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屿被浮空法阵和锚定法阵挂载在那不勒斯岛屿边缘,此时的岛屿正在上下开工,岛屿的上方,两量携带着两个巨大钳状机械臂的魔法工程车正漂浮在空中,每个工程车的两只机械臂都钳着一条约二十米长的粗大钢管,正小心翼翼地将它们树立在地面上,从远处看起来像两只螃蟹各夹着一根长长的木棍。

    一些工程师正在周围等待,等到钢管稳定就位,他们便会一拥而上将其固定在地面上,两个钢管将会成为发射台的承重管之一,也是发射台的逃逸通道之一。

    毕竟不是所有的工程师都会漂浮术,当火箭准备阶段发生危险时,大部分工程师都需要通过逃逸通道速降到地底的避难所。

    发射台的对面,则是正在建设中的火箭组装车间:一栋近三十米的白色高楼,高楼正对发射台的一面敞开着,透过敞开墙壁可以看到里面正在安装大型吊装机器和浮空平台,一些头戴黄色安全帽的工程师正控制着浮空平台将已经拆分好的材料运送至白色高楼的顶部,在顶部还原成吊装机器。

    吊装机下面是一个组装平台,平台下方则是浮空导轨,激活前,导轮会死死镶嵌在导轨中,让整个组装平台不会随意移动,当火箭组装完成后,工程人员就可以激活导轨,推动火箭向发射台移动。

    组装平台靠后的位置则是一个半个篮球场大小的升降机,不仅可以托起火箭组件,上面还可以容纳不少工程人员,可以让工程人员跟随着组件上升到需要组装的位置,然后继续作业。

    一个升降机一个吊装机一个平台,构成了一整个火箭组装台。

    与毫无历史经验,全靠猜的岛屿上方建设不同,岛屿下方和侧下方的动力组建设则是轻车熟路。

    岛屿下方颇为平整,整个底面是从海底火山削切出来,形成一块巨大的玄武岩断面,而现在断面上已经平均分布安装了八组共二十四个浮空法阵及其配套设施。

    在岛屿四周则是用于调整姿态的四组共八个矢量法阵,每个法阵都是由三米见方的巨大矢量符文板作为主要符文板,然而即便是三米大小的符文板,所能供给岛屿动力也非常有限。

    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火箭发射平台并不需要大范围的移动,直上直下是它最常做的活。

    然而此时却只有四个浮空法阵正在出力运作。

    这并不是一方有难八方围观的法阵阵列,事实上符文动力实验室发射平台小组给每个浮空法阵设计了两个冗余法阵,为了保证整个岛屿的绝对平稳他们几乎耗尽了脑细胞,最后还是一位叫斯黛拉的魔导师提出了陀螺仪渐进备用接管系统。

    如果一个法阵魔法失效,它并不会立即停止出力,而是逐渐失去出力,整个输出曲线呈二次方下降的趋势。

    根据这个现象,斯黛拉设计了陀螺仪中控的备用接管系统,只要不是立即停止出力,那么陀螺仪自动控制系统就可以根据整个岛屿的姿态变化在一个法阵失效的瞬间激活这个法阵的备用法阵,并控制备用法阵的出力与失效法阵的出力互补,让整个岛屿姿态持续稳定,直到备用法阵完全接管失效法阵为止。

    这样一来,除非组内的三个法阵同时坏掉,不然整个岛屿能够保持几乎绝对稳定。

    当然从符文阵到中控的传输如果用传统的能量亲和材料来搓,那么等到信号到达中控的时候整个岛屿早就翻了,所以这里的信息传输必须用到近距离延迟以纳秒计的共鸣传输。

    而中控系统则是一台占据一个房间的大型符文自动机,从采集信号到自动计算再到控制输出,一切的一切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约四个b的内存驻留着平台小组开发的姿态控制系统,如果外部硬件有所更换升级,随时都可以重新开发写入。

    陀螺仪渐进备用接管系统的出现标志着机械控制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微妙级别的信息采集,处理,输出完全可以超越几乎所有人类反应,将那些很重要且很单一的操作完全交给符文计算机系统,使得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大大提高。

    不敢想象,如果在一年前,他们开发这么一个系统简直是天方夜谭,不得不砍掉很多精细的行为控制,甚至需要部分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