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公元574年二月八日深夜。(_&&)地点,朔州刺史府高思好的房中。

    “太过分了,可恶之极!”高思好铁青着一张脸,双手背剪着在厅中来回地踱着步子,咬牙切齿地说道。

    “大王,那斫骨光弁不过是圣上身前一条狗,如何能够与尊贵如您提并论?自他来到朔州,对您一直不甚尊重;平日里更是仗着自己身受圣上的宠幸,在城中作威作福,欺男霸女,惹得城中百姓怨气冲天,城中更是因此传出对您不利的言论来。尤其是今日,那厮更是张狂至极,当众忤逆您的命令,这实在是欺人太甚啊!”

    房的角落中,立着一个身形魁梧的中年人,虽然脸上满是风霜之色,但却依稀可见年轻时那英俊的轮廓。方才话的正是他,只见此时他正紧握着双拳,双目赤红,一脸愤慨地看着高思好。

    “唉,尚之,这斫骨光弁乃是皇上近臣,虽然官职差本王许多,但特权却不小,实在不可轻易得罪啊!”高思好摇头叹息一声,一脸的愤怒与无奈。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本王虽然身有王爵,但本王却非皇族之人,不被皇上看重。而且,早年本王追随先皇,立下汗马功劳,颇受器重,这却是遭了当今圣上的猜忌。这斫骨光弁名为皇帝问候本王的使者,实际上却是来监视本王,也是为了寻找对付本王的借口而来。倘若本王不谨慎应对,怕是有祸事临头啊!”

    高思好本是浩氏子弟,不是高家人,但他却又跟高氏皇族有点关系。高思好有个干哥哥高思宗,乃是高欢的从子,也即他的父亲与高欢乃是出自一个曾祖父。高思好少年十分骁勇善战,弓马娴熟,深受文选皇帝高洋的重用。后来他在征讨蠕蠕族是更是因为表现出色,颇受高洋赞赏,将本名思孝改为思好。

    多年来,高思好坐镇朔州,抗击突厥,功劳甚众,身受当地百姓的拥戴。也正是因为如此,高思好也颇受高纬的猜忌。而高思好也因为不是真正的高氏族人,深受高纬等一干皇族的歧视。对此,高思好十分愤怒,也颇是无奈。

    至于这被称为“尚之”的中年人,本名叫做王尚之,乃是朔州行台左丞。

    “大王,那斫骨光弁嚣张蛮横,我们愈忍让,他便愈变本加厉,这何时才有尽头?这些年来,您为圣上操心劳累,抗击突厥蛮人,但您得到了什么,只是如此的猜忌,如此的愚弄与不尊重吗?”王尚之踏前一步,拳头握得嘎嘎作响,目眦欲裂地喊道。

    “本王身为齐臣,又能如何呢?”高思好苦涩地一笑,一脸地愤怒与无奈。

    王尚之眼中顿时爆出两道灼热的精光,脸上浮现出激动地潮红之色,他紧紧地盯着高思好,沉声喝道:“大王,圣上年幼,理事不清,身边又是奸佞环伺,这才使他做出残害忠良等一切昏聩的举动,您身为齐臣,如何能眼睁睁看着大齐数十年的江山覆亡在小人手中?大王,清君侧,靖国难,这是你身为齐臣义不容辞的责任啊!”

    高思好浑身一震,他猛地停下脚步,两只眼睛圆瞪,脸上的表情变换个不停,有震撼,有期望,还有恐惧,异常复杂。

    “大王,您别再犹豫了,如今高纬亲率大军前往淮州,妄图擒杀高长恭,邺城已然如同空城一般,这机会万般难得,您可不能就此错过啊!”王尚之见高思好呆滞不语,犹豫不决,心中不由焦急起来,顿时凑上两步沉声说道。

    “尚之,我们有多大的胜算?”高思好深吸口气,看着王尚之的眼神有些迷茫。

    “五成以上!”王尚之思索了片刻,然后大声说道。

    高思好一怔,轻轻摇摇头,低声念叨着:“才五成啊!”他的语气中充满了犹疑,并无多少自信。

    “大王,您若不早做出决断,迟早便会因为斫骨光弁这鄙贱之人而蒙难,既然如此,您何不将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高纬小儿年方十七,昏庸无能,却能坐享天下,而他不但不感念您的功德,反而时时想要置您于死地,这让我们情何以堪?大王,反了,时不我待啊!”王尚之再次在高思好耳边疾呼道,语气中充满了热切地期盼与请求。

    “不错,不错,看来高思好果然早有反心了,很好,很好!不过看他还有些犹豫,我应该推波助澜,帮他一把才是。”

    一身黑衣的高兴静静地趴在高思好房的屋顶上,任由夜间的冷风吹拂着光溜溜的头皮,他却是眉头也不眨一下,一脸微笑地看着身下被掀去一块瓦片,露出一缕灯光的房,默默地倾听着高思好与王尚之的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