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廷杖已经是相当严苛的重则了,事实上只要崇祯想让某个大臣死,莫说四十杖,也许十杖都用不了。

    可见这些勋贵让崇祯有多么生气,你们不是要死谏吗?

    那就看看你们的嘴硬,还是屁股硬!

    李云魁当然知道崇祯的真实想法,无非是要教训教训这些不知朝廷危难胡作非为的勋贵。

    事实上身为皇帝身边的太监,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要摸清皇帝的真实想法。

    就说刚才崇祯的命令,如果会错意的太监真的实打实的给每个人来四个廷杖,估计这十几号勋贵当天就得全部下去见太祖皇帝。

    而一下子打死十几个勋贵,还有一个世袭的国公,崇祯肯定又要背上一个滥杀功臣的罪名,但先死的,肯定是监刑的太监。

    可就算再放水,这四十廷杖下来,估计这些勋贵们也得在家里趴个十天半个月。

    赶走了一群讨人厌的咸鱼,崇祯再没心思批阅奏疏。

    干脆让人传了膳,坐在煤球炉子便喝起闷酒来。

    第二天,安国候刘鸿渐依然没有来上朝,崇祯坐在御座上时不时的往武臣的末尾处瞄。

    安国候上朝经常迟到,崇祯心里是有数的,可足足等到早朝结束,刘鸿渐也没来。

    这个竖子,还跟朕摆起了脾气,不就是说了你两句吗?又没有冤枉你!

    崇祯想起这一年来,他为安国候背的各种锅,顿时觉得自己也很冤枉。

    从狙杀李自成到、拿下吴三桂、血战山海关、以至于荡平山、陕、大规模征兵、推广新作物。

    哪一个举动不是他在朝里承受着诸多文武的指责、谩骂和不满?

    如果没有崇祯在朝廷里撑着、为安国候做主、撑腰,安国候根本活不过三章。

    这大概是崇祯自己的想法,他觉得自己很委屈。

    而安国候刘鸿渐呢,更是觉得自己天南地北折腾了一年,为谁辛苦为谁忙?

    结果还被大骂一通,也是后世来的小伙子,如果是明人,被皇帝骂两句又能如何?多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