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廷议
“这个……”
王朴的这一席话,把个范质给听得是瞠目结舌。
范质一直是在就事论事地讨论武平军节度使周保权向朝廷乞师的事情,他首先表达的意见也是出于常理考虑,不过自郭荣以来的两位皇帝在行事风格方面的变化,他同样是心中有数的。
王著主张出兵干预,在范质的心里面确实是有所预计的,甚至王朴赞成出兵进而主张顺势将武平军收归朝廷,范质也并不觉得太过意外。但是范质万万都没有想到,枢密院居然已经计划着趁此机会连南平都给一锅端了——这种行事方式实在是不同于以往,范质在一时之间还难以适应。
范质抬头望望王朴,再转头望望吴廷祚,只见这两个枢密使,前者固然是一脸的笃定,后者脸上却也是毫无讶色,如果不是吴廷祚的养气功夫出神入化的话,那么显然就是这套方案在枢密院已经有过讨论了。
据范质所知,王朴这个人虽然是先帝的潜邸出身,但是真正高升还是因为那篇《平边策》,因此,对于王朴锐意进取辅佐皇帝扫平藩镇的志向,范质是知之甚深的。这回王朴打算趁着武平军内乱的机会出兵一举削平两个藩镇,范质虽然很是意外,不过回过头来仔细地想一想,却也是相当合乎情理的,这的确是很符合王朴进取心的选择。
不过从现在看来,就连一向四平八稳的吴廷祚都有可能参与其中,那就不会是王朴的个人志向、性格可以解释的了,很有可能,这个主意就是代表了皇帝本人的意思,只不过陛下还不便于自己先提出来,所以才让王朴来出面。
范质略略扫了一眼郭炜的神情,却是见不到丝毫的异样,年轻的皇帝只是兴致盎然地看着几个重臣在自己面前争论不休,两眼当中精光闪烁,既没有流露出不耐烦的神情,也看不出什么明显的倾向性。
“莫非真的不是陛下授意的?自从枢密院成立军咨部以后,听闻针对四境的各种局势变化作过很多军事计划,莫非王枢使当下所言只是其中之一,只是因为这个计划合于王枢使的性情才被提了出来?”
范质在心里面暗暗地嘀咕着,一时间又有些把握不定……
如果王朴的这些话其实是出自皇帝的主张,那范质是不太想违逆的。随着郭炜登基之后和风细雨的机构调整和官员迁调,随着郭炜对外征战的武勋建立,这个年轻皇帝的威势是越来越重了,范质虽然是首相,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控政事堂,却也有些忌惮和皇帝意见相左,尤其是在这种无伤国本却极有利于皇帝立威的地方。
在范质看来,如果按照王朴的主张行事,依王朴的能力和枢密院的周密布置,此次南征要想成功问题不大,亏也就是亏在了义理上面。若果这个主意是出自皇帝本人,那么范质劝谏一下也就罢了,强烈反对可是殊无必要。
可如果王朴的这些话仅仅只是枢密院的计划之一,皇帝事先对此并不知情,完全是王朴因为自己的志向才选择了把这个计划提出来讨论,那么范质就有话要说了。军国大事应该是由两府共同决断,范质定然不能任由枢密院一方面影响到皇帝的判断。
“陛下,大周自建政以来,一直都是以正义责诸国,以恩信抚群藩,未尝行过乘丧出兵与诈欺之举。先帝在时,伐蜀征唐均师出有名,皆因其僭伪称帝,与我分庭抗礼,故而伐之无碍。即便如此,伐蜀之时,一旦收复晋之秦凤故地,先帝即告罢兵,蜀之降卒多有遣还,并不趁势越秦岭而灭之;征唐,一旦江南去帝号而奉我正朔,则修好休兵,馈盐还俘,且随后即爱之如子,推诚尽言,并不贪恋江南物阜民丰。”
