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鱼他,是不是真的恨死了我这个师父?他是不是后悔当日踏入疏影阁,后悔成为我的徒弟?”
胡绛雪呆了一阵,复又想道:“呵,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沧浪先生之意,是说好诗并不在典故的堆砌,也不在道理的讲述,而在于兴趣,在于诗味。
也因此,好诗无法通过多读书、多教导而得,关键在于自家的领悟。
沧浪公子一眼看破我的用意,明白我之所以与李鱼决裂,便是要激发李鱼对神思诀的新突破。
不过,沧浪公子并不熟悉神思诀,更不曾考虑李鱼的心性,是以他之所谓妙悟与我要李鱼所做的领悟,仍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疏影阁传承千年,像李鱼这样的传人,已经数百年不见。
若还有人能再现疏影阁祖师爷的神思境界,只怕便应在李鱼身上了。”
原来当日胡绛雪之所以收李鱼为徒,上官雁的推荐信固然起了不小作用,李鱼表现出来的诗词功底亦算一个因素,最关键的却还在于李鱼身上的凛然正气。
胡绛雪说李鱼“太过正气”,貌似嗔责,实则心喜。
若非李鱼是正人君子,胡绛雪也不可能收一个如此大年纪的徒弟。
只不过,在和李鱼相处的三个月里,胡绛雪渐渐发现李鱼其实并不安心在疏影阁里终老天年。
在李鱼的内心深处,始终有着兼济天下的宏愿,故而难掩心声,时不时流露在言行之中。
胡绛雪渐渐明白,李鱼不但和她不同,而且与疏影阁几百年来的传人都不同,反而与疏影阁的开派祖师爷有许多相似之处。
神思诀之传承与诗词之发展一般,渐渐落入文雅化、格律化、案头化的泥潭,沦为搜肠刮肚的干巴巴枯燥思绪,而无法与广阔人生相结合。
譬如胡绛雪自己,精研境界二字。而所谓境界,不过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不过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不过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胡绛雪的境界,不过是自我的满足与超脱,非但与天下苍生无涉,更且对天下苍生不屑一顾,仿佛触碰了苍生,便玷污了境界。
可是李鱼的神思却是热烈的勃发的,他对于儒道苍生是发自内心的服膺,常常不能忘情于百姓之辗转挣扎。
当胡绛雪明白此点,便明白自己其实无法担任李鱼的师父,无法传授李鱼真正的神思诀。
胡绛雪让李鱼代表自己前去仙音宗贺寿,原只是一念闪动。
胡绛雪呆了一阵,复又想道:“呵,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沧浪先生之意,是说好诗并不在典故的堆砌,也不在道理的讲述,而在于兴趣,在于诗味。
也因此,好诗无法通过多读书、多教导而得,关键在于自家的领悟。
沧浪公子一眼看破我的用意,明白我之所以与李鱼决裂,便是要激发李鱼对神思诀的新突破。
不过,沧浪公子并不熟悉神思诀,更不曾考虑李鱼的心性,是以他之所谓妙悟与我要李鱼所做的领悟,仍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疏影阁传承千年,像李鱼这样的传人,已经数百年不见。
若还有人能再现疏影阁祖师爷的神思境界,只怕便应在李鱼身上了。”
原来当日胡绛雪之所以收李鱼为徒,上官雁的推荐信固然起了不小作用,李鱼表现出来的诗词功底亦算一个因素,最关键的却还在于李鱼身上的凛然正气。
胡绛雪说李鱼“太过正气”,貌似嗔责,实则心喜。
若非李鱼是正人君子,胡绛雪也不可能收一个如此大年纪的徒弟。
只不过,在和李鱼相处的三个月里,胡绛雪渐渐发现李鱼其实并不安心在疏影阁里终老天年。
在李鱼的内心深处,始终有着兼济天下的宏愿,故而难掩心声,时不时流露在言行之中。
胡绛雪渐渐明白,李鱼不但和她不同,而且与疏影阁几百年来的传人都不同,反而与疏影阁的开派祖师爷有许多相似之处。
神思诀之传承与诗词之发展一般,渐渐落入文雅化、格律化、案头化的泥潭,沦为搜肠刮肚的干巴巴枯燥思绪,而无法与广阔人生相结合。
譬如胡绛雪自己,精研境界二字。而所谓境界,不过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不过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不过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胡绛雪的境界,不过是自我的满足与超脱,非但与天下苍生无涉,更且对天下苍生不屑一顾,仿佛触碰了苍生,便玷污了境界。
可是李鱼的神思却是热烈的勃发的,他对于儒道苍生是发自内心的服膺,常常不能忘情于百姓之辗转挣扎。
当胡绛雪明白此点,便明白自己其实无法担任李鱼的师父,无法传授李鱼真正的神思诀。
胡绛雪让李鱼代表自己前去仙音宗贺寿,原只是一念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