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了顿,汉子又道:“不只如此,都督府还为咱们的余粮做了打算,说是将来……大家粮食够了,吃不完,可不糟糕吗?因而……一方面,说是希望拿出一些地来种植桑麻,到时县里会想办法,和扬州新建的一些纺织作坊一起来收购咱们手里的桑麻,用于纺织成布。另一方面,还要给我们引入一些鸡子和猪种,有了余下的粗粮,就可用于养鸡和养猪。”
说到此处,汉子露出了笑容,接着道:“那文告里可都是写着的,明明白白的,县里这边也有其他的文吏偶尔来,记录村里的鸡鸭、牛羊的数目,还有记录桑田和麻田,说是明年可能就要引种了。”
“所以……”汉子很诚恳地道:“这一顿饭,算个什么呢,只是这粗茶淡饭罢了,只怕不对官人们的胃口。”
这汉子说话很有条理,显然也是因为长久和吏员们打交道,慢慢的也开始从中学到了几分处事的道理。
偏偏他身上,又有淳朴的一面,因而说话时很认真,也令人感觉很诚恳。
李世民听了,心里暗暗赞叹,这样的人……若不是在这偏乡,他如何会想到,这只是一个寻常的乡人呢?
其实人就是如此,浑浑噩噩的百姓,只是因为见识少而已,他们并非是天生的蠢笨,而且他们特别擅长学习,这文告接触得多,和曾度这样的人接触得也多了,人便会不知不觉的改变自己的思维,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行为举止,也不再是从前那般唯唯诺诺,毫无主见。
李世民感到很是欣慰,笑道:“如此说来,未来你们倒是有好日子了。”
“何止是好日子呢。”说到这个,汉子显得很激动:“过一些日子,马上就要入冬了,等天一寒,就要兴修水利呢,说是这水利,关系着咱们耕地的好坏,因而……在这附近……得想法子修一座水库来,大水来的时候蓄水,等到了干旱时节,又可放水灌溉,听说现在正在召集许多关中的大匠来商讨这水库的事,至于如何修,是不晓得了。”
李世民颔首:“不错,农闲时理当未雨绸缪,如若不然,一年的收成,遭遇一点灾荒,便被冲了个干干净净。”
李世民说不错时,眼睛瞥了陈正泰一眼。
他似想起了什么,又定定地看着汉子,接着道:“这样说来,你们服徭役,也是甘愿的了?”
汉子不假思索的便道:“怎么不甘愿?不说这是为了咱们宋村子孙后代们的百年大计。此次官府的文告还说的很明白了,但凡是服徭役的,粮食都不必带,自有一日三餐,每餐确保有米一斤,菜一两,三日得见荤腥,如若不然,便要追究主事官的责任。而且还根据工期,每日给两个大钱,两个钱是少了一些,可聊胜于无啊,冬日干下来,积攒起来,就可以给妻儿们添置一件新衣,过个好年了。”
汉子满怀着希望的样子,他似乎对未来的生活充满着信心。
紧接着,他不由感慨着道:“当初,哪里想到能有今日这般清平的世道啊,从前见了差役下乡就怕的,现在反而是盼着他们来,生恐他们把我们忘了。这陈都督,果然不愧是天子的亲传弟子,真正的爱民如子,处处都考虑的周到,我宋阿六,现在倒是盼着,将来想办法攒一些钱,也让孩子读一些书,能读书识字便可,也不求他有什么才学,将来去做个文吏,哪怕不做文吏,他能识字,自己也能看得懂公文。噢,对啦,还可以去做大夫。”
原来这汉子叫宋阿六。
李世民心里想,方才只顾着问东问西的,竟忘了问他的姓名,李世民此时心情极好,他脑海里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四个字——‘政通人和’,这四个字,想要做成,实在是太难太难了。
“做大夫?”李世民对这个还是有点意外的。
宋阿六则是认真地点头道:“前些日子,县里在招募一些能勉强认得一些字的人去县里,说是要进行简单的传授一些医学的知识,等将来,他们回到各村,闲时也可以给人看病。我们村里就去了一个,到县里已有两个月了,迄今还未回,不过想着年前学成了,就该回了。”
“从前我们村里,是没有大夫的,真若是得了病,需去数十里外的集市去,或去县里,只是……那儿价格都贵,寻常小病,大家都忍着,可成了大病,人一送去,几乎人就不成了,还是一个死字。可若是将来,能有个大夫在咱们村子里,偶尔一些头昏脑热,去请教一番,想来…也是有好处的,而且听说他们学的,主要是疾病防治,反正我们也不懂,也不晓得学成之后如何,就只知道学了东西,总比什么不会的好。”
说到此处,汉子露出了笑容,接着道:“那文告里可都是写着的,明明白白的,县里这边也有其他的文吏偶尔来,记录村里的鸡鸭、牛羊的数目,还有记录桑田和麻田,说是明年可能就要引种了。”
“所以……”汉子很诚恳地道:“这一顿饭,算个什么呢,只是这粗茶淡饭罢了,只怕不对官人们的胃口。”
这汉子说话很有条理,显然也是因为长久和吏员们打交道,慢慢的也开始从中学到了几分处事的道理。
偏偏他身上,又有淳朴的一面,因而说话时很认真,也令人感觉很诚恳。
李世民听了,心里暗暗赞叹,这样的人……若不是在这偏乡,他如何会想到,这只是一个寻常的乡人呢?
