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废立3
废立3
易土生冷笑道:“先皇手谕在此,众臣接旨。”高第等人率先跪下接旨,叶向高也只有委委屈屈的跪下来,但眼神中还是充满了不服。易土生高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近日朕身体不适,唯恐百年之后,大明失统,特命皇太子朱慈人继承皇位,年号‘永利’,钦赐。众臣必须侍奉新君,不负朕之所托。”
易土生接着道:“叶向高,你不服先皇的圣旨,自己就拿去看吧。”说着把圣旨扔给了叶向高,叶向高跪在地上,拿起圣旨一看,登时起了疑心,他怀疑这张圣旨是假的,可是上面明明盖着玉玺,却又没有证据说是假的。登时哑口无言说不出话来了。
易土生撤出宝剑,厉声喊道:“有没有不服的,站出来,有理说理。”众臣都害怕易土生的威势没有一个敢于站出来说话的。只有熊廷弼咳嗽了一声,说道:“不知道太后是个什么意思?”易土生冷笑道:“假如太后没有异议呢”熊廷弼道:“满朝文武大臣没有意见,太后没有意见,而且又有先皇的遗诏再次,这件事基本上就可以这么定下来了。”
此时的陈太后现在思绪如潮,乱纷纷的不知道如何是好?他本来是绝对不希望福王当皇帝的,把他拉下来那是在好不过得了,可是,易土生现在的架势分明是带兵逼宫,如果长此下去大明皇朝岂不成了大汉王朝,易土生是董卓曹操,而小皇帝就是汉献帝,这种事情她是更加不愿意看到的。可是现在大兵围城,钢刀架颈,冷风嗖嗖,让她一个女流之辈有什么办法。陈太后咳嗽了一声道:
“刚才熊大人说的非常好,事情既然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哀家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就按照摄政王的和诸位大臣的意思办吧。不过,弘光皇帝现在还不知道这件事情,是不是把他请出来想见一二。”
易土生道:“这个自然,事情终究是要让他知道的,不过,要等太子朱慈人继承了皇位之后,来人,把太子和太子之母请出来,当堂即位。”
田吉早就准备好了,立即带着两千锦衣卫冲入后殿,来到小桃居住的宫殿里把母子两人接了出来,小桃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儿的,吓得够呛,田吉解释道:“娘娘别怕,今天是改朝换代的大日子,摄政王易土生请太子爷登基做皇帝呢,娘娘快请,完了就不太好了。”小桃是个宫女出身,见识有限,心里还是忐忐忑忑的,怎么这个皇帝宝座又回来了呢?
来到大殿上,小桃看到太后高坐金殿,易土生带着无数甲兵环伺一旁,气氛紧张,剑拔弩张,平时娇哼无比的大臣一个个不敢说话,不敢抬头,甚至不敢喘气。田吉隔着老远就大声喊道:“新皇帝即为了,新皇帝即为了,大礼参拜,大礼参拜。”
易土生第一个跪下来大声喊道:“臣摄政王易土生叩见新皇帝,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陈太后赶忙站起来让到一旁,而田吉却把那个只有三岁的朱慈人放到了宝座上,群臣们全都跪下来大礼参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易土生站起来代表小皇帝宣布:“众卿平身。”叶向高站起来道:“新皇帝既然几位了,那么弘光皇帝怎么办,你们打算怎么处置他?”易土生喊道:“即日起废除弘光年号,改封朱常洵为福王,徙封云南,永世不得踏足京城。来人,立即去把福王请出来。”
这种事情当然还是田吉去办。田吉带着人来到乾清宫,朱常洵对这件事情还一无所知呢,抱着几个妃子正在喝酒。田吉直接带人来到了他的面前,举起绣春刀大声喊道:“封皇上口谕,福王朱常洵徙封南京永世不得踏足京城,请福王殿下立即起程,免得让我们作难。”
朱常洵愣了一下,一个妃子站起来道:“你这个奴才真是大胆没看到皇上正在喝酒吗,居然跑到这里来胡说八道,还不快点滚下去。”田吉拔出绣春刀,一刀下去结果了妃子的性命,鲜血喷溅墙壁,也喷溅了福王一身,福王立即清醒了过来,大惊失色道:“田吉,你好大的胆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出了什么事儿?”
