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他最大的弱项就是没有在自己最得意的领域里面实际建立过什么功勋,只是因为与孟昶关系亲近,这才迅速地升到了目前的高位。因此别说是一般的官员在背地里对他议论纷纷了,就连孟昶的母亲李太后都对王昭远多有贬抑。
至于腹中方略这种东西,王昭远最得意的方面,又没有实战给他显示的机会,任凭王昭远是如何的自信,那都是难以堵住众人的悠悠之口。
以王昭远如此的权势,其他官员在背地里是怎么议论自己的,他全都知道,不过并不在意,那些群氓的看法伤不到王昭远分毫。可是李太后是怎么对孟昶评价自己的,那些话传入了王昭远的耳朵里,却是让他心中憋屈得很,总想找机会证明一下自己并非倖进之徒。
李太后本是后唐庄宗的宫女,是被赐给孟知祥的,只因为生下了孟昶,这才母以子贵。当初孟昶继位以后,抓住机会斥退孟知祥的勋旧,收回权柄,用王昭远、伊审征、韩保贞、赵崇韬等人分掌机要,总内外兵柄,李太后是很反对的,她在表示反对的时候说的那些话,在王昭远感觉是分外的难听。
李太后是怎么说话来着?她说得很干脆:“吾曾经看见过庄宗跨河与梁军作战,又看见过你父亲在并州捍契丹及入蜀定两川,当时主兵的将领非有功不授,所以士卒畏服。像现在主兵的王昭远,出身微贱,不经行伍,只不过是在你就学之年,作为书童给事过左右,就掌管了军机重权;韩保贞等人都是承袭父职,素不知兵,一旦边疆警急,此辈有何智略以御敌?高彦俦是你父亲的故人,秉心忠实,多所经练,这才是可以委以重任的人。”
李太后那是什么身份?尽管这些话让王昭远很难受,他也是无可奈何,只有更加想用实绩来证明自己罢了。现在张廷伟当面说中了他的心病,他心情能好才怪了。
不过张廷伟终究是王昭远的心腹,而且听他的说话,也是在为王昭远考虑,而并不是要当面揭短,所以王昭远固然是不痛快,却并没有生张廷伟的气,他现在正在生现实的气呢。
张廷伟倒是没有怕王昭远生气,既然都已经开口了,那肯定是要接着说下去:“自然须有非常的建策之功。以当前的局势来说,不如遣使通好河东,河东与周乃是世仇,我方足可以诱其发兵南下攻周,而我自黄花、子午谷出兵响应,使中原表里受敌,则潼关以西之地可为我抚而有也。枢相若是能够建策如此殊勋,一切物议都不会再有,诸葛孔明第二当之无愧,些许权位、节镇和大军又何足道哉。”
“此计甚妙!”
王昭远霍然振衣而起,双手扶住几案,目光灼灼地盯着张廷伟:“我若是诸葛亮第二,你却是再世马良了……此计得成,我大蜀据有关西之地乃是必然,就是逐鹿中原也未尝不可期!功成之日,陛下和我都不会忘了你的谋划。”
“不敢不敢!献策容易,决断才难,属下只不过是鼓动唇舌,做出决断的还是陛下和枢相,将来领兵出征逐鹿中原的也自然是枢相,以后大蜀兼有天下,陛下自然是圣天子,枢相就是第一辅弼功臣,属下安敢贪功?”
听得王昭远这么推举自己,张廷伟连连逊谢,头都几乎伏到几案上去了。
“你也无需谦让,该是你的功劳,那就是你的……不过此计要趁早,须得赶在周人动兵之前发作,那才能尽得主动。眼下我就要赶去说服陛下,当务之急还是要赶紧把此计给定下来。”
只是稍微激动了一小会儿,王昭远很快就收摄住心情,再开口说话的时候已经平静了许多,看到张廷伟这么诚惶诚恐的,不由得微微一笑,心中甚为满意。
…………
此时的王昭远方才显出雷厉风行的作风来,刚刚从节度判官那里得到献策,也不多客套,当即匆忙起身送客,然后草草地收拾一下就赶往皇宫。
说服孟昶,对王昭远来说还是很轻松的任务,关键是要趁早,张廷伟献上的是一条先发制人之策,那当然是发得越早制人越狠了。
善于纳谏的孟昶面对王昭远的献策也是从谏如流,在这一刻,文弱了多年的大蜀皇帝忽然就迸发出一丝奋发有为的光芒。
“早岁曾奉尺书,远达睿听。丹素备陈于翰墨,欢盟已保于金兰。洎传吊伐之嘉音,实动辅车之喜色。寻于褒、汉添驻师徒,只待灵旗之济河,便遣前锋而出境。”
