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分人口的地税、户税、盐铁酒专卖、租庸钱、青苗钱加起来,得是多少?
第二部分是藩镇进贡。是,稍微有实力的都拿朝廷当个屁,但滑稽的是,这会绝大部分藩镇都愿意上贡,无非道路通不通,上供多少的问题。这个我在书里提到过,不再解释。
然后是国外入贡,回鹘人在上贡,这是史料可查的,昭宗被劫持到凤翔的时候,回鹘人还派人送了财货。
突然收入,就是指某个藩镇突然有所求,给朝廷送一批钱,希望朝廷帮忙解决困难。额,通俗点说,就是卖诏书。唐朝的诏书,说没卵用,确实没卵用,但你要想长久混,最好还是有一个。没有“皇军的官方认证”,豪强地主不搭理你,你几把谁啊,也敢来统治我们?武夫也觊觎你的位置——朝廷都不认可你,那我杀了你,我来。邻镇节度使瞧见你这草头王,对你没信心,也不想跟你玩。有些时候则是应藩镇所求,下场调停矛盾,当然,朝廷也不是白干活的,你得拿钱。为此,晚唐还滋生了很多处理这种事务的使差——和协通谕使、劝和使……
嗯,就是这么直白。
总之,这几部分收入加起来,主角的日子能过,而且还不算困难。真正用钱的大头在于跨境远征,十几万军队横跨数百里乃至千里作战,这个费用就极其夸张了,但主角现在不用担心。另外的大头就是安置流民。书里说过了,流民安顿下来,你不可能撒手不管。不然他们绝大部分人是熬不过这个冬天的。朝廷要借粮食、借钱、借工具、借农具,各种物资支出,比养兵还费钱。至于官员俸禄,皇室消费,这都是小意思。笔者考证了一下,书中这会,唐宗室还剩下十来家……唐朝不圈养宗室,宗室子弟大部分也都有工作。主角一家的话,老婆孩子就那十几个,大头支出是掖庭局的女御、内侍省的寺人,各类服务、工作人员,加起来两三千吧。其他的,没了。要是明末那种,宫廷各类人员超过万人,那确实难顶。
第五个问题,皇权或天子的神圣性。
天子的神圣性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下降的?秦二世被赵高逼迫自杀?还是汉质帝被梁冀毒杀?又或者汉少帝被董卓毒杀?还是曹髦血溅云龙门?南北朝那一群花式被杀的天子就不说了。从这些例子,我们应该知道——上天之子,天子这个名词、概念,必须是神圣的,这是封建统治的核心。天子不神圣,国家就会动乱。但上天之子是神圣的,不代表承袭天命的这个“人”——皇帝就是神圣的。或者说,天子这个人,从来就不是神圣的。
在百姓眼中,天子是神,不可直视,不可妄诵尊名。但在天子身边的人看来,天子和人一样。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三急要如厕。拉屎也臭。高兴了会笑。伤心的时候也会哭。也是个凡人。一个为统治世人而人造出来的伪神。有那么神圣吗?杀了,也就杀了。
回到话题,唐朝的天子神圣吗?
天子本人不神圣,一点也不。在众人眼中,他和世人一样,他的道德伦理甚至不如普通人。高祖被儿子逼宫,太宗被儿子造反。武曌杀子,玄宗杀子,肃宗杀子,德宗杀子未遂。道德是败坏的,忠孝节义是不存在的,只是他们为统治百姓而宣扬的口号,越缺什么就越宣扬。
顺宗暴死,宪宗被捂死,穆宗暴死,敬宗被乱棒打死,文宗被幽禁致死……他们不是神圣的,以各种稀奇古怪的方式被暴毙。他们的命运甚至不如大臣,不如一个乞丐安稳。这会神圣吗?
这是天子本人,不神圣。
但是,上天之子——天子这个名词这个概念,还是神圣的吗?我不妨举几个例子。襄阳节度使赵匡凝,其父赵德諲是混世魔王秦宗权的部下,是血统纯正的蔡州恶贼。赵匡凝手下的军队,每一个都是披着人皮的魔鬼。赵匡凝更是连天子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但他忠心吗?忠得发紫。不管别人怎么想,他就要上供,绕路也要去。军士们怎么想,会不会认为挪用了军费给天子是愚蠢的行为,他不管。但事实上,他手下这帮食人军团偏偏就没人闹腾。
淄青牙将王敬武造反,夺取帅位。去世后,其子王师范继位。昭宗被劫持到凤翔的时候,四处遣使告急,诏书到达青州,王师范召集牙将们,说:“吾辈为天子藩篱,君父有难,略无奋力者,皆强兵自卫,纵贼如此,使上失守宗祧,危而不持,是谁之过,吾今日成败以之!”
牙军无不慷慨以应,以勤王之师自居。遂出兵与已经无敌于天下朱全忠交战,直到战败。是不是觉得很滑稽?
朱全忠的大将,出身农民军的丁会,战功赫赫。昭宗被弑杀后,丁会恼怒至极,背叛朱全忠,选择投靠太原。
这些人,你要说李唐对他们有什么恩情,不好意思,没有一点。你要说李唐国祚两百余年还有积威,对他们还有一定影响力。妈的,这几家都是武夫造反起家,莫开玩笑!
