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之后,卫东来再次来到了塘桥镇。这一次,不是他一个人来的,和他同行的人,不仅有庆阳县农科局的工作人员,还有京华市农学院的一些教授和科研人员。一行队伍将近十个人,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塘桥镇。卫东来此行,就是为了对青林乡和塘桥镇进行调研和摸底的,自然要邀请一帮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同行了。

    好几天前,郑国强就将自己的工作计划汇报给了卫东来。他小子准备在青林乡搞野生动物养殖和水产品养殖。青林乡有山有水,如今的交通也很便利,搞养殖业绝对有利可图。更重要的是,这两个项目的周期短。当年投资,当年就能见效益,这和他本人的利益诉求也非常契合。

    至于塘桥镇,郑国强的意思是选择合适的村庄搞无公害、绿色瓜果栽培,大棚蔬菜、以及推广杂交水稻和棉花的优良品种。现在是初春,适合搞的项目有很多。一年之计在于春,他小子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大好良机。

    卫东来对他小子的工作计划非常感兴趣,也非常满意。但满意归满意,一切工作都还必须从实际出发。所以,他才会急冲冲的带着一大帮子人火急火燎的赶往了这里。此行前来的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都已经看过了郑国强的工作计划书,对他的提议也很好奇。尤其是那绿色、无公害瓜果的栽培和推广,让他们眼睛一亮。

    绿色食物、健康生活。这样的口号,在九十年代初的国内还没有人提出来过。郑国强目光前瞻,视野辽阔,着实让这些人惊诧不已。

    然而,当这行人见到郑国强的时候,才真的跌落了一地的眼睛,这个年轻人和他们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24岁的镇长,人高马大的,军人气质十足,身上还有农村娃子的痕迹。那像一个能写报告,能搞农业研究的干部。

    “各位市里、县里的领导们好,我是郑国强。”郑国强站在大家的面前,笑呵呵的说。然后走近前去,和他们一个一个的握手。让郑国强意外的是,在这一行人中,竟然有一个人是他认识的。县林业局的工作人员王勇,李宁的同学,还曾来过青林乡给乡亲们开展过森林普法讲座。

    “郑镇长,我们又见面了。”王勇握住郑国强的手,使劲的摇着。他对这个作风彪悍,性格强硬的基层干部印象非常好,因而显得很高兴。

    “王同志,你怎么来了?”郑国强好奇的问。

    “我前些日子调到农科局去了,当了个科长!”王勇笑着回答。

    “啊,王科长,恭喜你了。”郑国强再次握住对方的手。

    “该恭喜的是你郑镇长啊!”王勇心中羡慕不已。才几日不见,这小子就从青林乡的乡长当上了塘桥镇的镇长,级别提了一格不说,这权利可大了许多,绝对不是自己这个小部门的科长能比的。

    郑国强将大家领到镇招待所,找工作人员给他们安排好住宿和就餐,然后就进了卫东来的房间。

    卫东来这次来,第一站要调研的地方就是青林乡。青林乡是两个人的老革命根据地,环境熟悉,人也熟悉。熟人见面,事情就好办多了,至少可以事半功倍。孟广春现在主管的就是农业这一块的工作,卫东来是他的老领导,郑国强也是他的老领导。这一次,他定然会全力以赴、极尽全力的配合好两个人的工作。

    “强子,我下午就要去青林乡了,你和我一起过去么?”卫东来喝了口茶,笑着问。

    “我现在的工作重点在这里,就不陪你一起过去了。”郑国强想了想,才摇头:“你去了之后可以住在青林酒楼,我和斧子哥打个招呼,吃宿问题我来解决。”

    卫东来自然不会和他小子客套,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他的安排。其实,这一次,他是很希望这小子能陪自己过去的。可是,他也知道,郑国强现在已经是塘桥镇的镇长了,不再是青林乡的乡长了。自己是县里的领导,在自己分管的工作范围内,他可以直接插手青林乡的工作。可是,郑国强就不行了,如今的他,只能将工作重点放在塘桥镇。

    “我给广春打个电话,让他到时出来接你一下。”郑国强补充了一句。

    “这个事情就免了吧。”卫东来摇头拒绝了,说:“广春工作忙,突然间未必能抽出空子。你让他晚上到青林酒店找我,我想和他聊聊。明天,我让他陪我一起去基层走走。”

    “行!”郑国强也没有勉强,点头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