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天子北巡

    “这倒也不是。”张崇训自然听得出皇帝的这句话当中所蕴含的失望之情,赶紧作出具体澄清,“陛下,若是等到河东地区户口与耕作都得到恢复,重现昔日大唐盛景,此处定然是陛下出塞扫荡胡虏的重要基地,比范阳军都不差的。不过就是以眼下的状况,支撑少量禁军到塞外一游也是能够做到的,只是出动的兵力不宜太多,以两三万步骑为限,在山北停留的时间不宜太长,以一个月为限。”

    “两三万步骑……一个月……”郭炜重复着张崇训提供的数字,沉吟了片刻,终于长长地吐了一口气,“这么说,朕当真只能到塞外去巡游一番,别说是攻占州县,就连攻破沿边诸城向内迁徙民户都很难办到了?”

    郭炜想要率军越过恒山、雁门山一线深入契丹境内,的确是以示威和教训为目的,只要能够震慑契丹君臣,使其不敢随意越境骚扰,就算是达到了他的基本目标——虽然说在连续攻取了幽蓟与河东地区之后,现在大周的北方防线已经推进到了中晚唐的北塞长城一线,依托着燕山、太行山、恒山、雁门山、勾注山等连绵山岭,控扼住一些主要的山陉关隘,从渤海边一直到黄河差不多都不是契丹军可以随意往来的地段了,但是能够让契丹人更加老实一些自然更好,毕竟河套还不在大周的手里边,黄河西岸的府州、麟州与定难军的北门依然敞开着。

    再说了,如果能够在灭亡了北汉之后,趁着一战歼灭了契丹军大股机动部队的机会,挟阵斩契丹诸多宿将之威,顺势夺回当初石敬瑭割让的山北诸州,那自然是上上大吉,也省得日后再去找理由重整旗鼓北伐了——这,当然是郭炜此次率军出塞的最高目标。

    总之,郭炜决心率军出塞,其最低纲领是对契丹君臣进行报复和震慑,最高纲领则是收回石敬瑭割让出去的大唐故地,如果实在是缺乏条件,那么退而求其次,攻破沿边的朔州、应州等城池,将城内和城外务农的民户迁入山南,以充实河东地区的户口,那也是不错的。

    现在照张崇训说话的意思,最多只能派两三万步骑出塞不超过一个月,那能做些什么?或许有能力攻破个别的城池吧,但是想要押送个数千上万民户回来,就已经很难做到了,更别提永久性地占领山北的州县。还真的是只能实现自己的最低纲领,率领少量禁军到契丹境内武装巡游一番。

    “这个……具体到怎么安排禁军作战,臣就不太在行了,臣只知道本职,以目前的诸州仓储和民夫规模,也就是能够支持两三万精锐步骑在山北待上一个月,如果要从山北州县向南迁徙民户,则要根据人数酌减时日。”

    听到皇帝向自己询问具体的战策,张崇训犹豫了一下,还是坦言了自己的局限,只从后勤的角度再次强调了用兵的规模与时间限制,然后转头看着曹翰。

    曹翰知道现在该轮到自己说话了:“是的,陛下。朝廷如今的粮草和民夫准备只能支持两三万的禁军步骑在山北停留一个月。契丹的十万大军固然大部覆灭,却也有少量将卒翻越恒山遁去,而且其山北诸州肯定还留有少量守军,我军如果战法得当,攻破沿边的应州、朔州尚有可能,攻破云州的可能性就已经很低了,更遑论长期占据这些州县。至于向南迁徙民户……民户终究比不得禁军,迁徙途中消耗的粮草不会少了,而行军的速度却肯定很低,这事很难做到。”

    “好吧……朕一向非常信任运筹司,既然运筹司作出的估算是这样的,朕也就不强求了。”郭炜脸上神情变幻了一会儿,终于还是平静了下来,“那么运筹司就此作出的出塞预案是什么样子的?”

    “是这样的,陛下……”

    主导方针得到了皇帝的认可,曹翰无疑轻松了许多,连忙对着沙盘和地图向郭炜详细地讲解起来。

    …………

    显德十六年的正月,丙戌(初八日),帝以契丹擅自兴兵南犯,意施薄惩,自将锦衣卫亲军步骑两万,以内殿直、东西班卫跸左右,发代州,自雁门关出塞。

    丁亥(初九日),帝过白草口,见山北汉唐故垒,太息有时。是日,营于故垒之北。

    戊子(初十日),立春,师次马邑(马邑县,唐马燧移朔州州治至此;晋王李存勖于此置兴唐军;后唐天成初年,改置寰州,领寰清一县;契丹复为马邑县,属朔州,故治在今朔州市朔城区神头镇马邑村),隔灰河(桑干河上游河源)立寨。

    己丑(十一日),帝亲率诸军踏冰过河,一鼓破城,擒虏将萧那翕。

    庚寅(十二日),师次朔州,契丹守将望风而遁,帝入城安民。

    在郭炜率军进入契丹境内的开头几天,完全可以称得上进军神速势如破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