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月来,他既要组织人手收割,又要招募工匠兵士,清理豪强匀留在堂邑的各种产业,开始时还有王目帮忙,但现在王目去了方山,他一个人就算浑身是铁,却又能打多少根钉?

    接下来,他还要清理户籍为流民落户,清理田地登记在册,组织秋种,就凭他一个人,哪怕累死也别想办到。

    “你立即贴告示出去,招聘胥吏衙役。”韩端略作沉吟便有了决断,“县尉由军中派人来担任……就让江研来好了,这小子行事机警,应当胜任得了。”

    “县丞、主薄、典吏三职,我立即修书让广陵那边派人来担任,巡检、驿丞、仓大使等也可由军中调人过来,至于其他等胥吏衙役,就在本地招聘,所需俸禄钱粮不需地方负责,一律登记造册,报上来统一拨付。”

    这个做法,与朝廷设县大体相同,县令、县丞、主薄、典吏等“官”由朝廷铨选,其他的小吏由地方自行招聘。

    不同之处便在于编制和俸禄。

    县令等“官”由朝廷铨选任命,有正式编制,俸禄也是由朝廷发放,但胥吏却没有编制,只有微薄的俸禄,不足以养家糊口。

    这些小吏虽然俸禄微薄,但却掌握着实权,所以能够利用手中的权力来谋取私利,用各种名目收取费用,百姓苦不堪言,有极大的原因便是在这些胥吏身上。

    韩端既要破旧立新,自然不能容忍这种事情再度出现,堂邑是他建立的第一个县级政权,更是要开一个好头。

    “胥吏的俸禄不能太低,但也不能再巧设名目收取各种费用,这一点你一定要事先声明,而且要落到实处,凡有违犯者,一律按受赃枉法处置。”

    任衡拱手应喏下来,韩端又告诫道:“度之,堂邑县衙新设,想必会有不少人找上门来,但你一定要记住‘清正廉明’这四个字,为官一地,造福一方!”

    “我明白的。”任衡站起身来郑重地作了一揖,“衡一定不负主公重托。”

    韩端示意他坐下,又吩咐身后的萧振:“立即下令,调以下人等来堂邑县任职,江研担任县尉,陈中真担任主薄,李老位担任典吏……”

    这些人都是韩家以前的老部曲,有他们在县衙,堂邑应当就出不了什么乱子。

    对于自己设立的第一个县,韩端还是十分上心的。

    堂邑的事情算是解决了,但尉氏、方山两县以及整个秦郡的官吏也是个问题,另外还有兵器打造、新兵操练等等事情,都得要他来亲自处理。

    他现在手下只有大小猫几只,识文断字的文人更是少得可怜,随着地盘的扩大,这种无人可用的烦恼还会更多。

    凭他现在的名望,还不足以有才之士慕名来投,要想实行科举选拔人才也不具备条件,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培养人才。

    先选军中任事能力好的来充任地方官吏,等时间长了,自然就会历练出一批能吏出来。

    明太祖朱元璋带着一帮农民打天下,他手下的得力干将也大都是粗鲁无文之辈,不也照样治理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