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司呈送的线索份量很重,不管是明清之间正式开始议和,还是幕府的蠢蠢欲动,对文登营来说都不是好消息。

    陈雨轻轻捏了捏儿子的脸蛋,对三个妻妾交代了一句:“你们带着威儿玩耍,我去处理一下事情。”然后示意王有田、王为民两兄弟跟自己走。

    三人来到书房,陈雨坐定,开口问:“议和之事已经确定了吗,是否公开,双方各派什么人参与和谈?”

    王有田回答:“确认属实,京城和盛京的兄弟先后报送了消息,两边对照无误。鞑子那边对议和没有刻意保密,但仅限于王公贵族知晓,朝廷这边则瞒得很紧,只有皇帝、杨嗣昌等极少数人知道,如果不是我们在杨府安插了人手,也不会这么快获悉。至于谈判的使者,朝廷派出的是辽东巡抚方一藻,盛京派出的是礼部承政巴都礼。”

    “首轮谈判就派出了这样级别的官员,规格不低啊,看样子两边都有议和的打算,一拍即合。”陈雨沉吟道,“鞑子肯议和,多半是要腾出手对付我;朝廷虽然主要是为了对付流寇,但肯定也有针对我的心思在内。若真的议和谈成,对文登营来说弊远大于利。有田,你继续加派人手,务必要及时掌握和谈的最新进展,我好根据形势来决定下一步的打算。”

    “遵命。”

    陈雨接着问:“另外,幕府那边是怎么回事?”

    “幕府不知道从什么渠道得知了侯爷三月后要被征调去剿寇的消息,觉得机会来了,想要趁机驱逐我们在对马藩的人,废黜宗义成,并派兵渡海讨伐釜山,收回倭馆,战后永久关闭两国的通道,断绝生意往来。”

    “卧槽!”陈雨忍不住说了句粗口。相比于明清议和,断绝海贸的通道对文登营的打击来得更直接,伤害更大。现在文登营大部分的收入都来自对日贸易,有了源源不断的银子,才能铸造足够的铳炮和战船武装军队、发放军饷,要是失去了这个收入来源,光凭刘公岛的进账,维持现有的军队规模日常运作可以,但想要扩充军队、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就非常困难了。

    “对马岛和釜山倭馆不容有失,对日贸易也绝不能中断。”陈雨毫不犹豫地作出了判断。

    放在平常时候,他并不会把幕府的威胁放在眼里,上次奔袭江户,一把火差点把江户城下町烧成废墟,在文登营强大的水师实力面前,只会在自己陆上的一亩三分地蹦跶的幕府不足为惧。但如果朝廷和满清达成妥协,以各自的方式对文登营施加压力,无暇东顾的情况下,还真不一定有精力应付幕府的动作。

    他想了想,吩咐王有田:“辽东那边要看着,日本那边也不能松懈,我让顾彪和商行的人还有对马藩协助你,密切关注幕府的动向,有什么风吹草动,及时向我禀报。”

    “属下明白。”

    陈雨又转向王为民:“朝廷肯定会对威海卫这边虎视眈眈,鞑子那边也会对铁山卫派细作渗透,内卫局要加派人手,保证威海卫和铁山卫两个地方都不出乱子。”

    王为民连连点头:“属下力以赴,曹吉安那样的事情,绝不会出现第二次!”

    等王家兄弟走后,陈雨对门外喊:“来人,把兵工厂管事林阿福叫来。”他有一种预感,与朝廷、满清、幕府三方的矛盾积蓄到一定程度后必定会诉诸武力,而文登营是火器化部队,器械弹药的消耗极大,那么提前做好武器装备的装备是很有必要的。

    陈雨做好了应对各方势力的准备,而辽东的议和、幕府的反攻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时间过得很快,转眼离文登营出兵陕北的期限只有一个月不到了。

    曹化淳来到山东后,一直没有去济南,而是呆在文登县,在陈雨的眼皮子底下守株待兔。他对赴济南上任并没有什么热情,区区一个镇守太监的头衔并不被他放在眼里,顺利接管刘公岛和威海水师、重回东厂提督的宝座才是他山东之行的目的。但在登州吃了软钉子之后,他意识到了接管的差使很棘手,便老老实实等着陈雨出兵后再去捏软柿子。

    原本他安安分分呆在文登县,尽管与陈雨近在咫尺,他不提接管的事,陈雨也装作不知道,彼此相安无事,但一份密旨的到来打破了这个短暂的平衡。

    曹化淳读完密旨的内容后,仰天大笑:“事情居然会演变到这种地步,那么咱家的差使就好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