田吉道:“我再重复一遍,今天一大早,太子朱慈人已经在太和殿继承了皇位,你已经不是皇帝了,皇上把你贬为福王,徙封云南,未经召见,永世不得入京,你听明白了吗,还不快点跟我走。”
朱常洵震惊道:“不可能,这不可能,朕明明是皇帝,谁有这个权利可以废了朕,你们这帮乱臣贼子,你们先干什么,你们这是谋反,天下的大臣和百姓是不会放过你们的,你们要小心报应,小心报应。”
田吉见他不肯走,大力的挥了挥手,十几个锦衣卫冲上去连拉带拽把朱常洵的龙袍和皇冠全都扫落在地上,然后拉着他推推搡搡的走出了乾清宫,一直来到了金殿之上。易土生看到他来了,大声喝道:“大胆的朱常洵,看到了皇帝陛下还不下跪。”
朱常洵披头散发面对文武大臣,支支吾吾,指着他们大喊道:“你们这些人简直翻脸不认人,朕才是皇帝,你们都是朕的大臣,现在却看着易土生一个人胡作非为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话吗?易土生鹰视狼顾野心勃勃早晚是大明朝的祸害,你们现在不出面阻止,等到大明朝的权利全都落在了他的手中那可就后悔莫及了呀。”
易土生厉声道:“小小的一个王爷,居然敢自称为朕,真是大逆不道,传皇帝旨意,废除朱常洵福王的爵位,改封为金门侯,让他到厦门去做侯爷吧。来呀,把他给我拉出去,没有命令永世不得上殿。”
田吉唱诺一声,立即下令把朱常洵拉下去。到了这个时候,朱常洵也不敢说话了,他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如果还是抗争,很可能会头颅不保,现在保住一条命,说不定还有东山再起的时候呢。
废立3
易土生冷笑道:“先皇手谕在此,众臣接旨。”高第等人率先跪下接旨,叶向高也只有委委屈屈的跪下来,但眼神中还是充满了不服。易土生高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近日朕身体不适,唯恐百年之后,大明失统,特命皇太子朱慈人继承皇位,年号‘永利’,钦赐。众臣必须侍奉新君,不负朕之所托。”
易土生接着道:“叶向高,你不服先皇的圣旨,自己就拿去看吧。”说着把圣旨扔给了叶向高,叶向高跪在地上,拿起圣旨一看,登时起了疑心,他怀疑这张圣旨是假的,可是上面明明盖着玉玺,却又没有证据说是假的。登时哑口无言说不出话来了。
易土生撤出宝剑,厉声喊道:“有没有不服的,站出来,有理说理。”众臣都害怕易土生的威势没有一个敢于站出来说话的。只有熊廷弼咳嗽了一声,说道:“不知道太后是个什么意思?”易土生冷笑道:“假如太后没有异议呢”熊廷弼道:“满朝文武大臣没有意见,太后没有意见,而且又有先皇的遗诏再次,这件事基本上就可以这么定下来了。”
此时的陈太后现在思绪如潮,乱纷纷的不知道如何是好?他本来是绝对不希望福王当皇帝的,把他拉下来那是在好不过得了,可是,易土生现在的架势分明是带兵逼宫,如果长此下去大明皇朝岂不成了大汉王朝,易土生是董卓曹操,而小皇帝就是汉献帝,这种事情她是更加不愿意看到的。可是现在大兵围城,钢刀架颈,冷风嗖嗖,让她一个女流之辈有什么办法。陈太后咳嗽了一声道:
“刚才熊大人说的非常好,事情既然已经到了这种地步,哀家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就按照摄政王的和诸位大臣的意思办吧。不过,弘光皇帝现在还不知道这件事情,是不是把他请出来想见一二。”
易土生道:“这个自然,事情终究是要让他知道的,不过,要等太子朱慈人继承了皇位之后,来人,把太子和太子之母请出来,当堂即位。”
田吉早就准备好了,立即带着两千锦衣卫冲入后殿,来到小桃居住的宫殿里把母子两人接了出来,小桃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儿的,吓得够呛,田吉解释道:“娘娘别怕,今天是改朝换代的大日子,摄政王易土生请太子爷登基做皇帝呢,娘娘快请,完了就不太好了。”小桃是个宫女出身,见识有限,心里还是忐忐忑忑的,怎么这个皇帝宝座又回来了呢?
