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朱闻天在退出固定时空1981年的时候,浑身上下也只剩下200多万美元,不到300万美元,并且这会儿一月份、二月份的收益都还没有结算。

    朱闻天倒是不担心钱的事情,就算是前两个月的收益没结算,此时几个资金来源账面上也都有不少余钱,他可以很快将缺口部分准备出来,基本上没有压力。

    至于后续的700万美元,则会按照计划在未来一到两年之内逐步到位,这个速度不是朱闻天把控的,也不是中资方面把控的,完全是由生产进度和市场需求决定的。

    而首期300万美元的投入,也将实现电子元器件厂30条基础生产线的建成、运作,实现基本生产运转。

    得知生产线规模竟然不低于自行车生产线多少的时候,朱闻天被触动了一下,感觉这也太值得了,比自行车生产线竟然还低近10倍成本!

    当初拿下电子元器件烂尾厂子之后,朱闻天也做过一些打算,并让九发那边先行做了一下询价,虽然这玩意儿并不像自行车生产线那样价格整齐,但是价格也是不低的。

    此时朱闻天签的合资项目首期30条生产线,其中电容、电阻、电感器、晶体管、二极管、集成电路都有涉及,有的是一条,有的是多条。

    按照九发那边的询价,引进的话至少千万美元级别资金才能实现,并且千万前面还不是一个小数字,大概是华夏国内自行生产成本的近20倍吧。

    朱闻天签得如此痛快,便是因为有过前期调查,知道成本高低,虽然接下来涉及到产品质量,涉及到利益分成,朱闻天感觉仍然十分划算。

    而且前期不用担心市场,第一批组建的30条生产线就是按照生产计划组建的,华夏国内一些国有企业、研究所之类,都将采购这边的产品。

    也就是说市场是上面负责的,同时前期产品没有剩余的情况下,必须优先供给国有大企业、研究所等。

    说是不用朱闻天插手也罢,说是把朱闻天排除在外也罢,反正看起来十分省心,即使定价比市场价有点儿低,但是成本也低啊!

    朱闻天感觉能够接受这种利润空间,主要是能够接受这种模式,至于五五分成是不是建委领导说的那样让他有点吃亏,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了。

    对于上面而言是空手套白狼,除了统筹一下国内的技术,安排一下生产计划,一分钱都不用掏,满足需求、促进电子产业发展的同时还有钱赚。

    而对于朱闻天而言,基本上算是拿钱生钱,看作是一个高回报的单纯金融投资都不为过,更何况还有技术可以利用,何乐而不为呢。

    朱闻天敏锐地感觉到,电子元器件合资厂家将会是他在电子行业起步的基石,此前他一直谋划而施展不开,没想到眼下竟然有了这么一个契机。

    而因为中外合资生产,朱闻天也将多出一个身份来,腾龙旗下其他产品相应也多了一层保障。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