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流言(1/3)
这个时候杨云清有些庆幸,还好他当时没有随便写写交上去敷衍,否则这会儿不仅是在大儒面前更是在全府学子面前丢脸了。
“这篇关于《大学》文章写得是异常精彩,文笔老练,行文洒脱,可见是把这本书读透了,这位学生‘’若是在下场的时候遇到《大学》的题目,必能做得十分顺手。”
杨云清在下面听着何大儒的夸奖,神色只是照常,并没有什么变化。他还想着幸亏何大儒没有直接说出这篇文章是他做得,不然恐怕这时全场都得望向他了。他还想清清静静的听完这一场讲学,并不想一直被人盯着看,出这个风头。
只是,或许是不想什么便会来什么,就在下一秒,何大儒便在上面点到了他的名字。既如此,杨云清就算不想出这个风头也得硬着头皮站起来。
“学生在。”被何大儒点到名字后,杨云清站起来向何大儒拱手行礼回道。
何大儒见杨云清站起来之后,也是没有想到如此一篇居然出自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少年之手,但现在也不得不承认呢这位小少年实在是才气过人,天资聪颖。虽然年纪尚小,但是文章却比大多数的人作的都来的好。
本来何大儒喊起写出这份文章的学生只是为了表扬一番,借此勉励他们,但是现在,何大儒却升起想要考考杨云清的心思。
于是何大儒道:“我观你这篇文章,便可以看出你对《大学》的理解程度,这样我也就问你几个《大学》这里面的问题吧,其他的那些书我也就不问了。”
杨云清心中感叹,果然在这古代,无论老师如何,最爱的便是考校学生了,大概他们表达自己对学生欣赏之情的方式就是考一考这个学生的学问了。
不过能让何大儒考校并指点,这也是一件幸事,所以杨云清再次朝着何大儒拱手行礼,并恭敬的说道:“请先生考校。”
何大儒问道:“明德尚非至善乎?何以又曰止至善?”
明德便是指人的完美德行,它是一个道德概念,于是杨云清答道:“明德即至善也,第恐明明德者未至耳。且止至善云者,非徒造极之意也……此《大学》提宗立教之本旨也。”
听着杨云清的回答,何大儒是既意外又惊喜,但显然是对这个回答很满意,然后接着又抛出了一个问题:“止何在乎?若之何而能知也?”
这个时候,整个场上的学子都在盯着杨云清和何大儒,聚精会神的听着他们二人的这一来一往。而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多数学生都在下面也跟着冥思苦想,想着怎么回答,不少人都在为杨云清捏着一把汗,毕竟这个问题比起刚刚那个问题更加尖锐犀利,戳中问题本质,有些难以回答,有很多学生还在找思路当中,根本就还没有想到该如何作答。
但是杨云清他对这块的内容研究的颇深,自然没有被这个问题难住,他在心中打了腹稿,组织了一下措辞,然后开口才回道:“野马奔驰,风萍飘荡,人生东奔西走,了无止宿,何以异此?故贵知止也。然今之言止者,佥云至善而已……然止虽在我,而世之能知止者,旷世不一见焉,则惟其学问不明而讲习讨论之功疏耳。吾侪尚珍重于兹会焉。”
杨云清声音不算太大,但是咬字清晰,语速适中,因而在场的的人几乎都可以听见,这个时候,伴随着他最后一个字话音落毕,何大儒也满意的点了点头,场上更是一片喝彩。
不得不说,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大多数的人甚至连思路都没有想出来,但杨云清却能思路清晰的想出这样惊艳的回答,着实算的上是才华横溢,实在是令大家不得不佩服。
在这之前,虽然杨云清是这届院试案首,更是中了小三元,但是徽州府这届的学子中,之前还有不少人都是处于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状态,估计杨云清站在他面前都不知道杨云清是院案首。而府学之中的师兄们,也都是各年科举院试中的佼佼者,案首也不在少数,自然也没有对杨云清多加关注。
但是经此一事后,在场的无论是府学之内还是府学之外的学子们,恐怕全都认识了杨云清这么一号人,这个时候,学里原来对杨云清没有多加关注的师兄们,也开始对杨云清正视了起来。
