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意朦胧时,安宁并没有刻意驱散酒意。

    至于尼玛波如,这货完全就是个酒缸子,十斤白酒下肚,也只有兴致盎然。安宁晋升先天,体质得到极大改善,这才能千杯不醉,保持意识清醒。

    若非,尼玛波如也是先天?

    不得而知。

    安宁也觉得奇怪,尼玛波如既然是修士,为何没有半点的灵力波动可言,若非周身气场诡异的平静,有异于凡人,只让人无从觉察。

    推杯换盏,尼玛波如的东北大碴子味,持续散发……

    ‘尼玛波如’的确为藏名,其传承竟然大有来头。

    他的行为举止,怎么看都不似一个正经和尚,吃肉喝酒,满嘴市侩气息。若非听他道明因果,安宁脑子里想得全是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带着个小和尚。

    师徒二人,坑蒙拐骗,苟延残喘。

    ……

    满清时期,清军出兵入西疆讨伐叛乱,此举大获全胜。当朝为出兵的四部贵族加封进爵,又因当朝信封藏传佛教,所以仿造藏地桑鸢寺,在皇家避暑山庄德承建立了第一家皇家寺庙——

    普宁寺。

    寺庙无论是建筑构造,还是传承佛法都是汉藏结合。

    说到其中传承,不得不提一位传世高僧——

    宗喀巴。

    宗喀巴为明末清初的著名活佛,在藏地所创‘黄教’沿用至今。在人们印象里,藏地喇嘛都头戴黄帽,那便是传自宗喀巴大师的习俗。

    众所周知,佛教源自天竺,后传入藏地、再入中原,从而形成了佛教的两大重要分支,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

    佛教入汉后,与道门相容,汲取优点弥补自身缺点,因地制宜而发展出独特的教法;而藏传佛教则尽量保持着原本根源……

    在宗喀巴大师之前,藏地对双/修一事极为崇拜,世人都推崇‘男女同修’加快佛法的修行,而一门‘无上瑜伽术’本就牵扯着阴阳共济的大道。

    没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瑜伽术的很多古怪姿势,都是为了‘涨姿势’而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