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久的沉思中醒来,应胜和于厚两人看看周围才发现天已经黑了,两人不约而同问道:“师父呢?”
大胡子应胜随即道:“师父可能是出去忙了。咱们回去收拾收拾吧,没听封首领说吗,师父一行要去程度呢,咱们这辈子是跟定师父了,咱们得回去把家里安顿一下。”
说干就干,两人当即回家去了。
第二天,把他们要随师父去修行的事跟家族里的人说了。家族里的人当然全部都持反对意见,但由于两个家族都是由两个人撑起来的,所以大家虽然反对,但话说的还算委婉。但是,两人尚且健在的双亲把他们骂了一通,说‘父母在不远游,这古语你们都读狗肚子里去了吗?’
第一轮沟通,最终没出他们意料的以失败告终,垂头丧气的两人来找师父,把事情的始末跟师父说,求师父出个办法。
李萱儿想了想,道:“你们双亲都在,家中妻儿也要你们照顾但是不跟着我我又无法指点你们这样吧,你们先跟着我修行三个月,这三个月,你们要一直跟在我身边。三个月之后,你们就回来,一边做你们家中事,一边自己在家修行。然后每过一段时间,送来让我看看你们进境如何,就可以了。”
应胜于厚两人想想,觉得此法也不错,便点头道:“还是师父高见,我们就想不到,光在这胡思乱想没有用。好,那我们这就回去跟家族中人说,让他们放心。唉,师父,您是不知道,家族里的人都靠我们俩,都不思进取,什么事就想着我俩去做,族中上百口人,竟没有一个人能站出来,帮帮我们,唉”
李萱儿点点头,道:“这也是人之常情,这太平盛世下,日子都能过就行了,哪有那么多愿意辛苦去做事的人。你们两位,也不要责怪族中的人,做好你们分内之事,不要把改变不了的人和事放在心上。”
两人觉得师父这话说的真如醍醐灌顶,让他们的心境又上了一个台阶。每跟师父谈一次话,他
们就觉得自己成长许多。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什么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回家后,他们告诉族中众人,既然你们都不同意我们长时间外出,那就这样,我们离开家三个月,随师父修行三个月,三个月后就回来在家修行了。
族中人这才放下心来。从一开始的说要永远离乡追随师父,到改为只是离家三个月,众人一下子就能接受了。
只是两人的双亲还是不高兴,说离乡三个月,老头老太太我万一出了什么事,你能来得及赶回来吗?
两人说,我们是去成都,不过几百里路而已,我们加急三五天就回来了。再说了,你们四位老人身体这么好,哪能出什么问题,不要瞎说。
两位老人自然是依依不舍儿子离开,虽然家中还有别的子女,但最有能力最有责任心的一旦不在身边,老人们自然而然就会觉得心中不踏实。
但是儿子已经从原来的要跟着师父一直修行,改成了只要跟随师父三个月,做父母的也不能再说什么了,况且,家中的主事人是他们,作为主事人的他们,没有一意孤行,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已经算是很照顾家族了。
两人告诫族人们,我们不在这三个月,你们要把家族的生意顶起来,如果你们中有谁在这三个月表现的好,表现出可以独当一面的本事,等我们回来后,我们就会把一些生意打包交给你们负责,甚至如果你们愿意,我愿意出资让你们去开自己的铺子,自己当掌柜。
族人面面相觑,不知怎么回应。应、于二人也不指望族人能怎么回应,压根没想得到回应,最后丢下一句:你们好自为之,对的起天地对得起良心,能做到这点,就行了。
两人买了五辆马车,一是给师父准备的,二是用来拉很多东西。两人带了很多生活所需品,还有很多安康城最珍贵的特产等等物品。
这是他们作为生意人不可避免的心态,要出远门,总想带点什么去卖卖,不跑空趟。
大胡子应胜随即道:“师父可能是出去忙了。咱们回去收拾收拾吧,没听封首领说吗,师父一行要去程度呢,咱们这辈子是跟定师父了,咱们得回去把家里安顿一下。”
说干就干,两人当即回家去了。
第二天,把他们要随师父去修行的事跟家族里的人说了。家族里的人当然全部都持反对意见,但由于两个家族都是由两个人撑起来的,所以大家虽然反对,但话说的还算委婉。但是,两人尚且健在的双亲把他们骂了一通,说‘父母在不远游,这古语你们都读狗肚子里去了吗?’
第一轮沟通,最终没出他们意料的以失败告终,垂头丧气的两人来找师父,把事情的始末跟师父说,求师父出个办法。
李萱儿想了想,道:“你们双亲都在,家中妻儿也要你们照顾但是不跟着我我又无法指点你们这样吧,你们先跟着我修行三个月,这三个月,你们要一直跟在我身边。三个月之后,你们就回来,一边做你们家中事,一边自己在家修行。然后每过一段时间,送来让我看看你们进境如何,就可以了。”
应胜于厚两人想想,觉得此法也不错,便点头道:“还是师父高见,我们就想不到,光在这胡思乱想没有用。好,那我们这就回去跟家族中人说,让他们放心。唉,师父,您是不知道,家族里的人都靠我们俩,都不思进取,什么事就想着我俩去做,族中上百口人,竟没有一个人能站出来,帮帮我们,唉”
李萱儿点点头,道:“这也是人之常情,这太平盛世下,日子都能过就行了,哪有那么多愿意辛苦去做事的人。你们两位,也不要责怪族中的人,做好你们分内之事,不要把改变不了的人和事放在心上。”
两人觉得师父这话说的真如醍醐灌顶,让他们的心境又上了一个台阶。每跟师父谈一次话,他
们就觉得自己成长许多。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什么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回家后,他们告诉族中众人,既然你们都不同意我们长时间外出,那就这样,我们离开家三个月,随师父修行三个月,三个月后就回来在家修行了。
族中人这才放下心来。从一开始的说要永远离乡追随师父,到改为只是离家三个月,众人一下子就能接受了。
只是两人的双亲还是不高兴,说离乡三个月,老头老太太我万一出了什么事,你能来得及赶回来吗?
两人说,我们是去成都,不过几百里路而已,我们加急三五天就回来了。再说了,你们四位老人身体这么好,哪能出什么问题,不要瞎说。
两位老人自然是依依不舍儿子离开,虽然家中还有别的子女,但最有能力最有责任心的一旦不在身边,老人们自然而然就会觉得心中不踏实。
但是儿子已经从原来的要跟着师父一直修行,改成了只要跟随师父三个月,做父母的也不能再说什么了,况且,家中的主事人是他们,作为主事人的他们,没有一意孤行,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已经算是很照顾家族了。
两人告诫族人们,我们不在这三个月,你们要把家族的生意顶起来,如果你们中有谁在这三个月表现的好,表现出可以独当一面的本事,等我们回来后,我们就会把一些生意打包交给你们负责,甚至如果你们愿意,我愿意出资让你们去开自己的铺子,自己当掌柜。
族人面面相觑,不知怎么回应。应、于二人也不指望族人能怎么回应,压根没想得到回应,最后丢下一句:你们好自为之,对的起天地对得起良心,能做到这点,就行了。
两人买了五辆马车,一是给师父准备的,二是用来拉很多东西。两人带了很多生活所需品,还有很多安康城最珍贵的特产等等物品。
这是他们作为生意人不可避免的心态,要出远门,总想带点什么去卖卖,不跑空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