设立的,相关的作用也是他极力强调的,那么他自己就要率先垂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