来到大殿上,小桃看到太后高坐金殿,易土生带着无数甲兵环伺一旁,气氛紧张,剑拔弩张,平时娇哼无比的大臣一个个不敢说话,不敢抬头,甚至不敢喘气。田吉隔着老远就大声喊道:“新皇帝即为了,新皇帝即为了,大礼参拜,大礼参拜。”
易土生第一个跪下来大声喊道:“臣摄政王易土生叩见新皇帝,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陈太后赶忙站起来让到一旁,而田吉却把那个只有三岁的朱慈人放到了宝座上,群臣们全都跪下来大礼参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易土生站起来代表小皇帝宣布:“众卿平身。”叶向高站起来道:“新皇帝既然几位了,那么弘光皇帝怎么办,你们打算怎么处置他?”易土生喊道:“即日起废除弘光年号,改封朱常洵为福王,徙封云南,永世不得踏足京城。来人,立即去把福王请出来。”
这种事情当然还是田吉去办。田吉带着人来到乾清宫,朱常洵对这件事情还一无所知呢,抱着几个妃子正在喝酒。田吉直接带人来到了他的面前,举起绣春刀大声喊道:“封皇上口谕,福王朱常洵徙封南京永世不得踏足京城,请福王殿下立即起程,免得让我们作难。”
朱常洵愣了一下,一个妃子站起来道:“你这个奴才真是大胆没看到皇上正在喝酒吗,居然跑到这里来胡说八道,还不快点滚下去。”田吉拔出绣春刀,一刀下去结果了妃子的性命,鲜血喷溅墙壁,也喷溅了福王一身,福王立即清醒了过来,大惊失色道:“田吉,你好大的胆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出了什么事儿?”
田吉道:“我再重复一遍,今天一大早,太子朱慈人已经在太和殿继承了皇位,你已经不是皇帝了,皇上把你贬为福王,徙封云南,未经召见,永世不得入京,你听明白了吗,还不快点跟我走。”
朱常洵震惊道:“不可能,这不可能,朕明明是皇帝,谁有这个权利可以废了朕,你们这帮乱臣贼子,你们先干什么,你们这是谋反,天下的大臣和百姓是不会放过你们的,你们要小心报应,小心报应。”
田吉见他不肯走,大力的挥了挥手,十几个锦衣卫冲上去连拉带拽把朱常洵的龙袍和皇冠全都扫落在地上,然后拉着他推推搡搡的走出了乾清宫,一直来到了金殿之上。易土生看到他来了,大声喝道:“大胆的朱常洵,看到了皇帝陛下还不下跪。”
朱常洵披头散发面对文武大臣,支支吾吾,指着他们大喊道:“你们这些人简直翻脸不认人,朕才是皇帝,你们都是朕的大臣,现在却看着易土生一个人胡作非为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话吗?易土生鹰视狼顾野心勃勃早晚是大明朝的祸害,你们现在不出面阻止,等到大明朝的权利全都落在了他的手中那可就后悔莫及了呀。”
易土生厉声道:“小小的一个王爷,居然敢自称为朕,真是大逆不道,传皇帝旨意,废除朱常洵福王的爵位,改封为金门侯,让他到厦门去做侯爷吧。来呀,把他给我拉出去,没有命令永世不得上殿。”
田吉唱诺一声,立即下令把朱常洵拉下去。到了这个时候,朱常洵也不敢说话了,他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如果还是抗争,很可能会头颅不保,现在保住一条命,说不定还有东山再起的时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