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珙在心里嘀咕一声,也摇摇头,跨上战马,离开这里。

    随着诸位大将地归队,原本静默如山的军列又开始行动起来,先是打头地几支骑兵冲出,护卫中军紧跟而上,走在中间,左翼跟着杜杲和江海的联合军团,右翼是青龙铁骑,不过他们的起步很快,甚至超过护卫中军一大截,变成实质上的前队。

    孟珙看的直皱眉头,他在青龙军团任职时间不短,青龙铁骑中的不少人曾是他的部下,这层关系本就让他不好过于苛责他们,再加上赵范的推波助澜,青龙铁骑已经越来越出格,经常出现阳奉阴违的事情。这让他很是伤脑筋,但这样的事情,他又不好去说他们,找赵范,根本没用,就算他当面不抗辩,私下里也不会遵从。他总不能将青龙铁骑的将领们都找来,狠狠教训一顿吧?

    他只是临时的联合军团指挥,又不是他们的上官,以什么立场说他们?以前这种情况虽然有,但还没有这么戳眼,自从率军合围以来,这种情况就越来越严重,已经引起其他将领的非议,甚至开始置疑孟珙是否偏心。

    这些都让孟珙很为难。

    对于赵范打的什么主意,孟珙心知肚明。自从合围军令一下,这些将军那个不卯足劲,要捞取最后的军功。只要稍微一算就清楚,黄龙。红龙,西南,联合诸军团以及其他部队。这些人加起来三十万是少不了的。而蒙古人剩下多少?最多十万?这已经是西北大战最后一块蛋糕。那个将领不眼红?再说啦,联合军团是精锐主力,其他部队也不是软柿子,下手慢了,肯定连渣子都没剩下的。

    时至今日,有点眼光的人都看出来,蒙古绝对是败局已定,如今对宋军来说。区别就在于他们是败在谁地手下?谁能抓住蒙古大汗,那他就在这次西北大战中立下最大一笔功劳,到时名誉地位少的了吗?对于这样的诱惑,孟珙也是极为心动。可是他能克制这种诱惑,其他将领就很难说。

    特别是赵范,他这些日子地表现简直是***裸地告诉别人,他一定要夺取这最后的功劳。几乎都有些忘乎所以,眼里只有军功。没有其他,丝毫不顾忌联合军团其他将领的感受。不过话又说过来,赵范就是这样一个人,在青龙军团就是刚直严厉,我行我素。很不善于协调诸将。也不照顾其他将领情绪,不顾场合的斥责教训,让很多将领都不敢招惹他。这种性格和懒散的云锋到是很好的互补,但和孟珙,却很是有些水火不容的意思。

    别看现在两人说话还算客气。但赵范对孟珙的不满连瞎子都看地出来。这也导致孟珙的话对赵范的约束越来越小。

    看着青龙铁骑耀武扬威的越队而行,孟珙眼中闪过深深的担忧。他有个感觉,若不能制止赵范越来越膨胀的贪功之心,那自己这支联合军团早晚会因为他,而出现大问题。

    将目光移开,思索着解决方法!

    联合军团现在的中坚力量是青龙铁骑三万,护卫中军二万五,青龙突击队一万,孟珙本部人马和江海所部加起来也有一万五千,杜杲也带着一万人。

    九万多的人马,自从进了凤州,就聚集在一起,绵延数里,又是骑步混合,速度受到很大拖累,若不是护卫中军拥有大量地运输战车,可以承载步兵,只怕速度还要更慢。而这也是赵范对孟珙最不满的地方,甚至有些认为他是故意如此。

    看看缓慢前行的大队,又看看远处肆意奔腾的青龙铁骑,他也觉得这种做法实在让人难受,但如今是求稳,不是求快,他的这种做法正是不想给蒙人可趁之机。

    “今晚私下和赵范谈谈,若实在不行,再用其他方法!”

    反复思量片刻,还是觉得这个方法最好。既然有了决定,孟珙就不再为此事烦恼,不时询问斥候探听到地情况。

    自从进入这里,小规模的蒙古骑兵不断,但都是一触即溃,毫无战力,不时还会遗弃一些物资,试图引诱宋军追赶,但在孟珙的严令下,宋军不为所动,没有一次得逞。

    可不知怎么回事,这些蒙古人似乎不会汲取教训,明明这个方法没用,他们还是乐此不疲,不断派人引诱骚扰,但就是不见大队人马。

    久而久知,孟珙也有些懈怠,认为这些蒙古人黔驴技穷,对自己大队人马无法,所以想设计诱出自己部队。

    再次下令不得私自追赶蒙古溃兵后,大队还是按照预定的速度向前开进,若预计不差,今天再歇息一夜,明天就可以抵达目的地,到时就是等待最后决战时刻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