回到话题,这举出来的例子和没举出来的例子表明什么?表明天子这个概念在世界上依然有着无与伦比的号召力,独一无二的影响力。这个名词或许不能号召所有人,但号召一部分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登高一呼,就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奇妙事情。
所以结论有了。到了晚唐,天子依然是神圣的,但天子本人哪怕活成了个玩具、窝囊废,但还是可以利用这个名头做很多事,获得一批卖命杀材,甚至不需要你有什么本事。但如果你能具有一定本事,那就更好了。
第二部分是藩镇进贡。是,稍微有实力的都拿朝廷当个屁,但滑稽的是,这会绝大部分藩镇都愿意上贡,无非道路通不通,上供多少的问题。这个我在书里提到过,不再解释。
然后是国外入贡,回鹘人在上贡,这是史料可查的,昭宗被劫持到凤翔的时候,回鹘人还派人送了财货。
突然收入,就是指某个藩镇突然有所求,给朝廷送一批钱,希望朝廷帮忙解决困难。额,通俗点说,就是卖诏书。唐朝的诏书,说没卵用,确实没卵用,但你要想长久混,最好还是有一个。没有“皇军的官方认证”,豪强地主不搭理你,你几把谁啊,也敢来统治我们?武夫也觊觎你的位置——朝廷都不认可你,那我杀了你,我来。邻镇节度使瞧见你这草头王,对你没信心,也不想跟你玩。有些时候则是应藩镇所求,下场调停矛盾,当然,朝廷也不是白干活的,你得拿钱。为此,晚唐还滋生了很多处理这种事务的使差——和协通谕使、劝和使……
嗯,就是这么直白。
总之,这几部分收入加起来,主角的日子能过,而且还不算困难。真正用钱的大头在于跨境远征,十几万军队横跨数百里乃至千里作战,这个费用就极其夸张了,但主角现在不用担心。另外的大头就是安置流民。书里说过了,流民安顿下来,你不可能撒手不管。不然他们绝大部分人是熬不过这个冬天的。朝廷要借粮食、借钱、借工具、借农具,各种物资支出,比养兵还费钱。至于官员俸禄,皇室消费,这都是小意思。笔者考证了一下,书中这会,唐宗室还剩下十来家……唐朝不圈养宗室,宗室子弟大部分也都有工作。主角一家的话,老婆孩子就那十几个,大头支出是掖庭局的女御、内侍省的寺人,各类服务、工作人员,加起来两三千吧。其他的,没了。要是明末那种,宫廷各类人员超过万人,那确实难顶。
第五个问题,皇权或天子的神圣性。
天子的神圣性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下降的?秦二世被赵高逼迫自杀?还是汉质帝被梁冀毒杀?又或者汉少帝被董卓毒杀?还是曹髦血溅云龙门?南北朝那一群花式被杀的天子就不说了。从这些例子,我们应该知道——上天之子,天子这个名词、概念,必须是神圣的,这是封建统治的核心。天子不神圣,国家就会动乱。但上天之子是神圣的,不代表承袭天命的这个“人”——皇帝就是神圣的。或者说,天子这个人,从来就不是神圣的。
在百姓眼中,天子是神,不可直视,不可妄诵尊名。但在天子身边的人看来,天子和人一样。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三急要如厕。拉屎也臭。高兴了会笑。伤心的时候也会哭。也是个凡人。一个为统治世人而人造出来的伪神。有那么神圣吗?杀了,也就杀了。
回到话题,唐朝的天子神圣吗?
天子本人不神圣,一点也不。在众人眼中,他和世人一样,他的道德伦理甚至不如普通人。高祖被儿子逼宫,太宗被儿子造反。武曌杀子,玄宗杀子,肃宗杀子,德宗杀子未遂。道德是败坏的,忠孝节义是不存在的,只是他们为统治百姓而宣扬的口号,越缺什么就越宣扬。
顺宗暴死,宪宗被捂死,穆宗暴死,敬宗被乱棒打死,文宗被幽禁致死……他们不是神圣的,以各种稀奇古怪的方式被暴毙。他们的命运甚至不如大臣,不如一个乞丐安稳。这会神圣吗?
这是天子本人,不神圣。
但是,上天之子——天子这个名词这个概念,还是神圣的吗?我不妨举几个例子。襄阳节度使赵匡凝,其父赵德諲是混世魔王秦宗权的部下,是血统纯正的蔡州恶贼。赵匡凝手下的军队,每一个都是披着人皮的魔鬼。赵匡凝更是连天子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但他忠心吗?忠得发紫。不管别人怎么想,他就要上供,绕路也要去。军士们怎么想,会不会认为挪用了军费给天子是愚蠢的行为,他不管。但事实上,他手下这帮食人军团偏偏就没人闹腾。
淄青牙将王敬武造反,夺取帅位。去世后,其子王师范继位。昭宗被劫持到凤翔的时候,四处遣使告急,诏书到达青州,王师范召集牙将们,说:“吾辈为天子藩篱,君父有难,略无奋力者,皆强兵自卫,纵贼如此,使上失守宗祧,危而不持,是谁之过,吾今日成败以之!”
牙军无不慷慨以应,以勤王之师自居。遂出兵与已经无敌于天下朱全忠交战,直到战败。是不是觉得很滑稽?
朱全忠的大将,出身农民军的丁会,战功赫赫。昭宗被弑杀后,丁会恼怒至极,背叛朱全忠,选择投靠太原。
这些人,你要说李唐对他们有什么恩情,不好意思,没有一点。你要说李唐国祚两百余年还有积威,对他们还有一定影响力。妈的,这几家都是武夫造反起家,莫开玩笑!
回到话题,这举出来的例子和没举出来的例子表明什么?表明天子这个概念在世界上依然有着无与伦比的号召力,独一无二的影响力。这个名词或许不能号召所有人,但号召一部分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登高一呼,就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奇妙事情。
所以结论有了。到了晚唐,天子依然是神圣的,但天子本人哪怕活成了个玩具、窝囊废,但还是可以利用这个名头做很多事,获得一批卖命杀材,甚至不需要你有什么本事。但如果你能具有一定本事,那就更好了。