因为时间有限,还要接着讲学,所以就何大儒只是对杨云清说了几句夸赞之语,就满意的让杨云清坐了下来。
“这篇关于《大学》文章写得是异常精彩,文笔老练,行文洒脱,可见是把这本书读透了,这位学生‘’若是在下场的时候遇到《大学》的题目,必能做得十分顺手。”
杨云清在下面听着何大儒的夸奖,神色只是照常,并没有什么变化。他还想着幸亏何大儒没有直接说出这篇文章是他做得,不然恐怕这时全场都得望向他了。他还想清清静静的听完这一场讲学,并不想一直被人盯着看,出这个风头。
只是,或许是不想什么便会来什么,就在下一秒,何大儒便在上面点到了他的名字。既如此,杨云清就算不想出这个风头也得硬着头皮站起来。
“学生在。”被何大儒点到名字后,杨云清站起来向何大儒拱手行礼回道。
何大儒见杨云清站起来之后,也是没有想到如此一篇居然出自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少年之手,但现在也不得不承认呢这位小少年实在是才气过人,天资聪颖。虽然年纪尚小,但是文章却比大多数的人作的都来的好。
本来何大儒喊起写出这份文章的学生只是为了表扬一番,借此勉励他们,但是现在,何大儒却升起想要考考杨云清的心思。
于是何大儒道:“我观你这篇文章,便可以看出你对《大学》的理解程度,这样我也就问你几个《大学》这里面的问题吧,其他的那些书我也就不问了。”
杨云清心中感叹,果然在这古代,无论老师如何,最爱的便是考校学生了,大概他们表达自己对学生欣赏之情的方式就是考一考这个学生的学问了。
不过能让何大儒考校并指点,这也是一件幸事,所以杨云清再次朝着何大儒拱手行礼,并恭敬的说道:“请先生考校。”
何大儒问道:“明德尚非至善乎?何以又曰止至善?”
明德便是指人的完美德行,它是一个道德概念,于是杨云清答道:“明德即至善也,第恐明明德者未至耳。且止至善云者,非徒造极之意也……此《大学》提宗立教之本旨也。”
听着杨云清的回答,何大儒是既意外又惊喜,但显然是对这个回答很满意,然后接着又抛出了一个问题:“止何在乎?若之何而能知也?”
这个时候,整个场上的学子都在盯着杨云清和何大儒,聚精会神的听着他们二人的这一来一往。而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多数学生都在下面也跟着冥思苦想,想着怎么回答,不少人都在为杨云清捏着一把汗,毕竟这个问题比起刚刚那个问题更加尖锐犀利,戳中问题本质,有些难以回答,有很多学生还在找思路当中,根本就还没有想到该如何作答。
但是杨云清他对这块的内容研究的颇深,自然没有被这个问题难住,他在心中打了腹稿,组织了一下措辞,然后开口才回道:“野马奔驰,风萍飘荡,人生东奔西走,了无止宿,何以异此?故贵知止也。然今之言止者,佥云至善而已……然止虽在我,而世之能知止者,旷世不一见焉,则惟其学问不明而讲习讨论之功疏耳。吾侪尚珍重于兹会焉。”
杨云清声音不算太大,但是咬字清晰,语速适中,因而在场的的人几乎都可以听见,这个时候,伴随着他最后一个字话音落毕,何大儒也满意的点了点头,场上更是一片喝彩。
不得不说,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大多数的人甚至连思路都没有想出来,但杨云清却能思路清晰的想出这样惊艳的回答,着实算的上是才华横溢,实在是令大家不得不佩服。
在这之前,虽然杨云清是这届院试案首,更是中了小三元,但是徽州府这届的学子中,之前还有不少人都是处于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状态,估计杨云清站在他面前都不知道杨云清是院案首。而府学之中的师兄们,也都是各年科举院试中的佼佼者,案首也不在少数,自然也没有对杨云清多加关注。
但是经此一事后,在场的无论是府学之内还是府学之外的学子们,恐怕全都认识了杨云清这么一号人,这个时候,学里原来对杨云清没有多加关注的师兄们,也开始对杨云清正视了起来。
因为时间有限,还要接着讲学,所以就何大儒只是对杨云清说了几句夸赞之语,就满意的让杨云清坐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