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想当然的偏见不同,事实上大多数二代都强于一代,真正败家大多数是从第三代开始的。
因为第一代打江山的时候,二代并不会缺席,大多数起兵造反都是父子兵。所以二代往往是参与创业的核心成员,所以他们身上拥有跟一代一样的性情,经历了一样的挫折。
可当坐定江山之后,此时二代还年轻,他们比一代更有创造力,最重要的是,他们拥有比一代更加庞大的资源。
所以历代王朝,很多时候,是第二代进入盛世。最典型的就是唐太宗,他跟他爹李渊一起起兵,打下天下之后,他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所以创造了更大的辉煌,乃至压的李渊这个开国皇帝好像都没什么存在感一样。
从第三代开始腐朽,也不是什么普遍现象,主要看条件是否具备。汉代就维持了好几代的生机勃勃气象,因为始终有一个强大的匈奴威胁着他们,因此汉武帝之前的历代皇帝,几乎可以都算一代,因为他们都是在创业,创造一个可以消灭匈奴的基业,到了汉武帝手里,时机终于成熟,然后奋发一击,成就伟业。
可如果没有外患存在,就很容易腐朽。宋代恰好就是这样一个王朝,太祖太宗算是创业第一代,宋真宗算是第二代。可惜这个二代没什么雄心壮志,恰好他侥幸跟辽国达成了澶渊之盟,于是他的后代连外患都没有了。
内部稳定,经济繁荣,内忧外患都没有的情况下,宋代皇帝很容易腐朽。到了宋徽宗时期,已经朽了好几代。这种朽,并不是什么个人意志的腐朽,更多是大势使然。哪怕宋神宗个人野心勃勃,却也无法改变整个统治集团衰朽的事态,王安石变法也起不到作用。
这种衰朽的大势,当遭遇到崛起的新兴势力的时候,被灭亡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但这种趋势,被李慢侯给扭转了。如今的大势,很大程度上是李慢侯二次创业的结果。
他打造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东藩集团,但这并不是他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才能,只是适逢其会,因势利导的结果。假如把他放在宋徽宗即位之初的时局中,他也做不出什么改变。但是当整个北方,遭遇了恐怖的战乱,人口十不存一,优胜劣汰幸存下了一群不择手段求生的优胜者后,李慢侯在这种时局中,就很容易打造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政治集团。
李慢侯是这样的二次创业的代表,他打造的集团中,同样有一群二代。李睿这样的人,其实就是典型的二代,跟随创业者成长,资源比创业者更加阔绰,拥有一个更大的空间,因此更加的野心勃勃。
还有一群二代,反而是李慢侯非常担心的,这群二代严格来说,其实算是第三代。这就是李慢侯等功勋阶层的子嗣辈,虽然生长在创业期,可没跟上创业朝,有一个稳定的生活条件,没有经历过创业艰难,让人无比担忧。
所以李慢侯在创业接近尾声的阶段,揠苗助长一般,将大量权贵二代从学堂里拉出来,将他们塞进军队中历练,试图让他们继承前代的精神,继续保持开拓精神,将坐享其成的衰朽风气尽量延后。
随着草原稳定,几个在草原上历练的二代,快马加鞭的赶回内地,他们获得了一个难得的休假时光。
他们从大同南下,经过河东进入过河进入开封府。
如今的开封府,在晏湲的管理下,虽然还没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风气已经开始活泼起来,比张浚在这里的时候,更有生机。
市面上开始重新繁荣起来,只是偌大一个城市,如今很多角落里还是杂草丛生,城里许多宅子里都有野兽蛰伏,战争的痕迹依然没有消退。
但汴河、御街等地,已经看着跟以前一样,烟火气旺盛。
几匹骏马从西门进入开封城,沿着汴河前行。
“前面就是翠楼吧?”
因为第一代打江山的时候,二代并不会缺席,大多数起兵造反都是父子兵。所以二代往往是参与创业的核心成员,所以他们身上拥有跟一代一样的性情,经历了一样的挫折。
可当坐定江山之后,此时二代还年轻,他们比一代更有创造力,最重要的是,他们拥有比一代更加庞大的资源。
所以历代王朝,很多时候,是第二代进入盛世。最典型的就是唐太宗,他跟他爹李渊一起起兵,打下天下之后,他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所以创造了更大的辉煌,乃至压的李渊这个开国皇帝好像都没什么存在感一样。
从第三代开始腐朽,也不是什么普遍现象,主要看条件是否具备。汉代就维持了好几代的生机勃勃气象,因为始终有一个强大的匈奴威胁着他们,因此汉武帝之前的历代皇帝,几乎可以都算一代,因为他们都是在创业,创造一个可以消灭匈奴的基业,到了汉武帝手里,时机终于成熟,然后奋发一击,成就伟业。
可如果没有外患存在,就很容易腐朽。宋代恰好就是这样一个王朝,太祖太宗算是创业第一代,宋真宗算是第二代。可惜这个二代没什么雄心壮志,恰好他侥幸跟辽国达成了澶渊之盟,于是他的后代连外患都没有了。
内部稳定,经济繁荣,内忧外患都没有的情况下,宋代皇帝很容易腐朽。到了宋徽宗时期,已经朽了好几代。这种朽,并不是什么个人意志的腐朽,更多是大势使然。哪怕宋神宗个人野心勃勃,却也无法改变整个统治集团衰朽的事态,王安石变法也起不到作用。
这种衰朽的大势,当遭遇到崛起的新兴势力的时候,被灭亡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但这种趋势,被李慢侯给扭转了。如今的大势,很大程度上是李慢侯二次创业的结果。
他打造出了一个生机勃勃的东藩集团,但这并不是他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才能,只是适逢其会,因势利导的结果。假如把他放在宋徽宗即位之初的时局中,他也做不出什么改变。但是当整个北方,遭遇了恐怖的战乱,人口十不存一,优胜劣汰幸存下了一群不择手段求生的优胜者后,李慢侯在这种时局中,就很容易打造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政治集团。
李慢侯是这样的二次创业的代表,他打造的集团中,同样有一群二代。李睿这样的人,其实就是典型的二代,跟随创业者成长,资源比创业者更加阔绰,拥有一个更大的空间,因此更加的野心勃勃。
还有一群二代,反而是李慢侯非常担心的,这群二代严格来说,其实算是第三代。这就是李慢侯等功勋阶层的子嗣辈,虽然生长在创业期,可没跟上创业朝,有一个稳定的生活条件,没有经历过创业艰难,让人无比担忧。
所以李慢侯在创业接近尾声的阶段,揠苗助长一般,将大量权贵二代从学堂里拉出来,将他们塞进军队中历练,试图让他们继承前代的精神,继续保持开拓精神,将坐享其成的衰朽风气尽量延后。
随着草原稳定,几个在草原上历练的二代,快马加鞭的赶回内地,他们获得了一个难得的休假时光。
他们从大同南下,经过河东进入过河进入开封府。
如今的开封府,在晏湲的管理下,虽然还没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风气已经开始活泼起来,比张浚在这里的时候,更有生机。
市面上开始重新繁荣起来,只是偌大一个城市,如今很多角落里还是杂草丛生,城里许多宅子里都有野兽蛰伏,战争的痕迹依然没有消退。
但汴河、御街等地,已经看着跟以前一样,烟火气旺盛。
几匹骏马从西门进入开封城,沿着汴河前行。
“前面就是翠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