大蜀广政二十七年十月,孟昶亲书盟约于帛上,封入蜡丸之内,派遣枢密院大程官孙遇、兴州军校赵彦韬和杨蠲等人携蜡丸潜入周境,意图间道至河东太原与刘承钧取得联络。
至于腹中方略这种东西,王昭远最得意的方面,又没有实战给他显示的机会,任凭王昭远是如何的自信,那都是难以堵住众人的悠悠之口。
以王昭远如此的权势,其他官员在背地里是怎么议论自己的,他全都知道,不过并不在意,那些群氓的看法伤不到王昭远分毫。可是李太后是怎么对孟昶评价自己的,那些话传入了王昭远的耳朵里,却是让他心中憋屈得很,总想找机会证明一下自己并非倖进之徒。
李太后本是后唐庄宗的宫女,是被赐给孟知祥的,只因为生下了孟昶,这才母以子贵。当初孟昶继位以后,抓住机会斥退孟知祥的勋旧,收回权柄,用王昭远、伊审征、韩保贞、赵崇韬等人分掌机要,总内外兵柄,李太后是很反对的,她在表示反对的时候说的那些话,在王昭远感觉是分外的难听。
李太后是怎么说话来着?她说得很干脆:“吾曾经看见过庄宗跨河与梁军作战,又看见过你父亲在并州捍契丹及入蜀定两川,当时主兵的将领非有功不授,所以士卒畏服。像现在主兵的王昭远,出身微贱,不经行伍,只不过是在你就学之年,作为书童给事过左右,就掌管了军机重权;韩保贞等人都是承袭父职,素不知兵,一旦边疆警急,此辈有何智略以御敌?高彦俦是你父亲的故人,秉心忠实,多所经练,这才是可以委以重任的人。”
李太后那是什么身份?尽管这些话让王昭远很难受,他也是无可奈何,只有更加想用实绩来证明自己罢了。现在张廷伟当面说中了他的心病,他心情能好才怪了。
不过张廷伟终究是王昭远的心腹,而且听他的说话,也是在为王昭远考虑,而并不是要当面揭短,所以王昭远固然是不痛快,却并没有生张廷伟的气,他现在正在生现实的气呢。
张廷伟倒是没有怕王昭远生气,既然都已经开口了,那肯定是要接着说下去:“自然须有非常的建策之功。以当前的局势来说,不如遣使通好河东,河东与周乃是世仇,我方足可以诱其发兵南下攻周,而我自黄花、子午谷出兵响应,使中原表里受敌,则潼关以西之地可为我抚而有也。枢相若是能够建策如此殊勋,一切物议都不会再有,诸葛孔明第二当之无愧,些许权位、节镇和大军又何足道哉。”
“此计甚妙!”
王昭远霍然振衣而起,双手扶住几案,目光灼灼地盯着张廷伟:“我若是诸葛亮第二,你却是再世马良了……此计得成,我大蜀据有关西之地乃是必然,就是逐鹿中原也未尝不可期!功成之日,陛下和我都不会忘了你的谋划。”
“不敢不敢!献策容易,决断才难,属下只不过是鼓动唇舌,做出决断的还是陛下和枢相,将来领兵出征逐鹿中原的也自然是枢相,以后大蜀兼有天下,陛下自然是圣天子,枢相就是第一辅弼功臣,属下安敢贪功?”
听得王昭远这么推举自己,张廷伟连连逊谢,头都几乎伏到几案上去了。
“你也无需谦让,该是你的功劳,那就是你的……不过此计要趁早,须得赶在周人动兵之前发作,那才能尽得主动。眼下我就要赶去说服陛下,当务之急还是要赶紧把此计给定下来。”
只是稍微激动了一小会儿,王昭远很快就收摄住心情,再开口说话的时候已经平静了许多,看到张廷伟这么诚惶诚恐的,不由得微微一笑,心中甚为满意。
…………
此时的王昭远方才显出雷厉风行的作风来,刚刚从节度判官那里得到献策,也不多客套,当即匆忙起身送客,然后草草地收拾一下就赶往皇宫。
说服孟昶,对王昭远来说还是很轻松的任务,关键是要趁早,张廷伟献上的是一条先发制人之策,那当然是发得越早制人越狠了。
善于纳谏的孟昶面对王昭远的献策也是从谏如流,在这一刻,文弱了多年的大蜀皇帝忽然就迸发出一丝奋发有为的光芒。
“早岁曾奉尺书,远达睿听。丹素备陈于翰墨,欢盟已保于金兰。洎传吊伐之嘉音,实动辅车之喜色。寻于褒、汉添驻师徒,只待灵旗之济河,便遣前锋而出境。”
大蜀广政二十七年十月,孟昶亲书盟约于帛上,封入蜡丸之内,派遣枢密院大程官孙遇、兴州军校赵彦韬和杨蠲等人携蜡丸潜入周境,意图间道至河东太原与刘承钧取得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