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友好的气氛,刘顶也正在与伊万诺夫团队中的一个官员在聊天,刘顶俄语很好完全不用翻译。

    他们谈的是扩建工程完成后,年产量的问题。根据陈氏公司投入的机器设备推算,刘顶认为42年底将达到月产2万支轻武器的产量,苏方官员波德瑞弗表示不同意,他沉思几秒钟要求确认,“刘同志,如果按照你们所说的今年年底就可提供5千部配套机床,我们今年年底就可以达到月产4万支步枪及冲锋枪,还有足够的弹药,根本不用等到明年年底。”

    刘顶表示惊讶,对着旁听的马迁安递了一个不相信的眼神。但马迁安没有接刘顶的眼神,反而对着波德瑞弗微微颔表示赞同。

    “为什么?”刘顶微微一愣,他是在正常工作效率上加了一个百分比才得出的结论,已经很高了,就这产量他还担心不能完成呢。

    “这就是战争,一旦人民的爱国热情被催出来,能量惊人,足以撼天动地!再加上西部撤过来的工人技师都具有较高的素质,原料充足24小时机器不停地话,我想有可能,他们会创造出来一个奇迹给我们看看的。”

    “奇迹?”刘顶沉吟了一秒钟,他特别想看看这个奇迹,而他正巧有这个机会,他是中方的厂长,“我说,我会证实的,我喜欢奇迹。”

    “那当然,您老兄还要肩负培养我们技术人员的重担呢,我建议走新疆那条路,把你建在太行山的那座学校的学生抽出一半过来,将来都是了不得的军工人才呢。”马迁安皱起脸庞,带着些狡黠劝告刘顶。

    刘顶闻言,微微颔,马迁安说的没错,他原本就想从国内抽调一批有基础的学员来学习,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有机会亲身参与奇迹的创造,想必他们学得更快,体会的更深。

    中文的合同早就弄好了,而且业已得到了全权代表任bs的批准,众人等到了傍晚,传来了苏方通过合约的消息,基本上未作改动,只不过有一处增添,苏方要求中方多派1千学徒工参与建设,而这也正是马迁安希望的,越多中国人参与建设与生产,我们将来就有越多的人员成才。

    晚7点,莫洛托夫与任bs代表双方签字盖章交换了文本,合作正式确立。马迁安则马上要求s1人提供一部电话,他准备通知陈嘉申。苏方人员将他领到了一座大型电讯室附属的一个房间内,指给了他一部红色而坚实的座机,陪同人员则站在旁边“陪同”。

    等待电讯员接驳长途电话的空当,百无聊赖的马迁安透过玻璃细细打量了一遍这个红色堡垒中的“大脑”,电讯大厅内拥有不下百部电台,每部电台后面都有1个或数个神态紧张的俄国大妞或军官,偶尔还能看到秘书或政府官员一类的人物穿梭其中,滴滴答答的电讯声混杂成一片。

    陪同人员板着面孔站在马迁安身侧,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马迁安的动作,马迁安讨厌被监视的感觉,故意用俄文问道:“这部电话安全吧?你是内务部的人?”

    “是的,不是。”陪同的家伙不上当,用两个相反意思的词汇回答了马迁安的两个问题。

    马迁安又用中文问,“你懂中文么?”

    陪同人员做出了一个奇怪的表情,表示听不懂马迁安在说什么。

    马迁安当然不相信,继续用中文说道:“我提请您注意,下面我所说的话如果您不表示赞同的话,我将告诉别人知道。”马迁安顿了一下,忽然附在那家伙的耳朵上说了一句:“史大岭万岁!”

    怔了一会儿,陪同的内务部特务无可奈何败下阵来,用中文重复了一遍口号:“史大岭万岁!”随后态度变得驯服了许多,低声求饶道:“好了马同志,求您不要再耍我了,我只是个小人物。”

    “你很像普京。”

    “什么?”

    “我说你长的很像普京,我的一个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