范质一边说着话,一边紧紧打量着郭炜的脸色,看到郭炜的情绪始终都很平静,面上毫无不豫之色,范质的胆子也是越来越大,话也是说得越来越流畅:“夏州李彝殷跋扈,肆意劫掠邻郡,朝廷即责之以义,着沿边诸州拒之。除此之外,对于尽心内附于我之藩镇,朝廷从不曾加一兵,其节帅如永安军折家那样能够赴阙固然甚佳,即便不能,朝廷也一向是结以恩信,未尝强迫其来朝。如附属他国的清源军之辈,昔年留从效欲置邸京师,先帝尚且以其素附江南,虑其非便而不许。今日若是依王枢使所言而行,臣恐大有违于先帝之宏规大度,亦恐天下诸侯从此离心,朝廷号令不行。”
“范司徒此言差矣!先帝的宏规大度,不外乎以天下苍生为念,北驱胡虏,开拓天下,善抚黎民,此事从昔日先帝命群臣作《平边策》即可知晓。如今陛下意图混一天下、抚恤百姓而致太平,这才是真正的大义所在,至于乘丧出兵是否不妥,兵不厌诈有否不当,几个不臣的诸侯又会如何看待,那都只不过是些许小节,在大义面前无足挂齿。”
范质的反对让王朴有些尴尬,尤其是他口口声声“先帝的宏规大度”,一时却把平素善辩的王朴给噎住了。郭炜召集群臣商议武平军的内乱如何处置,王朴自感机会难得,又自忖郭炜肯定是支持自己的大略的,所以在事务性的细节方面考虑了很多,却有点忽略了大义方面的说服工作,此时再要临时组织措辞也是要花时间的,好在这时候倒是一直在和范质争辩义理的王著出来发话挺他。
“王学士此话倒是有理……天子代天牧民,削平藩镇混一天下方能真正致天下太平,百姓才能有安乐的日子,至于对待藩镇具体该用什么策略,端要看时势的变化而定,时移势易,确实不能拘泥于一时之策。只是王枢使的主张可行性如何?南平、武平军即使兵力薄弱战力不足,我军要同时对付这两个军镇,在兵力和辎重方面有没有困难,不知道枢密院和三司对此有无研讨。”
这是门下侍郎兼礼部尚书、同平章事、监修国史王溥慢条斯理的声音,其中虽然没有对范质的强烈反驳,实际上却是明显地偏向了王著和王朴的主张。他最后的话是在向王朴、吴廷祚和张崇训等人追问一些细节问题,这不光是表明了他的倾向,而且是顺势消解了在原则性上面的争论,而力图把整个讨论转入具体事务性的工作上去。
“这个……”
王朴的这一席话,把个范质给听得是瞠目结舌。
范质一直是在就事论事地讨论武平军节度使周保权向朝廷乞师的事情,他首先表达的意见也是出于常理考虑,不过自郭荣以来的两位皇帝在行事风格方面的变化,他同样是心中有数的。
王著主张出兵干预,在范质的心里面确实是有所预计的,甚至王朴赞成出兵进而主张顺势将武平军收归朝廷,范质也并不觉得太过意外。但是范质万万都没有想到,枢密院居然已经计划着趁此机会连南平都给一锅端了——这种行事方式实在是不同于以往,范质在一时之间还难以适应。
范质抬头望望王朴,再转头望望吴廷祚,只见这两个枢密使,前者固然是一脸的笃定,后者脸上却也是毫无讶色,如果不是吴廷祚的养气功夫出神入化的话,那么显然就是这套方案在枢密院已经有过讨论了。
据范质所知,王朴这个人虽然是先帝的潜邸出身,但是真正高升还是因为那篇《平边策》,因此,对于王朴锐意进取辅佐皇帝扫平藩镇的志向,范质是知之甚深的。这回王朴打算趁着武平军内乱的机会出兵一举削平两个藩镇,范质虽然很是意外,不过回过头来仔细地想一想,却也是相当合乎情理的,这的确是很符合王朴进取心的选择。
不过从现在看来,就连一向四平八稳的吴廷祚都有可能参与其中,那就不会是王朴的个人志向、性格可以解释的了,很有可能,这个主意就是代表了皇帝本人的意思,只不过陛下还不便于自己先提出来,所以才让王朴来出面。
范质略略扫了一眼郭炜的神情,却是见不到丝毫的异样,年轻的皇帝只是兴致盎然地看着几个重臣在自己面前争论不休,两眼当中精光闪烁,既没有流露出不耐烦的神情,也看不出什么明显的倾向性。
“莫非真的不是陛下授意的?自从枢密院成立军咨部以后,听闻针对四境的各种局势变化作过很多军事计划,莫非王枢使当下所言只是其中之一,只是因为这个计划合于王枢使的性情才被提了出来?”
