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张凤翼也说:“阁老所言极是。大明是朝鲜父母之邦,国君也是陛下册封,彼此关系紧密,皇太极若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朝鲜,很难毫无顾忌地大举入寇。至于捷报中提到在铁山设置卫所一事,臣以为没有必要。”

    崇祯问:“本兵为何这么说,道理何在?”

    “铁山紧邻皮岛,两者位置相差无几,若是要牵制鞑子,何不调拨钱粮给近在迟尺的东江镇,让新任总兵尚可喜效仿当年毛文龙北上奔袭,牵制鞑子?”张凤翼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可以发挥的话题,侃侃而谈,“卫所糜烂已久,将不知兵、兵不能战,哪及得上营兵?再说,铁山在陆上,紧邻鸭绿江,随时可能被鞑子渡江攻击,而皮岛孤悬海外,鞑子不善水战,可以安枕无忧。当年毛文龙也曾在铁山屯田,却被鞑子击败,不得已退至皮岛,前车之鉴,不可不防。”

    崇祯皱起了眉头,脸色严峻。他觉得张凤翼的逻辑不能说没道理,可是总觉得哪里有问题,却又说不上来。这个答案与他心目中想象的不太一样,可是又不知如何反驳。

    他期待地看着温体仁,问道:“本兵的意见,长卿怎么看?”

    温体仁倾轧政敌、排挤异己手腕老到,可是让他谋略布局就不行了。他觉得张凤翼说得有道理,可是瞧崇祯的模样,并不满意,但是自己又没有能拿得出手的建议。听到崇祯发问,便稳妥地回答:“九苞(张凤翼的字)说得很有道理,但如何决定,臣不敢擅专,陛下圣明,请陛下圣裁。”

    崇祯有些失望,首辅和兵部尚书都直接或间接否定了捷报中的建议,难道这个设想真的不可行?自己打算借助陈雨之力有一番作为的想法就只能放弃,抱残守缺、碌碌无为,永远只能被动的等着鞑子来攻?

    他环顾左右,这次只召了温体仁和张凤翼两人,没有其他大臣可以询问了。正当他准备开口将此事交付朝会商议,听听更多大臣的见解之时,余光扫到了一旁的王承恩,心中一动。都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大臣们各有各的小九九,很难说他们的说法完出自公心,只有这些天子家奴没有贰心,不管能力如何,至少足够忠诚,不妨听听这个伴伴的意见,说不定能启发思路也不一定。

    当下便对王承恩说:“伴伴,你日夜相伴在朕左右,来龙去脉一清二楚,不妨也说说你的看法。”

    王承恩有些迟疑地说:“皇爷,宦官不得干政,奴婢对军国大事指手画脚,是不是有违祖训?”

    崇祯无所谓地说:“朕只是多听听几个人的意见,又不是让你拿主意。再说了,这是朕的寝宫,又不是皇极殿(俗称金銮殿)的大朝会,不碍事的。对不对,两位爱卿?”最后一句话却是对温体仁和张凤翼说的。

    王承恩望向两人,两人堆起笑脸说道:“王公公但说无妨,我们也想听听公公的高见。”王承恩崇祯贴身的内侍,又是是司礼监掌印,朝中地位不亚于任何一个大臣,他们两人怎么可能得罪这位大太监?

    “既然如此,那奴婢就斗胆说几句上不得台面的话,仅供皇爷和首辅、本兵参考。”王承恩组织了一下言辞,然后说,“韬略什么的,奴婢不懂。但是奴婢知道,自从毛文龙被袁督师处斩之后,东江镇一日不如一日,除了徒费粮饷,近些年来无寸功遮羞。尚可喜这位新任总兵奴婢不熟,但能否取代毛文龙当年的地位,团结其他将领冒着风险上陆奔袭鞑子后方,还很难说。所以然重振东江镇牵制鞑子的想法要想实现不是件容易的事。”

    崇祯的脸色重新变得缓和,点头道:“嗯,东江每年耗费的钱粮可不少,这几年没拉出去打过仗,倒是内讧不含糊。”

    “至于卫所军是否一定就比营兵差呢?奴婢倒是认为,国各处卫所的确糜烂,但不包括陈同知的部下。此次能够接连击败鞑子两股大军,绝非侥幸,足以证明这支卫所军的实力。”王承恩分析,“陈同知旗下既有陆师,又有规模不小的水师,可陆路推进,也可水路奔袭,一有不对还可以从水路遁走,进退自如,绝不是鞑子轻易就能应付的。最重要的是,陈同知既可以禁海缉私,又可以屯田,粮饷基本可以自给自足,无需皇爷耗费太多钱粮,能帮着省下大笔开支,这一点不能忽略。”

    崇祯重重地拍了一下案几,大声说:“伴伴真知灼见,说得太有道理了。一个要耗费大量粮饷,而且数年没有打过硬仗;另一个粮饷基本可以自给自足,而且已经证明了自己的战力,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王承恩虽然没有下最后结论,但是提及了几个崇祯非常在意的痛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钱粮,让他豁然打开了思路。屡次内讧的东江镇、已经证明了自己的陈雨,谁可以寄予厚望,不言而喻。

    崇祯坐回椅子上,说道:“拟定在铁山设置卫所的方案,交朝会廷议商定。另外,陈雨立下大功,等命其将首级送交兵部勘验无误后,要重重赏赐,如何赐赏,本兵可有建议?”

    张凤翼洋洋洒洒一番话接连被王承恩和崇祯推翻,虽然没有被责骂,却也惴惴不安,听到崇祯这句话,打起精神,决心迎合崇祯的心思,挽回刚才的失分。他脱口而出:“既然立下大功,那就要重用提拔。要不然命其为副将,将其部下改为营兵,由登州总兵节制如何?”

    崇祯实在忍不住了,开口道:“任个副将,还要由登州总兵节制?朕没记错的话,山东几个总兵在平叛时碌碌无为,让陈雨投至这些人麾下,岂不是明珠暗投、珠玉蒙尘,浪费了一个大将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