其实人就是如此,浑浑噩噩的百姓,只是因为见识少而已,他们并非是天生的蠢笨,而且他们特别擅长学习,这文告接触得多,和曾度这样的人接触得也多了,人便会不知不觉的改变自己的思维,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行为举止,也不再是从前那般唯唯诺诺,毫无主见。
李世民感到很是欣慰,笑道:“如此说来,未来你们倒是有好日子了。”
“何止是好日子呢。”说到这个,汉子显得很激动:“过一些日子,马上就要入冬了,等天一寒,就要兴修水利呢,说是这水利,关系着咱们耕地的好坏,因而……在这附近……得想法子修一座水库来,大水来的时候蓄水,等到了干旱时节,又可放水灌溉,听说现在正在召集许多关中的大匠来商讨这水库的事,至于如何修,是不晓得了。”
李世民颔首:“不错,农闲时理当未雨绸缪,如若不然,一年的收成,遭遇一点灾荒,便被冲了个干干净净。”
李世民说不错时,眼睛瞥了陈正泰一眼。
他似想起了什么,又定定地看着汉子,接着道:“这样说来,你们服徭役,也是甘愿的了?”
汉子不假思索的便道:“怎么不甘愿?不说这是为了咱们宋村子孙后代们的百年大计。此次官府的文告还说的很明白了,但凡是服徭役的,粮食都不必带,自有一日三餐,每餐确保有米一斤,菜一两,三日得见荤腥,如若不然,便要追究主事官的责任。而且还根据工期,每日给两个大钱,两个钱是少了一些,可聊胜于无啊,冬日干下来,积攒起来,就可以给妻儿们添置一件新衣,过个好年了。”
汉子满怀着希望的样子,他似乎对未来的生活充满着信心。
紧接着,他不由感慨着道:“当初,哪里想到能有今日这般清平的世道啊,从前见了差役下乡就怕的,现在反而是盼着他们来,生恐他们把我们忘了。这陈都督,果然不愧是天子的亲传弟子,真正的爱民如子,处处都考虑的周到,我宋阿六,现在倒是盼着,将来想办法攒一些钱,也让孩子读一些书,能读书识字便可,也不求他有什么才学,将来去做个文吏,哪怕不做文吏,他能识字,自己也能看得懂公文。噢,对啦,还可以去做大夫。”
原来这汉子叫宋阿六。
李世民心里想,方才只顾着问东问西的,竟忘了问他的姓名,李世民此时心情极好,他脑海里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四个字——‘政通人和’,这四个字,想要做成,实在是太难太难了。
“做大夫?”李世民对这个还是有点意外的。
宋阿六则是认真地点头道:“前些日子,县里在招募一些能勉强认得一些字的人去县里,说是要进行简单的传授一些医学的知识,等将来,他们回到各村,闲时也可以给人看病。我们村里就去了一个,到县里已有两个月了,迄今还未回,不过想着年前学成了,就该回了。”
“从前我们村里,是没有大夫的,真若是得了病,需去数十里外的集市去,或去县里,只是……那儿价格都贵,寻常小病,大家都忍着,可成了大病,人一送去,几乎人就不成了,还是一个死字。可若是将来,能有个大夫在咱们村子里,偶尔一些头昏脑热,去请教一番,想来…也是有好处的,而且听说他们学的,主要是疾病防治,反正我们也不懂,也不晓得学成之后如何,就只知道学了东西,总比什么不会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