范质在心里面暗暗地嘀咕着,一时间又有些把握不定……
如果王朴的这些话其实是出自皇帝的主张,那范质是不太想违逆的。随着郭炜登基之后和风细雨的机构调整和官员迁调,随着郭炜对外征战的武勋建立,这个年轻皇帝的威势是越来越重了,范质虽然是首相,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控政事堂,却也有些忌惮和皇帝意见相左,尤其是在这种无伤国本却极有利于皇帝立威的地方。
在范质看来,如果按照王朴的主张行事,依王朴的能力和枢密院的周密布置,此次南征要想成功问题不大,亏也就是亏在了义理上面。若果这个主意是出自皇帝本人,那么范质劝谏一下也就罢了,强烈反对可是殊无必要。
可如果王朴的这些话仅仅只是枢密院的计划之一,皇帝事先对此并不知情,完全是王朴因为自己的志向才选择了把这个计划提出来讨论,那么范质就有话要说了。军国大事应该是由两府共同决断,范质定然不能任由枢密院一方面影响到皇帝的判断。
“陛下,大周自建政以来,一直都是以正义责诸国,以恩信抚群藩,未尝行过乘丧出兵与诈欺之举。先帝在时,伐蜀征唐均师出有名,皆因其僭伪称帝,与我分庭抗礼,故而伐之无碍。即便如此,伐蜀之时,一旦收复晋之秦凤故地,先帝即告罢兵,蜀之降卒多有遣还,并不趁势越秦岭而灭之;征唐,一旦江南去帝号而奉我正朔,则修好休兵,馈盐还俘,且随后即爱之如子,推诚尽言,并不贪恋江南物阜民丰。”
范质一边说着话,一边紧紧打量着郭炜的脸色,看到郭炜的情绪始终都很平静,面上毫无不豫之色,范质的胆子也是越来越大,话也是说得越来越流畅:“夏州李彝殷跋扈,肆意劫掠邻郡,朝廷即责之以义,着沿边诸州拒之。除此之外,对于尽心内附于我之藩镇,朝廷从不曾加一兵,其节帅如永安军折家那样能够赴阙固然甚佳,即便不能,朝廷也一向是结以恩信,未尝强迫其来朝。如附属他国的清源军之辈,昔年留从效欲置邸京师,先帝尚且以其素附江南,虑其非便而不许。今日若是依王枢使所言而行,臣恐大有违于先帝之宏规大度,亦恐天下诸侯从此离心,朝廷号令不行。”
“范司徒此言差矣!先帝的宏规大度,不外乎以天下苍生为念,北驱胡虏,开拓天下,善抚黎民,此事从昔日先帝命群臣作《平边策》即可知晓。如今陛下意图混一天下、抚恤百姓而致太平,这才是真正的大义所在,至于乘丧出兵是否不妥,兵不厌诈有否不当,几个不臣的诸侯又会如何看待,那都只不过是些许小节,在大义面前无足挂齿。”
范质的反对让王朴有些尴尬,尤其是他口口声声“先帝的宏规大度”,一时却把平素善辩的王朴给噎住了。郭炜召集群臣商议武平军的内乱如何处置,王朴自感机会难得,又自忖郭炜肯定是支持自己的大略的,所以在事务性的细节方面考虑了很多,却有点忽略了大义方面的说服工作,此时再要临时组织措辞也是要花时间的,好在这时候倒是一直在和范质争辩义理的王著出来发话挺他。
“王学士此话倒是有理……天子代天牧民,削平藩镇混一天下方能真正致天下太平,百姓才能有安乐的日子,至于对待藩镇具体该用什么策略,端要看时势的变化而定,时移势易,确实不能拘泥于一时之策。只是王枢使的主张可行性如何?南平、武平军即使兵力薄弱战力不足,我军要同时对付这两个军镇,在兵力和辎重方面有没有困难,不知道枢密院和三司对此有无研讨。”
这是门下侍郎兼礼部尚书、同平章事、监修国史王溥慢条斯理的声音,其中虽然没有对范质的强烈反驳,实际上却是明显地偏向了王著和王朴的主张。他最后的话是在向王朴、吴廷祚和张崇训等人追问一些细节问题,这不光是表明了他的倾向,而且是顺势消解了在原则性上面的争论,而力图把整个讨论转入具体事务性的工作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